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幾年,民和縣把青稞生產作為全縣農牧產業生產和農牧民增收的重點產業,建立了一整套服務機制,鼓勵農戶發展青稞產業,青稞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但與此同時由于農民群眾不能很好的應用全新的種植技術,導致青稞病蟲害嚴重發生,已經威脅到地區青稞的產量和品質。基于此文章結合實際情況,就青稞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具體介紹了青稞條銹病、青稞黑穗病與青稞吸漿蟲三種病害的發病癥狀與防治措施。
關鍵詞:青稞;種植;青稞條銹病;青稞黑穗病;青稞吸漿蟲;發病特征;防治措施
李吉有. 青海民和縣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9):26.
近些年,為了很好的防控青稞常見病蟲害,民和縣農業部門通過流動字幕、專家講座、流動宣傳車、服務熱線、手機短信、懸掛橫幅和發放技術明白紙等有效形式,宣傳普及青稞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努力營造青稞常年病蟲害防控的良好氛圍,引導群眾迅速掀起防治高潮。同時,加大對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服務指導和宣傳報道,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全縣青稞病蟲害防控工作全面開展。此外,該縣組織成立督導組,深入鄉村認真開展督導檢查,做到防治工作不結束、督導人員不撤離。重點督導鄉鎮重視程度、動員會召開情況、宣傳發動群眾開展防治情況等,將每次督導檢查情況進行排序,上報縣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
一、青稞條銹病
1、發病癥狀
青稞銹病分為三種,即條銹病、葉銹病和桿銹病。青稞銹病的發生和氣候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中條銹病是民和縣青稞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條銹病又稱為火風,主要危害青稞葉片、葉鞘和莖稈,有時也會危害青稞穗部和籽粒。先是在青稞葉子上形成橙黃色橢圓形小斑點,沿著葉脈排列成條紋,田間濕度較大時,在病斑上會形成鐵銹樣的黃色粉末,這是從葉脈間的葉肉組織中發育成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成冬孢子堆后會寄生在收割后的青稞殘茬和種子上越冬,第二年繼續危害青稞[1]。
2、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選擇高抗青稞品種,合理布局,定期輪茬。要嚴格控制好播種日期,適時播種,適當晚播種,錯過青稞條銹病發病的高峰期。及時清除田間禾本科雜草和自生麥。提倡使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者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肥和加肥,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提高青稞的抗病能力,避免因為施入過多氮肥導致青稞徒長,加重病害發生。合理灌溉,控制好田間濕度,田間濕度過大,或者連續陰雨天氣要及時開溝排水,后期田間發病嚴重的要適當灌溉,減少經濟損失。
(2)藥物防治
在播種前要做好藥劑拌種工作。可以使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 g拌麥種150 kg或12.5%特譜唑可濕性粉劑60-80 g拌麥種50 kg。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高效低毒內吸殺菌劑進行大田噴藥防治,每畝用15%三唑酮粉劑80-100 g,或畝用25%烯唑醇粉劑30-40 g,或12.5%懸浮劑40 mL噴霧防治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二、青稞黑穗病
1、發病癥狀
青稞黑穗病分為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兩種,是通過種子、土壤和糞肥帶菌而傳染,是青稞最常見的一種病害之一。田間一旦發生該種疾病如果不能及時防控,將會對青稞產量造成嚴重損害。
在民和縣青稞黑穗病主要是散黑穗病,發病初期在青稞外部包裹一層白色薄膜,當病穗完全抽出后薄膜破裂,并產生大量黑粉,生長到中后期只留下一個空的穗殼。田間零星發病就能引起整個大田發病。青稞散黑穗病會嚴重影響到自身開花授粉,最終嚴重威脅到青稞的產量。病菌在葉子和莖稈上產生危害之后,也能夠形成條狀孢子堆。
2、防治措施
目前,青稞散黑穗病還沒有特效治療藥物。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在播種前主要做好種子晾曬和消毒工作,避免帶菌種子導致田間發病。
其次,浸種和藥劑拌種工作。浸種可以選擇使用石灰水浸種,1斤石灰水加清水99斤,兌成1%的石灰水,每100斤石灰水浸種青稞55斤,環境溫度在15℃浸種一周。然后做好藥劑拌種和土壤消毒工作。藥劑拌種可以選擇使用5%的粉銹靈或立克銹拌種,拌種每100斤種子拌20-30 g15%的粉銹靈或立克銹。土壤消毒采用撒藥土進行土壤處理,每畝用沙土20-30斤,粉銹靈或立克銹50-70 g。
最后,在抽穗前做好田間巡查工作,發現患病植株在抽穗前及時拔除,帶出田間焚燒或者深埋處理[2]。
三、青稞吸漿蟲
1、危害特征
青稞吸漿蟲主要危害青稞的花器,吸食青稞籽粒的漿液,導致青稞籽粒干重和質量下降,嚴重影響到青稞的產量。吸漿蟲在青稞孕穗期化蛹,進入抽穗期后羽化產卵,蟲卵主要集中在外穎與護穎、穗軸與小穗柄處,孵化后鉆入麥殼,在青稞灌漿時期進行危害。
2、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要選擇高抗病蟲害品種,調整好田間農作物的布局環境,重點做好吸漿蟲關鍵時期的防治工作。
(2)藥物防治
在播種前結合整地使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200-300 mL,兌適量水,均勻噴在20 kg細土或煤渣上制成毒土撒播到地表,消滅土壤中的吸漿蟲和地下害蟲。青稞進入孕穗期后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300 mL加水5 kg噴拌干細砂土20-25 kg均勻撒施,撒后及時澆水。吸漿蟲進入成蟲期后使用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100-150 mL兌水2 kg噴在20 kg麥糠或細砂土上,下午均勻撒入麥田進行熏殺。
參考文獻
[1] 原紅軍. 西藏青稞種質資源材料白粉病抗性鑒定[J]. 大麥與谷類科學,2014(04).
[2] 任又成,張志斌. 南繁加代中青稞田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J]. 現代農業科技,2014(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