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你可留意過路邊的花花草草?它們不似名花喜歡爭奇斗艷,也不像大樹擁有強壯的體格,只是溫馴地潛伏在大地上,仰望天空,在晨曦暮靄中,盡情地伸展。雖然不起眼,但它們那生機勃勃的樣子著實令人難忘。
這些花花草草從哪來?叫什么名字?有著怎樣的故事?本期《走進實驗室》,我們跟隨長沙雨生自然工作室的老師們來到了圭塘河畔,與這里的花花草草來一次浪漫的約會。別看這些花花草草默默無聞的,其實它們大有來頭!
四籽野豌豆
珍珠繡線菊
“老師,這是什么?”一到河邊,同學們便對一株頂端長著細藤的植物產生了好奇。它有著羽狀的葉片,紫色的小花,結的豆英里有四粒小小的籽。難道是豌豆?
“這可不是我們平時吃的豌豆。吃了它,會中毒的。”一聽到“中毒”兩字,大家不禁往后退了幾步。守宮老師笑著對大家說,這種豌豆的學名叫四籽野豌豆,《詩經·爾雅·采薇》中的“薇”指的就是它。相傳商代小國孤竹國有兩位公子,名叫叔齊和伯夷。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他們不肯吃周朝的糧食,于是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后來餓死了。“在當時大家并不知道薇是有毒的,災荒年間經常食薇果腹。所以叔齊和伯夷的死因,也有待考證呢。”聽著守宮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再看看腳下的四籽野豌豆,大家仿佛走進了悠久的歷史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氣韻。
沿著河邊走,巖石旁一片白白的小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守宮老師也不急著講解,而是向大家拋出了一個問題——世界上什么生物的力氣最大?
“大象?”“不對!”
“獅子?”“也錯了!”
等到大家將大型動物挨個猜遍,守宮老師才宣布答案——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所能顯現出來的力量,簡直可以超越一切。就像我們看到的這些珍珠繡線菊,它們大多長在河邊的巖石地里。你可能會想,被大石頭壓著,哪有出頭之日?可它們不僅傾利地破土而出,還開出了密集如雪的花朵,十分美麗。所以古人也常用此花來勉勵自己不懼風雨,不畏困難。”大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對這片看似嬌弱的小花肅然起敬。
守宮老師接著說:“同學們,路邊的花花草草看似不起眼,但生命力都很頑強。比如這個可以治療風濕的車前草,它貼著地生長,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就能生根發芽,即使車輪碾軋過也不受影響。還有常被人們種植在斜坡上的針葉天藍繡球,它耐寒耐旱,零下32CC可越冬,40°C的高溫也不怕;它不僅顏值高,還能減少水土流失,是治理環境的好幫手呢!”
聽完守宮老師的講解,大家才知道原來路邊的這些花花草草除了美化環境,還有這么多功能和用途。“它們用自己小小的力量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好,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同學們感嘆道。
植物小課堂
植物的名稱有的與其生長習性相關,比如看麥娘。它在小麥播種時成長,麥子成熟時老去,就像是看著小麥長大的母親。雖然看麥娘屬于農田雜草,常被人忽視,但這名字絕對令人印象深刻。
北越紫堇是紫色的嗎?不是,它是黃色的。針葉天藍繡球是天藍色的嗎?不是,它大多是淡紅、紫色或白色的。都說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嗯,植物的顏色,也一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幸運四葉草”的傳說,四葉草究竟是什么呢?其實啊,四葉草就是車軸草的稀有變種。一般的車軸草十分常見,是一種很好的牧草,有三片葉子。可四葉草就十分罕見了,出現概率是十萬分之一。大家不妨在濕潤的草皮、河邊去尋覓,看看能否找到這份幸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