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在中職學校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中職學生的培養來說也是至關重要。從中職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育特點來看,對中職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極其必要的,而德育的工作除了以專門的德育課程來進行以外,中職班主任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網絡環境下中職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又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將從網絡環境的角度對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策略進行探討,希望所研究的內容能對廣大中職班主任有所啟示和幫助。
[關 鍵 詞] 網絡環境;中職德育;班主任工作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91-01
道德教育在中職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中職學生的成長成才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加強對中職學生的道德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良好行為的塑造。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對中職德育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是值得廣大中職班主任教師關注的。
一、網絡環境下中職德育工作形勢分析
從傳統的中職德育來說,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德育往往是基于就事論事的批評教育進行的,這就使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對班主任的德育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和反抗心理,因此,德育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然而在網絡環境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形式變得更加新穎、豐富了,而且網絡環境又使中職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違反道德的社會信息。因此,中職班主任的德育任務也更加艱巨了。
二、網絡環境下中職班主任德育創新策略探討
面對形勢更加復雜的德育環境,中職班主任只有充分發揮網絡環境優勢、創新教學策略,才能使中職學生具備較高的素質面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一)平常心面對網絡環境,給予學生更多空間
一提到網絡,很多家長和教師就談虎色變,秉持著強烈反對的態度。當中職學生一與網絡接觸,教師和家長就強加管制,這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逆反心理的中職學生無法接受,甚至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即教師和家長的反對反而成其沉迷網絡的動力。針對這樣的問題,廣大中職班主任應該引導家長和教師以平常心去看待網絡環境,給予學生較多的信任,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遠離網絡沉迷、科學利用網絡。
例如,當班主任教師發現某中職學生沉迷網絡無法自拔時,班主任教師就應該從正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如通過“在休息的生活老師也會適當嘗試網絡游戲”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但我不會將太多時間放在網絡游戲中,因為生活中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來實現對學生的開導,從而使學生與網絡建立正常的關系、保持正常的距離。
(二)加強學風、班風建設,創新高風尚德育環境
當學生能以較為正常的心態面對網絡生活和網絡游戲時,中職班主任還應該從加強學風、班風建設的角度來創造高風尚的德育環境,實現中職學生的道德引導。對于中職班級的學風、班風建設,教師可以采取民主決策、公平公開的形式來進行。隨著互聯網和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中職階段的學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或一部電腦,因此,教師就可以以互聯網為形式進行學風、班風的建設,在微信建立班級群,鼓勵學生在微信群中對學風、班風建設暢所欲言,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合理的想法在大家一致通過的情況下就融入本班的學風、班風建設之中。同時當班級集面對重大決策時,班主任也應該將相關信息以微信群的形式進行公布,堅持信息公開,從廣泛收集建議的角度進行,使學生在德育中感受民主的力量和集體的力量。
(三)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案例共享以理服人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將不良道德信息傳播給中職學生,同時也可以以教科書的形式給中職學生以德育啟示。當中職班主任能較好地執行上述教學策略,使學生能面對網絡環境而“避害”時,還應該盡可能地在德育的過程中充分挖掘網絡優勢,使學生能面對網絡環境而“趨利”。所謂在網絡環境中“趨利”,就是指中職班主任應該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挖掘網絡環境中的德育信息與德育案例,將其帶入課堂對中職學生進行教育。
例如,當教師在瀏覽網頁中看到正能量的道德新聞時,如兒童將共享單車一一扶起才離開的視頻或圖像都可以帶入課堂,引導中職學生進行反思,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都可以在生活中有如此溫暖的行為,而那些使用共享單車的成人為何無法做到?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將相關的反面網絡案例展示出來,如部分人將共享單車據為己有,甚至肆意破壞,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也能達到較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為中職班主任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以平常的心態、寬容的心態引導學生從網絡的“害”中走出來,并逐漸向網絡的“利”靠攏。相信在這種“趨利避害”的德育中,無論是中職班主任還是中職學生都能收獲頗豐!
參考文獻:
[1]方炳水.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及其對策建議[J].中國電力教育,2008(17).
[2]石志剛.網絡時代如何開展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