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眾多新媒體異軍突起的今天,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電視臺的發展受到了多重壓力的影響。新媒體出現帶來的困境與挑戰的同時也為地方電視臺發展提供有益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為例試分析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電視臺發展的制約和對策,嘗試提出在新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電視臺
一、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電視臺發展現狀
少數民族地區之地方電視臺是當地主流官方媒體之一,承擔著當地黨委、政府權威信息的發布和全部的新聞輿論工作。在我國“四級辦電視”的體系中,城市電視臺處于金字塔的底層,少數民族地方臺更是受當地地域條件、經濟發展、對媒體重視程度、軟硬件建設、資金投入等因素制約,發展相對緩慢。隨著近年來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和變革,各傳媒行業間的競爭逐漸加劇,特別是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異軍突起,尤其是被稱為“第五媒體”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媒體的廣泛應用,地方電視臺的生存、發展空間似乎越發的狹窄,面臨的挑戰也更加的嚴峻。人們閱讀的方式變了,媒體營銷的方式變了,資訊的生產方式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也變了。受眾的大量流失,使傳統媒體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二、亟待重視的困境與壓力
與中央電視臺、省級臺衛視頻道、省級地面頻道相比,少數民族地方電視臺本就在人才、資金、設備、覆蓋等方面明顯處于弱勢,加之當前新媒體的沖擊和擠壓,發展之路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1、自辦節目的質量不高
自辦節目質量的高低是電視臺傳播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要生產出電視節目精品,需要出色的記者編輯隊伍、有影響力的內容策劃和高端的采編播設備等綜合條件。在人員方面地方電視臺存在著非專業人員從事專業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欠缺,優秀人才不足、專業學習沒有常抓不懈、及時補充新鮮血液的長期矛盾。在節目內容方面,受地域條件等多方面限制,很難保證有豐富的新聞素材,特別是如《甘南新聞》等日播欄目,常規時政新聞多過于民生新聞和新聞特寫的現象成為常態。另外經費的欠缺也是自辦節目是否能打造出精品的主要因素之一。少數民族地區本就經濟欠發達,能投入到廣播電視設施設備更新換代之中的資金更是受限,總之,地方電視臺自辦節目的質量之所以整體不高,由人才、技術、資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
2、廣告經營滑坡
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吸引了受眾的眼球和注意力,也瓜分了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新興媒體在廣告收入上取得了強勁的增長,這對本來媒體效應較弱,廣告收入不多的地方電視臺生產經營造帶來不小的沖擊,加之近年來,國家廣電總局加大對廣告投放的管理力度,如2012年,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在播出電視劇中間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2015年,新《廣告法》實施和對醫藥廣告進行嚴控,給地方電視臺的廣告創收帶來很大的影響。
3、人才難留與人才流失
地方電視臺急需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但缺乏相關的管理體制與激勵機制,工資待遇、發展平臺等方面與其他平臺相比毫無優勢,加之少數民族地區地處偏遠,自然條件和環境惡劣,吸引不住人才和培養出的優秀人才“跳槽”流失的現狀始終存在。
三、應對策略和建議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地方電視臺的固有發展局限性日益凸顯,要如何找準發展出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包括甘南廣播電視臺在內的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電視臺面臨的共同課題。
1、突現本土特色,提升地方媒體影響力和吸引力
盡管傳媒格局發生劇烈變化,但傳統電視媒體的內容優勢在短時間內不可動搖。特別是地方電視臺,本土化的傳播內容往往具有原創性和獨特的傳播價值,是城市電視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首先,辦好新聞節目是電視臺立臺強臺的基礎和根本。新聞是電視媒體諸種社會功能中的“重器”,一個電視機構的“社會分量”和社會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在新聞傳播中的影響力和權威性。相對于更高層面的媒體,身處當地的地方電視臺更加接近受眾,能夠生產大量的權威性、可信度高的本地新聞,地方新聞與觀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而受到更多關注。如果地方電視臺能做好關于挖掘新聞傳播價值,選好深度角度,提升社會服務功能,就可以提升地方電視臺的影響力。
其次,打造本臺品牌欄目。品牌構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品牌欄目。要全力打造以本土化節目為核心的品牌欄目,致力于開發滿足本土觀眾現實需求的服務,搶占不同時段的市場份額。并且在本土化新聞和服務節目上下功夫,力求滿足受眾需求,構建品牌化的頻道。甘南電視臺藏語頻道要充分發揮地方臺接地氣并母語傳播的優勢,深入挖掘利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在節目內容、節目樣式、主持風格等方面,凸顯地方獨特的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認同感,精心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節目。
另外,學習新媒體的交互特性,增強受眾參與感。想辦法增強與觀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吸引觀眾的參與。甘南廣播電視臺目前已經通過“兩微一端”等平臺,精心的組織策劃如《百姓隨手拍》等互動欄目,加強與受眾之間的融合互動,構建互相交流、溝通的平臺,吸引本地觀眾的廣泛參與。
2、創新思路、拓展創收
地方電視媒體依靠“賣廣告”時段這種單一的贏利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而且受環境因素影響大,經營的風險程度很高。面對當前地方電視臺在廣告經營中遇到的各種沖擊,必須要尋找突破瓶頸的方法,由單一經營模式向多元化經營模式轉變,形成多點支撐的經營格局。如在市場開拓中形成相對固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拓展電視專題片和電視節目等內容相關產業,成為所在城市宣傳片和商業片市場的專業品牌服務商;或利用已有的傳媒品牌,積極承辦各類文藝演出和賽事活動,加快拓展文化旅游、信息咨詢和會展等市場,進一步延展產業鏈條;同時可以嘗試跨區域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橫向合作,與各兄弟電視臺相互在異地開辟新市場,擴張彼此的傳播面,達到擴大城市電視臺的整體傳播影響力,形成新的增長點的目標。
3、留住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節目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事業產業發展的快慢。新時期媒體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媒體優勢的核心依然是人才。因此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永不走的傳媒人才是關鍵。要定期強化學習培訓,有計劃、有重點、分批次推進各類人才的培養。積極建立與專業院校、上級媒體的合作基礎,共同開展各類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同時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深化選人用人制度改革,讓各類專業技術方面的優秀人才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優勝劣汰。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媒體工作隊伍。
總之,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傳統媒體生存空間遇到極大挑戰、受新媒體的沖擊嚴重的情況下,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電視臺,必須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才能闖出一條生存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