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創”的提出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同時,小微企業發展對于“雙創”的推進也具有的重大意義。一直以來,融資是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本文以 “雙創”為背景,分析小微企業融資的現狀,將傳統融資為比較對象來闡述小微企業網貸融資的優勢及面臨的風險,并結合當下的網貸監管的政策法規對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對小微企業融資提出觀點和建議性措施。
關鍵詞 :“雙創”; 小微企業 ;網貸融資
一、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一)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細胞。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下,全民都涌現出了強烈的創業熱情,小微企業作為“雙創”的主角,更是走在了引領潮流的前列。小微企業在所有企業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雙創”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許多小微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資金、人才、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困境,自身發展受到了制約,企業成長進入瓶頸階段,尤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成本高、市場競爭壓力大等問題。
(二)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原因分析
1、內部原因
第一,小微企業與大中企業相比各方面實力較弱,缺乏融資所必需的抵押物。一般而言,小微企業規模較小,實物資產較少,第三方擔保缺乏,正是由于這些因素導致的惡性循環,直接影響到傳統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信貸的審核和發放。第二,信用水平較低,借貸風險突出。小微企業的規模、員工的流動性和素質都影響信用水平。另外,在企業經營困難時期,小微企業有可能出現債務處置不當的情況,甚至有惡意逃債和騙貸的傾向,致使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更為謹慎。第三,投資行業單一,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小微企業自身的資金、技術、市場等實力的限制,往往只能專注于某一行業,而且在該行業的競爭中較大中型企業又處于劣勢,小微企業經營靈活,但是風險能力較弱,對市場風險十分敏感,經營業績不穩定,產品競爭力不強。
2、外部原因
第一,資本融資市場不健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然不太健全,場外交易市場不發達,大部分小微企業缺少適合的小型資本市場。盡管我國出現的創業板、中小板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利于企業的融資發展,但是對于小微企業來說仍然達不到融資標準。另外,資本市場的交易品種少,缺少符合小微企業融資資格的金融產品,因此,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第二,成本高、手續復雜。由于小微企業資質較差,考慮到利潤和風險的制約,相對于其它大型企業,小微企業在銀行貸款的成本較高、相關手續也更復雜。第三,金融體系不完善。我國提供融資資金的主體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這些大型商業銀行一般只愿給大中型企業提供貸款,雖然形式上沒有明確限制小微企業的借貸主體資格,但較高的審核條件實質上已經把絕大部分小微企業排除在外; 而且,缺乏地區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二、“雙創”中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創新——網貸融資
如上所述,小微企業傳統方式融資面臨很大困難,急需新的融資模式加以補充。我國對金融借貸行業的管控,在貸款的主體上一直是銀行一家獨大,而且借貸關系往往僅發生在有實力的大中型企業與銀行之間,普通的小微企業由于向銀行申請材料復雜,審查條件苛刻,借貸成本高等因素被銀行拒之門外,融資被壓制的需求急需被新型借貸模式改變。而傳統的熟人之間的借貸往往發生在90年代以前雞犬相聞的“熟人社會”,借貸金額及頻率也有很大的限制。
(一)網貸——小微企業新的融資方式
小微企業網貸融資相比傳統融資方式具有以下的優勢:1.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終端等高新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借貸模式。借貸者并非銀行一家獨大,具有投資意向的投資者都可以利用該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融資的效率、成本較傳統融資模式具有較大的優勢。2.小微企業利用網貸融資的門檻較低,只需提供必要的信用信息,并經過網貸平臺的審核通過即可獲得借貸資格,無需繁瑣的程序審查。小微企業的經營者不需要和對方見面,甚至無需提供抵押擔保,即可達成借貸合同,借款的效率很高且成本相對較低,大大減緩了小微企業的資金運行周轉壓力。3.網絡借貸符合我國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理念,為金融市場注入新的血液,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活力,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
(二)網貸融資對于小微企業的風險分析
網貸模式中平臺起著重要的作用,其運營狀態的好壞關系到小微企業融資成敗及風險規避的可能性。網貸平臺引發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網貸平臺經營者自身素質與經營水平參差不齊。第二,除部分信貸平臺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進行資金管存外,許多網貸平臺私自設有資金池,挪用或占用客戶資金用于其他盈利事項的情況時有發生。第三,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互聯網金融平臺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一旦風險發生,網貸平臺只有進行事后處理,將責任完全歸結于小微企業,影響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1]
三、規范小微企業網貸融資的建議措施
(一)政府部門落實網絡融資的政策法規,加大監管力度
為了發揮網貸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的作用,首先,政府部門必須建立健全相應法律法規,規范網貸融資行業秩序,并制定實施細則。對小微企業的融資平臺要嚴格把關,明確業務范圍和參與各方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落實網貸專項治理措施,為四川小微企業融資創造一個優質的網貸環境;其次,監管主體要恪盡職責,對融資平臺的經營業務進行定期檢查、監督,及時解決網貸過程中的風險隱患,各級監管部門應認真貫徹并執行增強小微企業網貸融資能力的方針政策。
(二)防范小微企業網貸融資中的技術風險
政府網絡和新聞機構加強網絡借貸風險的宣傳教育,提高小微企業網貸風險識別能力,對網貸平臺實行強制性風險披露和風險提示,加大對市場上網絡借貸過度宣傳的查處力度。提高網絡風險防范技術,著力開發新一代核心安全系統以應對網絡安全危機,強化機構人員風險意識,注重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和實踐,積極引進會計、金融、風險管理專業人才,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三)控制小微企業網貸信用風險
小微企業應注重自身信用的維護,利用信用貸款可減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企業的負擔。主動配合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風險預警提前預測可能會出現的違約風險,積極配合互聯網金融企業,爭取平臺的支持,調整還款計劃。強化經營,努力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小微企業應努力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自身抵御融資風險的能力。
(四)提高小微企業自身融資競爭力
小微企業出現融資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而直接原因是在于小微企業自身融資競爭力不強。因此,提高小微企業網絡融資競爭力必須從企業自身出發,建立企業科學管理模式,培養合格的管理人才;完善企業財務制度,規范財務行為,拓展融資渠道;積極引進財務專業人才,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與聯系,保證融資信息及時準確;同時還應做到按時還款,不斷提高網絡融資市場中企業的信用級別,從根本上提高小微企業的融資競爭力。
注釋:
[1]盧馨,李慧敏. P2P網絡借貸的運行模式與風險管控[J]. 改革,2015,02:60-68.
參考文獻:
[1]蔡靜.“雙創”環境中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思考[J]. 宏觀經濟管理,2016,07:71-74.
[2]盧馨,李慧敏.P2P網絡借貸的運行模式與風險管控[J]. 改革,2015,02: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