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寧波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寧波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我省首部居家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
“《條例》的制定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要,是對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要求加快相關立法呼聲的及時回應,也是著力解決寧波市養老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寧波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陳德良說。
近年來,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十分關注養老工作,每年都有市人大代表提出相關議案、建議,要求盡快制定養老服務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從制度層面推進居家養老工作。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著力推動寧波市居家養老服務立法工作,既回應了群眾關切,又順應了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條例》的制定過程充分考慮了廣大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堅持了全面性、系統性和特殊性相結合。”寧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曙光說。《條例》對居家養老服務用房配建、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等作了明確規定,為老年人提供了活動場所,保障了居家養老工作的開展,惠及了全市的老年人;有針對性地系統規定了不同的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包括高齡獨居老人定期巡訪制度、高齡老人優先就診服務、意外傷害保險、安裝應急呼叫設施等;對特殊群體給予特別關注,對最低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重度和中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給予一定時間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對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邊緣的無障礙改造給予補貼,充分體現了《條例》對特殊群體的關愛。
鄭曙光認為,《條例》注重以人為本的立法導向,著重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與寧波市已有政策法規和其他省市相關條例相比,有許多新突破。如對居家服務用房的配備、政府提供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基層養老服務工作人員配備、高齡獨居老年人巡訪、醫養結合、“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內容等作出了規定,為促進居家養老事業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隨著人口老齡化,再加上高齡化、空巢化,以及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社會養老服務發展日益受到挑戰,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刻不容緩。海曙區西門街道居家養老互助中心負責人陳忠潮認為,《條例》的制定出臺,對破解寧波市老齡化難題,很有針對性,非常有必要,可謂“來得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