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周太太今年30歲,是某銀行職員,年薪15萬元,有團險,本人和子女看病100%報銷,有40萬元重疾險。周先生35歲,銷售總監,經常出差,去年收入80萬元以上,事業正處于平穩上升期,有60萬元重疾保障,去年加了200萬元定期壽險、100萬元意外險,航空意外險增加到500萬元,同時加了一份保額100萬元的住院醫療險。女兒2歲,沒有任何保險。2年前換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房貸250萬元。目前全家保費每年3.5萬元左右。
這個家庭原先就是我的客戶。這次周太太來找我咨詢,想買教育金保險和孩子的重疾險。
一、狀況分析
周太太的想法整理如下:
1.想給女兒買教育金保險,但嫌變現太差,收益也低;先生說還不如炒股票,可是他炒股10多年,也沒賺到錢。
2.最近發覺投資市場和3年前不一樣了,信托和私募門檻太高,理財產品幾乎都打破剛性兌付了,不知道該選什么。
3.雖然收入在增加,但也沒存下錢,手頭剩下的只是先生的年終獎而已。
4.有娃之后,開始關注媽媽社群,聽說小升初要通關系花錢;有人說直接上國際學校;有的媽媽說全職陪孩子6年很重要;也有身邊的同事孩子剛3歲就被離婚,獨自帶娃,抑郁了……先生一直飛在外面會不會感情出問題?再加上婆婆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經常沖突,先生勸她辭職回家,周太太有些焦慮了。
二、規劃建議
關于教育金和家庭投資方面:
1.目前家庭積蓄少、負債高,不適合高風險投資,以穩妥為好。
2.現在家庭對于開銷大又不確定的階段,想存錢,推薦采取先存后花,強制儲蓄的方式。
3.教育金是剛性需求。只要孩子在,就必須花這筆錢,哪怕父母不在了,也省不掉,所以第一重要的是確定性。本金要無風險,保證??顚S茫槐慌矠樗?,誰來掌控這筆錢也要確定,不受家庭狀況變化影響,而收益則不重要。
4.為了這個確定性,我選擇給這份保險加兩把鎖:
第一把鎖,附加投保人豁免條款。投保人身故、全殘、患重疾甚至患輕癥都可以豁免主險保費,視同已交。
第二把鎖,指定第二投保人。每一張壽險保單的現金價值是投保人的資產。如果投保人發生風險,所有投保人的繼承人都有可能主張這張保單的現金價值。我們在投保時就規劃好,萬一投保人不在了,誰來替未成年的孩子管理這張保單,避免日后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有效避免了可能產生的家庭矛盾。
如果選擇的方案繳費期較長,第一把鎖比較重要。如果繳費期不長,但是保費數額較大,第二把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尤其是家庭關系比較復雜的客戶。當然,這第二把鎖需要專業的法律功底,一定是根據不同家庭的實際情況謹慎運用,需要咨詢法律專業人士,且可能需要結合運用保險以外的其他工具來使用。
三、方案呈現
1.教育金保障

利益說明:
增額終身壽險繳費期滿后可以減額領取現金價值。女兒18歲到21歲大學期間每年可以領25萬元,共100萬元教育金,30歲時現金價值剩余約24萬元,可以用作婚嫁金。如果不用婚嫁金,留到養老用,75歲到84歲每年可以領取10萬元,共100萬元養老金,90歲現金價值還余將近40萬元。投保人周先生和周太太若繳費期滿前身故、全殘、患重疾或輕癥,可豁免未繳保費,合同繼續有效。在投保人身故的情況下,合同的投保人變更為原投保人指定的第二投保人。
2.關于女兒的保障

利益說明:
重疾:100種重疾50萬元保額保障終身,18歲前重疾雙倍賠付,有100萬元保額,8種特定少兒重疾保額翻3倍就是150萬元;輕癥:50種輕癥,15萬元保額,可賠3次;繳費期內患輕癥可豁免未繳保費。祝壽金:65歲返還所繳保費,重疾和身故50萬元保障持續到終身。投保人豁免:投保人身故、高殘、重疾、輕癥可豁免保費。中端醫療:住院費用100%報銷,社保范圍外用藥也包含,每年120萬元限額。關鍵是,如果普通門診人滿為患,可以享受特需門診陪診服務,而且在列表指定醫院住院,醫療費可以享受直付。也就是說,中端價格享受高端醫療的服務。這個方案,既與單位保障不沖突,又升級了醫療服務品質,感覺很值得。
四、方案總結
周先生和周太太覺得90萬元換100萬元教育金和140萬養老金,非常確定,非常放心。爸媽對寶貝女兒的愛,不論疾病意外還是家庭變故,都妥妥地跟隨寶貝一輩子。再過幾年,周先生還希望增加全家重疾海外醫療保障。真正做到小病國內治,大病有機會選擇全球最好的治療方案。兩份保單,年繳保費總共1.2萬元,解決了母女倆看病的問題。
如果我們的家庭都能夠提前做好規劃,就有了應對各種風險的措施和能力,可以安心而無后顧之憂地發展事業,更好地處理家庭關系,進一步規劃更高收益的投資方案,提高生活水準,花更多精力培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