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余姚市捧回“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獎牌,成為全省首批、寧波首個榮膺此項榮譽的縣(市)。這座獎杯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綜合評價一座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是最具影響力、最富含金量、最受群眾認同的城市品牌。余姚是如何走進“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取得這張最閃亮的城市名片的?為此記者采訪了余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嬌琍。
記者:我們知道,余姚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并非一帆風順,而且此次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競爭尤其激烈,提名資格城市從上屆的12個增加到163個,余姚是如何脫穎而出,捧回這來之不易的全國文明城市獎牌的?
王嬌琍: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是余姚市人民的夢想,多年來,余姚市一直走在文明創建的路上。自2002年起,余姚市先后創建成為省文明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省文明市,2011年又創建成為全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2014年的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中,余姚市雖然與全國文明城市失之交臂,但這幾年來,余姚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始終沒有停步,早日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也始終沒有改變。
今年捧回“全國文明城市”獎牌實屬不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體會:首先,是余姚市上下思想統一,一致認為余姚應該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奮勇爭先、走在前列。為此,余姚市委、市政府將文明城市創建作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城市的有效載體,寫入了余姚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其次,創建基礎不斷夯實。經過10多年持續不斷的創建,余姚文明城市創建的基礎得以夯實、經驗得到積累,市民文明程度也在創建中不斷提升。再次,創建工作勠力同心。十五年來,余姚市上下識大體、顧大局、明大理,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榮譽感,踴躍投身到創建工作中來,當文明人、做文明事,像愛護自己的形象一樣愛護余姚的形象,像呵護自己的小家一樣呵護余姚這個“大家”,凝聚起了文明創建的強大正能量。
記者:與其他創建活動相比,“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更加注重以人為本,讓人民滿意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據了解,余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得到了余姚市民群眾的高度支持認同,在一次隨機攔訪調查中,98.89%的余姚市民群眾支持爭創全國文明城市,95.83%的市民群眾滿意文明城市創建效果。如此高的支持率余姚是怎樣做到的?
王嬌琍:在創建中,余姚市始終堅守創建惠民的宗旨,始終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作為民生工程、實事工程來抓,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切實增強市民群眾的創建獲得感、認同感。一是全域化提升環境品質。實施全民共建“美麗家園”三年行動,健全完善“一把掃帚掃城鄉”的環衛體制,扎實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小城鎮文明行動,著力建設美麗余姚。截至目前,余姚市“美麗村莊”“美麗集鎮”“美麗小區”創建率分別達到72.5%、70.6%、60.7%。二是精準化破解創建難點。始終堅持“攻難點、克弱點、增亮點、顯特點”的創建工作思路,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圍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環境衛生中的“臟”、市容秩序中的“亂”、行業管理中的“缺”、市政設施維護中的“漏”、居住小區管理中的“弱”等問題,扎實開展治臟、治亂和暢通專項整治行動,排定16個大項、35個小項工作任務,使一批創建難點得到有效破解。三是均衡化補齊創建短板。針對文明城市創建中直觀顯性、懸而未決的市容環境秩序、道路基礎設施等九大短板問題,余姚市組織開展市容秩序管理優化、市政基礎設施修繕、公共文明素養養成等“六大行動”,實施“四周邊兩部位”文明創建頑疾治理行動、“最潔美村莊”評選活動等,切實補齊短板,提升創建工作均衡化。
同時,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有機融入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推動廣大市民群眾成為參與主體、評價主體、受益主體。一是讓群眾成為文明創建的主體。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創建等三大主題創建活動;連續六年開展“做文明崇德余姚人”活動,創新推出“道德銀行”,探索推行“道德綠卡”,設立“姚文德”基金,創設“品質社區”“文明窗口”“潔美村莊”等評選活動。二是讓群眾成為創建監督的主力。在媒體開設“四明聚焦”“姚城文明眼”等監督平臺,并設立城市文明監督熱線,主動傾聽群眾呼聲,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建立由286人組成的市民文明巡訪員隊伍,對公共場所市民行為、居住小區環境衛生和窗口行業服務質量開展巡訪活動,努力引導群眾參與創建、監督創建。三是讓群眾成為創建活動的主角。按照“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有時間參與”要求,組織開展由萬名市民“我為城市洗把臉”清爽行動、千名機關干部“文明出行”勸導活動、百場文明城市創建主題文藝巡演組成的“萬千百”文明城市創建系列主題活動,推動廣大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提升自我。
記者: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余姚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機制可供借鑒?
王嬌琍:余姚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滿足群眾需求、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和重要抓手,用更強的組織領導、更實的創建保障、更嚴的監督考核,強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一把手”親自抓。余姚市委、市政府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10位市領導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部門(鎮鄉、街道)—基層單位(社區、行政村)三級創建工作網絡,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組織領導體制。二是檢查監督常態化。把創文辦作為后備干部鍛煉、機關干部歷練的重要平臺,按照一年一輪換的方式,每年抽調常駐人員集中辦公,對創建工作開展日常化、經常化的檢查監督,形成“創建辦每個月檢查督辦、市領導每季度專項督查、第三方每半年測評通報”的檢查監督機制。三是責任落實動真格。實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量化管理,每年制訂出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施方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責任分解》,明確創建責任,落實創建任務,將其納入各地各部門的年度重點專項工作考核,并與績效掛鉤。同時,制訂出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效能問責辦法》,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敷衍塞責、執行不力的單位和人員進行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