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霞:中學一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鎮江市丹徒區心理學科骨干教師,鎮江市未成年人成長中心志愿者,現任教于江蘇省大港中學。2017年1月,孫開霞被選舉為鎮江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做學生心理輔導看似簡單,其實很不容易”。在孫開霞16年的工作歷程中,她遇見過形形色色的“求助者”:有學生擔心吃藥會產生副作用,就拿著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問孫開霞要不要吃藥;有學生失戀,請孫開霞開個“藥方”立即忘記某個人;有學生因為父母關系不好,情緒失控,無法安心學習,向孫開霞請教如何躲開父母……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2005年以來,孫開霞輔導學生個案超2000例,輔導時長超2000個小時。不擔任高考學科教學,卻受到學生喜愛;不做班主任,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不經意間,孫開霞已經成長為學生心目中的“無冕”心靈導師。
心理輔導:從“偏見”到“接納”
2017年8月,孫開霞在“中國好老師教育智庫”QQ群,發布了她的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孫老師的心理課堂。在建立這個公眾號之前,孫開霞發表的心理輔導個案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專業論文剛剛達到十萬字。而在孫開霞的形形色色的文章中,我們看到了她的“成長”。
2001年8月,大學畢業的孫開霞被分配到丹徒縣教師進修學校工作。四年后,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孫開霞被借調到當地的省重點高中——江蘇省大港中學工作。大港中學是一所四星級高中,集聚了當地最優秀的學子。
“如何開展高中生的心育工作,到哪里尋求心理教研活動支持……”一度是孫開霞面臨難題。然而,這一切與學生對心理輔導工作的偏見相比還真算是“小巫見大巫”。2005年9月,就當孫開霞信心滿滿地開始自己的第一節心理課時,一個男生的一句話卻狠狠地澆了一盆冷水在她心頭:“老師,去找你的學生,都是心理有病的學生?!钡谝淮温牭饺绱说难哉?,孫開霞感到震驚不已。而讓孫開霞更震驚的是,該男生的言論一出,班上的學生竟然全都鼓起掌來……
第一節課就出現如此狀況,孫開霞未免感到有些“狼狽”,而如何讓學生改變對心理課程的抵觸和偏見成了孫開霞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針對這些偏見,孫開霞除了不厭其煩地一個班一個班地解釋心理輔導的重要性外,還不忘從學生需求入手,展開心理輔導。這其中,每年孫開霞都要在學生中做調查,了解學生的需求,針對性地安排心理課程內容,把心理課上到學生們的心里。
一年又一年的工作也讓孫開霞看到了努力工作的回報:“最近幾年,學生不僅自己會關注心理健康,也會向學弟學妹們傳遞”。而隨著學生對心理輔導的接納,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更高了。最近幾年,孫開霞開展的家長個別輔導,時長也已達500多個小時。
為學生的“心事”保密
在孫開霞看來,在學校里做學生心理輔導,是一件既讓人開心,又讓人感到難過的事。開心的是,孩子們愿意打開心扉,把心里話說給自己聽;難過的是,學生心里有太多的苦和悲傷,卻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
琴是孫開霞輔導過的學生中的一個。和那些來訪學生一樣,琴的心里藏了很多的心事。就在她考慮是否來找孫開霞之前,她已經思慮了足足兩個星期。她不知道孫開霞是否會為自己的“心事”保密。而透過琴的眼神,孫開霞看到她的擔憂。于是,孫開霞“咨詢事件不會走出心理輔導室的門”的保證給了琴莫大的“支持”。聽到孫開霞的“承諾”,琴的眼淚一下子就滾落了下來,渾身止不住地顫抖起來。然后,她彎下身子,雙手捧面,眼淚像雨一樣傾斜而下。孫開霞坐在旁邊,看著她,并沒有阻止眼前的這個女孩發泄自己心里的壓抑。幾分鐘后,跟著學生的傾訴,孫開霞慢慢走進了她的內心深處。當女孩傾訴完,準備離開的時候,她轉過來對孫開霞說了句:謝謝你,老師,從來沒有人這樣耐心地聽過我講話……
與琴同樣的還有數不清的學生,他們或因家庭,或因異性,或因師長而心中郁積了眾多“心理問題”,但不管如何,孫開霞都盡自己努力,幫他們走出陰影。
“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工作者,但我更愿意做一個學生心理成長的橋梁,和學生共成長。”孫開霞是如此說的,也是如此做的。而正是在孫開霞的努力下,2013年,學校被評為鎮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鎮江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而孫開霞本人也被鎮江市婦聯評為“優秀巾幗志愿者”。更為對孫開霞的工作進行肯定的是:2016年12月,她當選為丹徒區政協委員;2017年1月,當選為鎮江市人大代表。
從學生身邊到走進學生內心
在學校里,心理輔導是一個邊緣學科,但是孫開霞從不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邊緣學科的老師。學生的求助內容看似很簡單,卻很考驗老師的專業水平。也是因為如此,對每一次的學生求助,孫開霞都要付出十二分的認真:耐心解釋,真誠傾聽,細心梳理,最后提出適當的建議。而能有幸陪伴學生一起成長,在孫開霞看來,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也是自己工作的價值體現。
一天早上,高一年級的一個班主任打電話給孫開霞,準備送自己班上的一個男生過來咨詢。原來,這個男生月考考的是班級后幾名,心理失衡。于是,上早自習時,寫了一張寫有“生無可戀”的紙條放在課桌上,人就跑掉了,這讓班主任和班上的同學異常擔心,大家分頭行動,才好不容易找到該男生。把班主任送走后,孫開霞趕緊請男生坐下。她注意到男生情緒比較低落,眼睛也是紅紅的。她倒了一杯茶給男生,又拿了一些紙巾給男生,輕聲地對男生說:你心里一定很難受,如果想哭,就哭出來,老師陪著你。過了一會兒后,男生的情緒穩定下來了。他開始訴說起自己在考試之前的希冀和考試之后的痛苦、失望。孫開霞靜靜地聽著,不時地從男生的角度和他共情,給予男生理解和支持。成果是顯著的,在孫開霞的幫助下,該名男生很快就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成績也不斷得到躍升。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總會遇到一些心理困擾,他們愿意讓我傾聽他們的心聲,是我莫大的榮幸?!睂O開霞喜歡用這樣一句話表達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專注。而學生心靈的成長、成熟,也正是有了孫開霞這樣的守望者,未來也才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