【摘要】:犯罪預防和犯罪控制是犯罪防控領域的兩大重要議題,大數據時代讓犯罪活動的觸角得以串聯到世界各地。大數據對法律實踐和法學研究的影響也開始逐漸顯現,本文試圖從一個廣義的角度概述大數據和犯罪防控之間的關系,以及其中可能蘊含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犯罪預防;犯罪控制
一、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是一場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其核心是挖掘出龐大的數據庫獨有的價值。大數據允許各行各業收集以往無法想象的海量數據,并允許人們深入挖掘其中的價值,對國家、企業和個人而言都具有積極意義。
二、大數據時代犯罪的特征
(一)涌現新類型犯罪,犯罪種類和形式復雜多樣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犯罪現象復雜化、隱蔽化、多樣化,在傳統犯罪形式的基礎上,新的犯罪形式不斷涌現,大數據時代依據數據的犯罪形式更多樣更復雜。
(二)危害結果的多重性
大數據時代,網絡數據、個人信息等數據信息開始成為犯罪目標,不僅侵犯傳統意義上的法益,而且會侵犯個人隱私、計算機等網絡安全,甚者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三、利用大數據分析犯罪防控的利弊
(一)利用大數據犯罪防控的優勢
1、消極的事后預防向積極的事前預防轉變
傳統的犯罪預防包括社會預防、心理預防、治安預防、刑罰預防,大數據犯罪防控是對傳統犯罪預測的延伸與拓展,突破傳統消極的事后預防,向積極的事前預防轉變,使得犯罪防控更加高效便捷。
2、應對新型犯罪更加科學
大數據應用中主要是對犯罪的趨勢分析,這就要靠數據挖掘來打好基礎。數據挖掘,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
3、大數據背景是對犯罪實證研究的新拓展
大數據類型眾多,有音頻數據、視頻數據、文本數據等,更加直觀、簡化。犯罪數據的挖掘分析使得犯罪防控有據可依,犯罪的實證研究離不開對大量犯罪數據的深層分析整理。例如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的裁判文書的公布,為犯罪的實證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務樣本,為法官、檢察官、律師及當事人提供很多借鑒,也為犯罪防控提供重要的參考。
(二)利用大數據犯罪防控的弊端
大數據是我們合理決策過程中的有力武器,但是運用不當,輕則傷害公民的人身安全,重則損害國家利益。
1、與隱私權的沖突
大數據在實用層面的影響很廣泛,解決了大量的日常問題。大數據更是利害攸關的,它將重塑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大數據的數據來源主要是基于用戶使用互聯網搜索而獲得,不可避免地會侵犯個人隱私。
2、數據自身的缺陷
數據只是對未來發展的一種預測,難以避免不一致的誤判。倘若我們使用大數據預測來判定某人有罪并對其尚未實施的行為進行懲罰,就可能讓我們陷入一個危險的境地。
3、犯罪防控成本增多
大數據時代,從海量數據中進行數據挖掘,耗時長;整理分析更是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時間成本也會增加,國家投入打擊犯罪的司法資源成本越來越高,如何能花費最少而能最大效率打擊犯罪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
四、利用大數據進行犯罪防控的改進措施
(一)積極推動制定大數據管控的相關標準
大數據洞察數據價值的關鍵是看似無限的再利用,即它的潛在價值。收集信息固然至關重要,但還遠遠不夠,因為大部分的數據價值在于它的使用,而不是占有本身。要保證數據的來源優良、管理優良,就需要制定相應的數據管理標準。
(二)積極推動犯罪相關數據信息的開放共享
1、政府要放開數據管控
在犯罪防控主體中,政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的大部分數據仍由政府管控,信息公開也只是極小部分,不利于對數據的收集利用,政府應該放寬對數據的管控。從而達到加強政府的公共職能,更好地對社會生活進行有效、有序的宏觀調控,發揮好“社會調節器”的作用。
2、數據共享
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服務于犯罪防控,學術界與實務界進行數據共享;公檢法等實務界各部門,作為具體面對犯罪與違法行為的專門機構,是犯罪防控過程中的中堅力量,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能夠互相配合,數據共享,共同合作,加強數據信息處理,提高輿情處理能力,更好地提高司法效率。
(三)社會公眾的高效率參與
犯罪防控,是關乎全社會的綜合性戰略,需要全社會所有力量的參與和配合。在預防和打擊犯罪的斗爭中,忽視各種社會機構和社會力量的協調和配合,是難以維持長期效果的。大數據時代,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逐漸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鄰里守望到朝陽群眾,都體現了社會公眾在犯罪防控的參與。
五、結語
大數據為我們提供的不是最終答案,只是參考答案。作為犯罪防控的一種工具手段,大數據的優勢值得肯定,但也絕不可忽視其弊端。現代社會的犯罪防控,應從既定的犯罪控制目標出發,把握好數據分析應用,從犯罪的原因、犯罪防控的主體以及犯罪防控的具體措施進行全面考察,確立可靠、有效的犯罪防控理念,從而預防、減少犯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英).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30
[2]呂雪梅.大數據思維語境下的犯罪情報分析[J].情報雜志,2017.3:36(3).
[3]李曉明,汪鴻哲.大數據背景下犯罪預測與防控[D].中國犯罪學學會2015年年會論文集:704.
[4]王娟,盧山.現代社會犯罪防控理念研究[J].政治與法律,2013.3:118.
[4]王娟,盧山.現代社會犯罪防控理念研究[J].政治與法律, 201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