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習近平
未成年人直播,禁止還是引導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某直播平臺疑似有未成年人不雅直播。隨后,該直播平臺承認平臺確有失誤,并將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然而,有調查發現,目前仍有不少直播平臺的認證門檻較低,沒有對年齡進行特別限制,直播間里也不乏低俗內容。而對于未成年直播,該禁止還是引導,專家學者們也并無統一意見。
趙占領(中國政法大學特約研究員)不可忽視網絡直播的負面作用
從法律角度說,直播露體、跳脫衣舞等,直播平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換句話說,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平臺當主播。小學生直播露體,意味著未成年人在直播平臺當主播。這究竟是直播平臺故意違反行業自律公約,允許未成年人當主播,還是沒有盡到對主播實名制審核的責任,還有待職能部門進一步調查。
從目前來講,網絡直播用戶有年輕化的趨勢,直播中的內容更偏向游戲和娛樂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對未成年人不能說沒有一點正面作用,但是負面作用可能更多,比如說游戲中不正確的價值觀和一些軟色情的東西,未來應該在這方面作出限制。
吳昱(教育評論員)禁止未成年人直播需多方發力
網絡直播是一種傳播方式,本身并無什么問題。而出現問題的往往是有人利用了網絡直播平臺,打法律與道德擦邊球,在直播內容上偏向了功利,甚至為了吸金不擇手段,突破了法律與道德底線,這樣的直播環境顯然是不健康的,尤其對自我控制力差的未成年人來說,無疑存在很大風險。
網絡直播平臺如何管理,關系到直播的導向。直播平臺要加強自律,遵紀守法,隨時整改。同時,相關部門管理要進一步加強,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當然,未成年人的父母、家人和學校,應該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理性客觀地認識網絡直播。
張成林(海南日報理論評論員)未成年人直播,我們不能當看客
網絡直播看似并無大礙,其實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極為消極。且不說,網絡直播稍不注意就會越過底線,出現低俗、暴力、色情等內容,單單從價值觀的養成來看,網絡直播也容易對未成年人產生不良的誤導。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少,處于讀書長本領的最好時期。他們的成長,需要付出長時間的辛勤努力,也需要較強的自律意識。
直播背后的看客大多良莠不齊,他們在網絡直播中肆無忌憚隨意點評,而網絡直播追求的大多是粉絲數量,在如此環境中,面對看客們的“評頭品足”,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成形的未成年人恐怕只能被各類不良言論牽著鼻子走,對他們的成長極為不利。
曹曉琳(蒲公英獨立評論員)網絡直播與其禁止,不如加強引導
網絡直播作為新生事物,順應著“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具有不可逆之勢,有利也有弊,一味地隔絕未成年人與網絡的聯系并不是理想的辦法。
而引導孩子理性使用直播平臺,家長的作用不可小覷。首先,應該給孩子更多時間的陪伴和關愛。其次,應該積極引導孩子理性、有節制地使用直播平臺,鼓勵孩子分享有意義、正能量的直播內容,學會理性表達自己的思想。最后,應該想方設法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社會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志愿者活動、馬拉松活動等,讓孩子們在現實世界尋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