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安使命專項行動以來阜陽市公安局潁州分局在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全面建設法治公安工作,取得部分成功,現就分局在該方面做法與思考略敘一二。
一、以建設法治公安為目標,統一思想,全力推進。推進法治公安建設是建設法治中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加強新形勢下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根本保障。面對這一新任務、新部署、新要求,我們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力抓好工作推進落實。一是要把握方向。公安部將執法規范化建設作為“四項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要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助推法治公安建設。對照公安部“四項建設”和省廳“一體兩翼”的總體工作布局,充分認清全面推進法治公安建設、打造升級版執法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原有基礎上更加全面、系統、高標準、高水平地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做到法治公安與“民本警務”同步推進,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讓群眾感受和共享法治建設的成果。二是要找準定位。上級機關出臺下發的各項實施意見、工作方案、決定,為我們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和法治公安建設指明了實施路徑。基層執法單位應當認真學習研究,既要認清法治公安建設的背景意義,增強宏觀認識,更要找準自身定位,抓好微觀落實,緊密結合日常執法活動和隊伍實際,明確具體措施,分解目標任務,以每一項具體工作的落實推進,帶動執法規范化水平的整體提升。三是要科學組織。必須切實履行法治公安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把法治公安建設作為提高公安隊伍能力素質和執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形成全局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把任務要求融入到日常執法活動之中,通過規范每一起執法行為,從源頭上提升法治公安建設水平,彰顯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不斷提高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率。
二、以完善管理體系為主線,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執法管理體系,是保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質量的最有效舉措。要從各個流程和環節上健全完善執法管理體系,切實切除病灶、堵塞漏洞。一是要抓執法行為標準化。法治公安建設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在每一起執法行為中。提高執法規范化水平,首先要讓執法活動主體清楚怎樣執法、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要圍繞110接處警、受立案、傳喚詢問、巡邏盤查、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等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針對民警執法過程中不作為、不愿為、不勇為、亂作為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認真調查研究,在鞏固落實現有各項工作制度規范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規范流程,讓民警執法有標準,讓考核監督有依據。二是要抓執法源頭規范化。要堅持把抓源頭規范落實,作為提高執法質量、增進群眾滿意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措施,增強規范意識和證據意識,充分用好執法記錄儀、錄音電話、內部視頻監控等載體,通過正面引導、過程監督和考核倒逼,確保執法初始環節的規范高效。對近幾年投入建成的執法辦案場所,必須要強化日常使用管理,嚴格落實“四個一律”要求,養成習慣、規范使用,嚴防執法安全事故。三是要抓執法監督常態化。要切實履行執法管理委員會的組織領導和監督職能,建立落實日常例會制度,并以執法管理委員會的成立為契機,進一步鞏固完善包括預警、源頭、過程、現場、結果等各個環節的立體化監督體系,加強監督信息的綜合研判和執法問題的會商研究,真正形成執法監督合力。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或共性問題,要及時研究分析,拿出針對性措施,落實跟蹤督導檢查,確保執法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四是要抓執法責任清單化。一方面,建立健全嚴格規范的“大法制”責任體系,定期研究法治公安建設推進情況,每季度開展執法質量考評并兌現獎懲。另一方面,推行執法責任清單制度。強化對執法活動全過程的記載,確保每一起執法辦案事項、每一個執法辦案環節,都對應到具體的接處警民警、案件主辦民警、單位法制員、所隊領導、法制部門審核民警和審批局領導。進一步完善執法質量考評體系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對出現的執法問題嚴格倒查、追究到底,對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實行不受職務和崗位變化影響的終身追究制度,嚴守執法公平公正的底線。
三、以提高法律素養為根本,強化保障,做強隊伍。每個執法活動主體的能力素質,是決定執法規范水平和執法質量的根本所在。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和法治公安建設,必須堅持從提高全體民警的法律素養、執法水平抓起。一是法治理念要根植強化。要依托工作例會、集中學習、專題培訓、警示教育等平臺和行之有效的形式,教育和引導全體民警切實增強法治意識、堅定法治信仰、踐行法治原則,牢固樹立“規范執法是基本警務”的認識,使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理念真正內化于心、外踐于行。二是領導干部要做好表率。更加注重把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作為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崗位調整、評優推薦的重要依據。全體領導干部要帶頭從自身做起,充分發揮踐行法治精神的表率作用,自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要求,帶動全體民警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三是專業隊伍要建強做精。法制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加強對全局法制專業人才的掌握和指導幫助,完善法制員工作規范和考核辦法,著力解決法制員“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各執法辦案單位要重視和培養好法制員,鼓勵民警參加司法考試和高級執法資格考試,落實考核激勵政策,讓更多更優秀的法制員和執法辦案民警扎根基層、履行職責,源頭把好案件質量關。四是教育培訓要提高效果。進一步健全完善教育訓練常態化機制,強化崗位執法、警務技能、信息化應用等執法實戰培訓,通過案例點評、法制大講堂、旁聽庭審、在線考試、模擬法庭等形式進行專題教育培訓,同時還要兼顧延伸到保安、特勤、輔警等警務輔助人員。特別是結合當前新形勢、新要求,圍繞重大群體性事件處置、暴力恐怖襲擊活動應對、重大疑難警情和案件受理、輿情引導等重點工作,針對基層民警不敢為、不愿為的癥結所在,豐富運用互動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教育形式,全面提高民警執法實戰化能力,增進執法培訓效果。
四、以創新工作機制為推動,勇于實踐,打造品牌。建設法治公安與深化公安改革相輔相成、不可分割,要始終以改革為統攬,以創新為推動,不斷破解執法規范化建設中遇到的難題,做大做強分局規范執法的示范品牌。一是要推進機制改革創新。既要跟上上級機關公安改革創新和法治公安建設的步伐,重點抓好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法律程序、刑事案件法制部門“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立案件管理中心等改革任務的推進完成,更要增強前瞻性、主動性,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勇于試點先行,注重積累經驗,形成亮點品牌。二是要優化執法服務環境。要始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深化實施“民本警務”為統領,依托網上公安局等載體,推進網上執法告知服務系統規范應用,最大限度地公開執法依據、程序、進度和結果,更好地保障群眾對公安執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同時,要緊跟群眾期盼需求,進一步創新完善親民便民利民措施,著力推出一批貼近民生需求、富有創新特色的網上執法服務舉措,大力加強窗口正規化建設,推進110接處警短信回訪等工作,始終將服務意識貫穿到執法全過程,把群眾滿意作為評估執法水平的重要指標。三是要深化法治文化建設。法治文化建設是展示民警良好的執法形象,提升執法服務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要以開展執法文化示范點創建活動為載體,堅持品牌引路,注重典型培育,深入挖掘、總結推廣本單位、本條線在法治建設中形成的創新思路和先進經驗,及時選樹、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和標桿樣板,促進法治公安建設整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