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一般消費者概念相比,“保險消費者”概念有著獨特的內涵與外延。由于保險消費者權益是一個新的法制領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保險消費者概念不甚明確,保險消費者權益表達不甚完整,保險消費者受教育權的立法層級不高,保險消費者的監督權未在法規中明示,保險消費者的隱私權未涵蓋個人信息,保險消費者權益概括不甚集中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險法
一、 保險消費者的權益界定
1.保險消費者的合同條款知情權和選擇權
知情權是公民應該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保險消費者應當享有的重要的權利之一,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對此作了詳細的規定。由于保險產品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無形商品,普通消費者由于缺乏保險專業知識,難以準確理解保險條款的具體內容,保險合同的知情權就顯得尤為重要。保險消費者的合同條款知情權在新《保險法》第17條就有明確規定,法律規定格式條款保險人要盡說明義務,希望以此最大限度的保證保險消費者的對所購買的保險產品有足夠的了解,讓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以體現。自主選擇權是消費者的一項重要權利,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保險消費者的選擇權應是此權利在保險領域的擴展及延伸。保險消費者應享有自主的選擇哪家保險公司投保、選擇何種保險產品、什么消費時間及地點、如何退保等等事項的權利,這些應是不該受到他人干預。
2.求償權
一是一次性告知原則。《保險法》第 22 條規定,保險人認為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不完整的,應當及時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補充提供。二是禁止非法干預原則。《保險法》第2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三是限時理賠原則。《保險法》第2條還明確規定了理賠各環節的時效。《人身保險業務基本服務規定》第22~24條、第26條對保險公司理賠作了進一步明確規定與要求。四是不得無理拒賠原則。《保險法》第24條明確禁止無理拒賠,即拒賠必須要有通知書且必須說明拒賠理由。五是求償權不喪失原則。《保險法》第46條還專門保護人身保險被保險人第三者請求賠償權,即被保險人得到保險公司賠償后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
3.保險消費者的風險保障權益
保險合同具有射幸性,保費與保險給付之間存在以小博大的關系,在相當程度上增加了萌生道德危機的幾率,而這種道德危機很容易演變成保險欺詐。在現實生活中會經常看到有些投保人利用保險單進行保險詐騙,保險公司每年會因此遭受很大損失。保險理賠的保金是來自于保險消費者所繳納的保費,而從保險人手里騙走的錢實際上是善意保險消費者所繳納的保費,最終受損的是善意保險消費者自己。保險消費者的風險保障權益除了要求保險人自覺履行保險合同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遏制保險欺詐行為,充分保障保險消費者的權益。
4.隱私權
一是保險人方面,《保險法》第116條規定,保險公司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泄露在業務活動中知悉的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商業秘密。二是保險中介方面,《保險法》第131條規定,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及其從業人員不得泄露在業務活動中知悉的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商業秘密。《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第47條、《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第47條、《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第49條、《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第36條、《人身保險業務基本服務規定》第28條對保險中介機構及營銷員不得泄露保險消費者和保險公司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作了補充規定。三是保險監管方面,《保險法》第157條還規定,保險監管工作人員不得泄露所知悉的有關單位和個人的商業秘密, 當然包括保險消費者的商業秘密。《保險法》第 180條規定保險監管人員泄露有關商業秘密的要依法給予處分,可見對保護隱私權的重視程度。
二、健全我國保險消費者權益法律規定的思考
1.對保險消費者概念不甚明確,有待統一目前,我國保險法和保險規章均未使用保險消費者這一概念,使得保險消費者概念模糊,社會上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保險消費者的概念,與金融消費者概念進行銜接,并在有關立法中明確保險消費者范圍。
2.保險消費者權益表達不甚完整,有待完善一些關鍵條文的含意不明確:如,在保護消費者知情權方面,雖然規定了“保險人應當說明合同的內容”和“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等內容,但在實際操作中,對于“說明”的方式、“足以”的界定等,仍然不十分明確和清晰,在實際操作中不好認定。
3.保險消費者的隱私權未涵蓋個人信息,有待擴充《保險法》和保險規章明確禁止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營銷員泄露在業務活動中知悉的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建議將保險規章中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營銷員保護保險消費者隱私權的內容擴大至保險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4.保險消費者權益概括不集中,有待整理。目前,保險消費者的權益分散于各部法律法規中,除《保險法》外,保險規章有近 50 部。多數保險規章是按保險經營規則和業務流程確定的,不利于有效把握和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中確立保護保險消費者的指導思想,對涉及保險消費者權益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并開展相應的廢改立工作,系統整理保險法律法規中保險消費者權益。
參考文獻:
[1]郭丹.金融服務法研究——金融消費者保護的視角[M].法律出版社,2010.6.
[2]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課題組.中國保險賽思報告——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理論、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R].2011(2).
[3]郭盛蘭.我國商業保險監管法律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