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該文運用問卷普查、現場調查以及實驗測試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選取甘肅省14個市州具貧困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養豬場廢水為研究對象,對廢水水質指標CODcr ,BOD5,氨氮、總磷及pH五個指標進行測定分析,針對甘肅省豬場廢水處理技術相對滯后及對廢水的資源化利用率低的問題,通過處理模式比較可知,存欄量小于500頭的豬場廢水采用還田處理模式,存欄量在500-3000頭的豬場廢水采用工業化處理模式。
關鍵詞:養豬;廢水;規模化;還田處理模式;工業化處理模式
茍世霞,高雅彬,楊家萍. 甘肅省養豬廢水處理現狀及主要處理模式[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9):38-39.
在國家撫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甘肅省養豬業的經營方式日趨規模化,養豬業使得貧困的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得以改善的同時,豬場廢水帶來的環境問題卻日益嚴重,造成比較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豬場糞污的來源主要是豬尿、豬糞和沖洗豬舍的水[1]。豬場廢水水質具有機污染物濃度( CODcr和BOD5 )、懸浮物( SS)及NH3-N濃度高的三高特點[2],簡單處理或直接排放對廣大的農村地區的土壤、水體和大氣產生的危害性極高。同時,由于農村養戶養殖知識水平有限,對廢水處理排放的認識不足,廢水處理技術落后等問題的存在,有必要對甘肅省的養豬場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為廣大的養殖業主提供經濟技術合理具有資源化、無害化的養豬廢水處理模式,為國家推廣規模化畜禽養豬提供建議和對策。
一、甘肅省養豬場現狀調查
自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研究選取甘肅省14個市州具有代表性的23家養豬場進行問卷和現場取樣[3],就養豬場現狀進行分析,見表1。
二、養豬廢水處理水質分析
由表2可以得出甘肅省貧困地區養豬場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有機物濃度與氮磷含量極高
經調研的豬場的廢水有機物濃度極高,CODcr在8000-32000 mg/L之間,BOD5在2000-10500 mg/L之間,氨氮在73-2560 mg/L之間,總磷在43-19373-2560 mg/L之間。豬場糞便污水中富含的碳氫化合物、含氮和含磷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和營養元素,如果不加處理排入自然水體后,就會使得水體變黑,散發惡臭,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使得水體無法再凈化和恢復。同時,糞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病原菌微生物極有可能通過水體或水生植物進行擴散傳播,危害人和動物健康[4]。如果還田作為有機肥料,會造成嚴重的燒苗現象,土壤固結,透氣性差等問題。
2、廢水處理模式老化,豬場廢水處理效果極差
經調研的豬場,大多養殖規模不大的小型養豬場,僅建造一座糞便蓄積池,沒有采用專門的裝置進行厭氧消化,而是貯存一段時間后,直接還田,長期循環。規模較大的養豬場,采用簡單的沼氣工程,沼氣作為豬場的能源利用,如發電,供熱等。但對糞便的總體利用率極低,亟待采用新的處理模式,來改善甘肅省養豬行業的現狀。
三、甘肅養豬廢水處理模式
目前規模較大的豬場廢水主要采用還田模式、自然處理模式和工業化處理模式[5],根據甘肅貧困村的養殖現狀,根據養殖規模的大小情況,建議存欄量小于500頭的豬場廢水采用還田處理模式,存欄量在500-3000頭的豬場廢水采用工業化處理模式。
1、還田模式
推薦的還田模式是在傳統的還田模式的基礎上,將糞便廢水經過中溫或高溫厭氧消化后再進行還田利用,以殺滅或去除寄生蟲卵和病原菌,從而避免還田廢水傳播疾病和人蓄共患病等問題。厭氧消化的溫度控制,利用發酵產生的沼氣作為供熱能源。糞尿、沖洗水施于土壤中,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作用下,有機物質被分解轉化成腐殖質和植物生長因子,有機氮磷轉化成無機氮磷,供植物生長利用,可減少化肥的使用,維持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5]。這種模式適用于遠離城市,經濟比較落后,土地寬廣,有足夠農田消納糞便廢水的養豬場,具有投資省,能耗低,無需專人管理,運行費用低,廢物零排放的特點。
2、工業化處理模式
對于那些規模較大、地處大城市近郊,經濟發達,土地緊張,沒有足夠農田消納糞污或進行自然處理的豬場,建議采用工業化處理模式來處理糞便廢水。近十年來,工業化處理模式逐漸發展為為三段式,包括固液分離段、厭氧段和好氧段。雷英春等[6]通過對國內外規模化豬場糞污處理發展動態的研究,得出結論:控制豬場廢水污染較經濟合理的方法是以厭氧工藝為主,輔以好氧、物理、化學處理的組合工藝系統。針對甘肅省養豬場的具體狀況,建議采用如圖1所示的豬場廢水處理模式;
四、結語
本次調研的結果顯示甘肅省貧困地區養豬場的廢水處理工藝落后,業主對廢水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環保意識淡薄,排放的豬場廢水危害性大。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加強養殖業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出臺激勵優惠政策,提高業主對豬場廢水的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強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推廣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增月,楊仁全,程存仁. 規模化養豬場糞污綜合處理的試驗研究[J]. 農業工程學報,2006.22(2):198-200.
[2] 鄭 俊,吳浩汀,程寒飛. 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新技術及工程實例[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21.
[3] 高雅彬,申 鵬. 甘肅省畜禽養殖糞污的清潔生產初探[J]. 農業與技術,2017,07:66-67+99.
[4] 劉 紅. 養豬場對環境的污染改善對策處理利用技術[J]. 農業環境保護,2000,19(2):101-103.
[5] 段妮娜,董 濱,何群彪,等. 規模化養豬廢水處理模式現狀和發展趨勢[J]. 凈水技術,2008,27(4):9-15,39.
[6] 雷英春,張克強,季 民. 國內外規模化豬場廢水處理工藝技術新進展[J].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3,16(12): 210-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