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為做好《意見》的有關解讀工作,邀請了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張紅宇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許正斌副巡視員,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首先,張紅宇司長介紹情況:
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深度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已經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2016年,農民工總量已經達到2.8億人。在這個背景之下,中央提出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為此,最近幾年中央出臺了不少相關指導意見。2014年中央出臺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2016年又出臺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今年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按照中央的要求,我們著力從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經營制度改革入手,一方面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土地集中型規模經營,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著眼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實現服務集中型規模經營,來解決“怎么種好地”的問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打造農業農村經濟新業態,對于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深入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各類服務組織蓬勃興起,數量超過115萬,服務領域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各個產業,涌現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多種服務方式,對于更好地將普通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與此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服務組織規模小實力弱、對普通農戶帶動力不強,特別是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老齡化現象日益凸顯,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合算的事情越來越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各類服務組織,大力發展面向廣大農戶的農業生產性服務。
《意見》提出以堅持市場導向、服務農業農民、創新發展方式、注重服務質量為原則,以服務農業農民為根本,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培育農業生產性服務戰略性產業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推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帶動更多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意見》印發以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大家普遍反映,這個文件著眼于現代農業發展的當期和長遠目標,系統規劃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和架構,將有力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的進程。為確保文件精神和政策舉措切實落到實處,召開新聞發布會,聚焦宣傳和貫徹這個文件,希望進一步推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夯實現代農業的基礎。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提問張司長: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覆蓋的領域寬廣、內容豐富,《意見》有專門提到要積極拓展服務領域。請您介紹一下這些領域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張司長: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個嶄新的概念,我們也希望制定下發這個文件,覆蓋從田間到餐桌整個農業全產業鏈條。應該講,農業生產性服務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得到了不斷的發展,我們從公益性的服務組織來講,包括農業技術推廣,已經涵蓋了很多重要的方面。但最近幾年,隨著現代農業的推進,廣大農民群眾特別是新型經營主體對服務要求越來越高,或者說要求的事項越來越多。正是基于這種考慮,農業部聯合發改委和財政部,圍繞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制定下發了這么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基本梳理了大約7個方面的相關內容。這些方面從生產環節的第一環節開始到末端環節,比如,首先我們遇到的是農業生產的市場信息問題;二是在生產過程中有生產資料的供給問題;在生產過程中還有個生產技術特別是綠色技術的服務問題;生產完了以后,作物秸稈包括動物糞便的處理,農業資源性包括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的問題也是個嶄新的話題。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機械化這些年的發展方興未艾,農業機械的使用,包括維護問題,也是廣大農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在產后加工環節,特別是初加工環節,也提出了很多相關的服務要求。在加工完以后,又面臨農產品怎么賣得出去的問題。所以從田間到餐桌,農業生產性服務涵蓋全過程,應該成為一種獨立的產業概念。
具體到相關內容的闡釋,關于農業市場信息服務,最近這些年來,信息服務非常重要。前些年農產品時不時出現多的多,少的少,不多不少很難找的現象。這些年這種現象已經很少了,就是因為我們政府包括多元化的服務主體在市場信息提供方面已經找到了一些有效辦法。所以在文件中再次聚焦市場信息,包括產業發展大的走勢,價格走勢,包括結構調整。普通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更關注這些問題。所以怎么樣在這些方面發揮多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這是文件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其二,市場信息有了,生產資料怎么滿足?包括良種、化肥、農藥的提供,過去是講單一的化肥農藥,現在叫測土配方,這些生產資料的供給、種苗、種畜怎么樣滿足普通農戶的需要,滿足新型經營主體的需要,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大的問題。
其三,文件特別強調在生產過程中注重綠色發展。因為從投入的角度來講,從生產過程這個角度來講,包括產后、深耕深松、測土配方,不能再像過去一味地增加投入,只追求產量。我們追求的是品質,追求的是綠色發展,所以生產技術要聚焦綠色發展。其四,農業發展到今天,環境保護、廢棄物的處理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我們原來叫無害化處理,現在叫資源化利用。怎么樣有效地處理好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問題,也擺在了我們面前。所以,聚焦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其五,農業生產發展到今天,靠簡單的勞動力支出絕對不是現代農業的標志,現代農業有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機械化、裝備化,包括設施化。農業機械的使用,包括維護問題,是普通農戶和廣大新型經營主體提出越來越多的問題。現在從農業機械發展的角度來看,怎么樣從糧棉油大宗農產品向經濟作物延伸,從大片作物向特色作物延伸,包括我們現在講丘陵地區、山區,包括南方水網地區小型農業機械的發展,也擺在了我們面前。所以農機作業包括維修服務,成為了實踐中提出的很重要的迫切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