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變?我用6個W簡單說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個W是Where(哪里)。在哪里變,或者說未來在哪里接受教育。未來學習的地方很多,處處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教育,學校不再是唯一。現在很多人已經通過網絡、拜師、研學旅行等進行學習,學習形式已經多元化了。未來,學校不能再壟斷所有的教育資源。
第二個W是When(何時)。未來的學習是終身的學習,是一個從搖籃到墳墓不間斷的學習,學習與工作、工作與學習之間沒有天然的鴻溝,甚至于它和娛樂之間也沒有天然的鴻溝。
第三個W是What(什么內容)。人首先要有生命的長度,要為人活得更長提供這樣的支持,提供這樣的知識和技能、安全、健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育需求,我們現在用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的人是非人性化的,現在學校本身是大公益的產物,大公益是要求基本能夠滿足機器化生產需要的知識技能,講求效率、缺乏自由,這個要變。
第四個W是Who(誰)。誰來教?誰來學?未來,能者為師,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只要我認為從他那里可以學到東西,所有人可以把教育資源在網上跟大家分享。所以教師不一定集中在學校,自由教師將會大量出現。
第五個W是How(怎么進行學習)。未來人是人機結合體,AI具有學習功能,它的學習功能和人結合后會變得更加強大。
第六個W是Why(為什么學)。這是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我們學習絕對不是為了文憑,學習甚至不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未來,工作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重要,因為AI把大量工作解放出來,人們會有大量閑暇時間,閑暇時間怎么打發,怎么讓自己更充盈、更充實?學習的方向很重要。
然而,不管怎么變,有一條是永遠不會變的,那就是新教育提倡的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文根據朱永新在新浪2017中國教育盛典上的講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