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寧波市兩會上,代表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履職盡責,建言獻策。其中,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等話題備受代表委員關注,城鄉融合發展、中心城區垃圾分類、“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先行區、養老服務發展等成為高頻詞匯,在會上被反復提及。
升級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寧波市人大代表,寧??h強蛟鎮黨委書記王照棧:近年來,寧波市全面發展農村文化,創建美麗鄉村,大力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各地村容鎮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老百姓生活品質明顯提升。強蛟鎮最近幾年投入上千萬元,提升轄區道路、旅游區塊停車位和集散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同時設立1000萬元專項扶助資金,計劃在5年內實現9個村社全面創建A級景區村莊,建成100家民宿,完成500個景觀小品建設目標,使全域成為“大花園”。
然而,在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中,一些交通、旅游項目出現了“全盤上、均攤上”現象,造成了資金浪費,有限資源未能實現有效利用。作為城鄉融合的受益主體,鎮村要主動做好各項承接工作,重點解決城鄉交通、集鎮建設,讓群眾“來得方便、待得長久、住得像城市”。推進農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是城鄉融合的重要載體,目前寧波市已出臺多個產業幫扶和獎補政策文件。但一些地方因為規劃不到位,急于求成,造成部分休閑觀光項目出現虧損。建議產業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強化科學規劃,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
加快補齊養老服務短板不斷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寧波市人大代表,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總浦橋社區黨總支書記鄭時梅:鎮海區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截至去年年底,全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58017人,占戶籍人口的24.66%。近年來,依托全省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鎮海區養老服務各項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但與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養老服務能力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供需矛盾等問題仍十分突出。為此,建議市級政府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出臺實際可操作的扶持社會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形成一套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撐體系。同時,受收入、年齡、職業認同度和家政服務市場等因素制約和影響,目前養老服務行業人才隊伍緊缺,建議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和實施辦法,建立養老護理、社會工作、心理咨詢、康復護理等專業技術人才以及養老領軍人才的培養、培訓、使用和激勵保障機制。此外,希望盡快研究制定統一的老年照護需求評估標準,形成一套統一的老年照護等級評估體系。
推動廚余垃圾生物處理新方法的智能化改造
寧波市政協委員,浙江云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行總裁,浙江綠色大地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杰:隨著垃圾分類的推廣,廚余垃圾的分離與處理成了垃圾分類最為關鍵的環節。精分垃圾,首先要在分出廚余垃圾上下功夫,同時一定要做好廚余垃圾的高效利用工作,以提升居民對垃圾精分這項民生事業的認同與獲得感。
建議推廣一些試點小區好的做法,運用物聯網技術,按照全程封閉的辦法將廚余垃圾從分出、投放、清運、處理全流程管控起來。將廚余垃圾的處理完全納入智慧城管的監控之下,做到專門投放、專門清運、專門處理。
對于廚余垃圾的處理,目前已有象山、余姚、鎮海等地的企業利用黑水虻養殖技術將其轉化為動物蛋白和有機肥,該生物處理技術在國外已經是成熟技術,市場前景也不錯。希望政府以及全社會關注、推動廚余(餐廚)垃圾的處理進行工廠化、標準化甚至智能化改造。
合力完成全民藝術普及先行區的“小目標”
寧波市政協委員,寧波市文化館館長、黨總支副書記,中國文化館協會常務理事,研究員林紅:寧波的全民藝術普及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已經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全面參與”的格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提出了一個“小目標”——建設全國“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先行區。實現這個“小目標”,真正落實全民藝術普及先行區的概念,加強政府與全社會聯動,進一步形成合力是關鍵。建議政府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有效整合公共體系內的資源,把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納入寧波公共文化服務考核體系,進一步細分目標任務,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對重點人群開展重點服務,并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利用新技術、新手段營造全民藝術普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