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田
重慶市南岸區天臺崗雅居樂小學心理教師。入職以來,先后設計開發了學校校本課程“幸福課”、種子課程“心靈劇場”和“幸福列車”等,并組建了教師心育學習共同體,帶領教師在藝術創作中探索自我,獲得心靈成長。曾獲重慶市教育學會年度論文一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十二屆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征文大賽一等獎等。
從新手班主任到模范“班媽媽”,從菜鳥教師到幸福魔術師,努力中,她用堅定與執著迎來執教生涯的一次次華麗轉身;從“幸福課”到“心靈劇場”,從教師心育學習共同體到家長教育電影賞析。入職五年,她為學生帶來樂趣多多的優質課堂,也為教師帶去心靈成長的美麗“雞湯”。她是“異想天開”的心理老師,也是發掘學生成長幸福的探索者,她就是高田田——重慶市南岸區天臺崗雅居樂小學教師。
從“菜鳥”到模范
2013年,當同學們都還在為就業“犯難”的時候,西南大學心理學研究生高田田已經“先行一步”來到重慶南岸的天臺崗小學。彼時,學習心理學的高田田被要求就任學校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學習心理學卻被要求教語文,這多多少少讓高田田感覺“為難”。盡管自己一直以來的語文成績還算可以,但具體到教學生學習語文時,高田田還真的犯了難。一次,在講解字詞的偏旁部首時,高田田居然一時間忘記了某個字的偏旁部首。面對教室中差一點就凝結的空氣,高田田感到一種無盡的尷尬。
然而,此次的尷尬事件很快就被家長的一次投訴迅速掩蓋。在一次運動會上,學校給了每個班級一次展示的機會。前面的兩個班級,家長們積極參與其中,紛紛為孩子們的展示準備了充足的物品,現場展示得非常成功。而輪到高田田所帶的三班時,因為習慣了“散養”狀態,并沒有多少準備的高田田和孩子們的展示也就多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這讓一些“好勝”的家長感到非常不滿,繼而有家長甚至“投訴”到了校長處,認為高田田作為班主任非常不稱職,要求撤換高田田。面對家長的投訴,高田田感覺到委屈,以致于一度動起了辭職的念頭。然而,在經過一番冷靜的思考后,高田田感覺自己即便是辭職,也需要證明自己對孩子們的培養理念并沒有錯。在經過學校一番耐心的解釋后,家長的投訴風波也逐漸平息下來,而高田田雖然感覺自己教育理念沒有錯,但也確實需要找到更合適的方式方法。于是,高田田決心一改之前“散養”學生的方式,利用假期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級規范,并迅速頒布實施,很快學生們的狀態就得到了成功扭轉。不久之后,高田田成功從新手班主任升級成為了學校的模范“班媽媽”。
“舊經”編新謠
“書包水杯柜子里,我的物品最整齊。排好隊,快靜齊,行進途中不推擠。精神抖擻做早操,堅持鍛煉好身體……”可能沒有多少人會想到,這些充滿校園生活氣息的“童謠”竟然出自一群小學生之手,而帶領他們創作完成此項“不可能任務”的正是高田田。
班級常規教育是每個班主任最老生常談的問題。盡管孩子們已經升入了高年級,可高田田仍然發現很多時候自己還是要把各種行為常規掛在嘴邊,例如“不要講話”“小眼睛看老師”等等。這些要求,高田田每天都像老和尚念經一樣不斷地在班上重復,而孩子們似乎也已經對高田田的“念經”免疫,回應也顯得越來越少。高田田決定在孩子們的自我管理能力上下功夫。
什么方法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呢?在請教與咨詢了諸多老教師和家長之后,高田田把目光投向了“童謠”。童謠不需要基礎或天賦,孩子們張口就可以說出來。同時孩子們一起創作屬于自己班級的特色童謠,不僅能鍛煉孩子們的能力,更能在潛移默化中教育他們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說干就干!于是,高田田利用班會課的時間,讓孩子們自由組合,成立“童謠創編小組”。在仔細研究了班級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后,高田田將童謠主題分為了早讀、排隊做操、上課、文明玩耍、書寫、物品整理等七個類型,讓孩子們任選一個進行創作。很快,孩子們脫口而出的簡單質樸的語言和可愛天真的想法,讓高田田感覺收獲“豐碩”。于是,高田田很快便把孩子們的作品收集起來,加以修改,《校園生活拍手歌》也就由此新鮮出爐啦!
常規入腦又入心
某個周一的天臺崗雅居樂小學國旗下展示中,只見一群孩子挺胸抬頭,神采奕奕地展示自己創作的“校園生活拍手歌”。朗朗上口的童謠和活潑的搭配手勢讓全校師生眼前一亮,孩子們精彩的表演收獲了陣陣掌聲。而當得知這首童謠是全班孩子們一起創作的時候,大家紛紛投去了贊許和欽佩的目光。
如何將班級常規“入腦又入心”,一度是困擾高田田的“老大難”問題。多番思索之后,高田田決定嘗試創意展示,以學校國旗下展示為契機,鼓勵孩子們將《校園生活拍手歌》進行創意展示,讓每個小組根據童謠內容創編動作,一邊手舞足蹈、一邊將童謠有節奏地背出來。于是,經過多次排練后,也便有了上面出現的孩子們集體展示“童謠”的場面。
而除了表演,繪畫也被高田田開拓成了另一種強化童謠內涵的方式之一。高田田鼓勵孩子們將童謠摘錄在畫中,制作成常規教育宣傳海報,張貼在教室外的班級展示欄中。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端正的書寫,讓高田田班上的外墻宣傳欄吸引了全校孩子的目光,大家路過時紛紛停下來仔細觀看、欣賞,有的還照著念上幾句。而通過這樣的舉動,孩子們自然很開心,甚至有孩子還不免充滿自豪地對小伙伴們說:“這些童謠都是我們自己寫的哦!我們都是小作者!”
而經過一系列的童謠創編活動,高田田也將孩子們創編的童謠內化為了行為標準。這也使高田田所帶的班在清潔、紀律、出操、文明等各方面都有了較為明顯的進步,不斷獲得“優秀文明班級”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