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小走向強大的重要精神力量。在長征精神的啟迪和激勵下,古田中學確定了以“追尋紅色足跡,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讓心靈“重走紅軍路”,努力打造紅色校園文化品牌。通過品牌效應,將長征精神貫穿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創設永遠跟黨走、做“四有”新人、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濃厚氛圍,從而不斷豐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一、重溫長征精神 追尋紅色足跡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后,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二、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五萬余人。12月,黎平會議召開后,紅軍改變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占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也開始確立。會后,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斗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后,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地區會師,紅軍宣布長征勝利結束。為了生動再現波瀾壯闊的長征歷程,讓長征精神走進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我們重點在學校開展了“八個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1、開展一次誦讀比賽,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比賽分教師組和學生組,教師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比賽,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比賽。經過誦讀材料收集和篩選,以及選拔賽、決賽等過程,讓絕大多數師生初步領略長征精神內涵和實質,達到了“弘揚長征精神、共抒愛國情懷”的目的。
2、進行一次手抄報比賽,走進紅軍當年的艱苦歲月。每個同學在讀書活動中以“紅軍長征”為主題制作一份紅色文化讀書手抄報,并以班為單位進行評比展出,同時每個班級選送優秀作品5-8件參加全校評比。通過比賽,讓學生體會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3、觀看一部長征題材的教育影片,接受紅色靈魂洗禮。各班利用班會課、晚自習時間組織觀看《永遠在路上》、《絕命后衛師》等革命教育影片,讓學生接受革命戰爭的洗禮。
4、舉辦一次征文比賽,感悟偉大的長征精神。班主任配合語文老師開展一次以“追憶崢嶸歲月、唱響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每班評選出優秀征文參加全校性的征文比賽,優秀作品結集出版。讓學生體會 “敵軍圍困萬千重”的艱苦歲月和“陽光坦蕩已無歧” 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5、觀看一次圖片展,追尋紅色足跡。(1)組織學生參觀古田會議紀念館、古田會議會址并觀看《長征從閩西出發》圖片展;(2)在校內操場舉辦《鐵血長征》大型圖片展。展覽生動再現了閩西革命史和紅軍長征歷程,圖文并茂的內容不斷撥動著師生的心弦。
二、弘揚長征精神 培育時代新人
什么是長征精神?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高度凝練地總結了長征精神五個方面的深刻內涵: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今天要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在思想和行動上重走紅軍路,努力讓學校德育注入紅色文化內涵。
1、發揮學校黨支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組織黨員參觀古田會議會址,重溫入黨誓詞;在“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中,組織黨員參觀古田會議紀念館和紅軍廉政展覽館,在活動中學習長征精神,并將長征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當中,在全校教師中樹立榜樣,影響一批教師,進而影響所教的學生。通過這樣的連鎖反應,讓長征精神走進學生頭腦。
2、讓長征精神走進課堂。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讓各科課堂教學融入長征精神元素無疑是宣傳長征精神的最佳方式。如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長征文化讀物;在政治教學中滲透長征艱苦奮斗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濃墨重彩地講述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在藝術課上唱“長征”,畫“長征”等,鍥而不舍地把長征精神的內涵傳播給學生,讓長征精神深入人心,并引導學生努力踐行長征精神。
3、養成教育浸潤長征精神。(1)推進長征精神進校園,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感受校園紅色文化,在教室、走廊、宣傳欄等醒目之處布置大量有關長征精神的名言警句,懸掛張貼偉人肖像;學校廣播室加大播放紅色歌曲的力度;學校每期宣傳欄、黑板報均有長征文化宣傳版面等等。(2)宿舍和食堂也是弘揚長征精神和傳統美德的重要陣地。通過引導教育,培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不攀比、不貪圖安逸、不追求享樂,不講排揚的長征精神。(3)在紀律規范教育中,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古田中學學生一日常規》、《十講十不》等內容結合長征精神來施行,培養紀律嚴明、聽從指揮以及集體主義等長征的優良傳統。 (4)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同學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合作共贏、批評與自我批評等。
4、在活動中弘揚長征精神。應該說每一個活動就是一次重走紅軍路,“八個一”是我校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緊接著就繼續開展“六個一活動”(開展一次讀紅書活動、舉辦一次“傳承紅書基因,培養時代新人”的征文比賽、舉辦一次歌詠比賽、舉辦一次紅書故事演講比賽、編寫一本紅書文化校本教材、舉辦一次“傳承紅書基因,培養時代新人”的德育論壇),這些都是階段性活動,而長征精神的宣傳和繼承是長期的。
(1)在參觀學習中弘揚長征精神。古田是紅色圣地,紅色資源豐富。學校經常組織全校師生到所在地的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紀念館、協成店(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作地)、紅四軍政治部、司令部、紅軍哨所,以及附近的蘇加坡樹槐堂、大源革命基點村、文昌閣、才溪鄉調查紀念館、臨江樓等革命舊址參觀學習。
(2)在團隊活動中弘揚長征精神。每年清明節,學校團委、學生會組織學生參加網上祭掃英烈活動外,構建長征精神網上教育平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不斷增強以長征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還組織團員及學生干部到毛主席紀念園、革命基點村等緬懷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還利用團校培訓、入團儀式、團日活動、志愿者活動滲透長征精神元素,提高團員青年的教育培訓質量,培養一批政治覺悟高、創新精神強、會動腦筋、朝氣蓬勃的學生團員骨干。通過組織學生登山、拔河、馬拉松等系列比賽,重溫先輩們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人心齊、泰山移”的長征精神,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
(3)在文藝活動中弘揚長征精神。將長征精神作為題材,編成節目,在學校“紅五月”文化藝術節、元旦文藝晚會、歌詠比賽以及年段、班級文藝匯演中演出,讓“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等紅色歌謠,在校園唱響;將長征精神作為題材,組織師生書畫比賽,塑造長征光輝形象,使師生從中受到教育。
打造“追尋紅色足跡 培育時代新人”紅色德育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是新的長征。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在學校德育實踐的方方面面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地傳播長征精神,潛移默化地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與時俱進推動我們的教育事業邁上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