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幾年,隨著江蘇省昆山市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日漸提升,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再加上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支持,地區畜牧產業得到了空前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對基層監督檢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監督檢疫工作人員面臨嚴峻的挑戰。該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基層監督檢疫工作存在的隊伍構建、防疫意識不足、行政執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強化監管、加強檢疫與疫病防控等解決對策,為居民提供放心的畜牧產品。
關健詞:百基層;監督檢疫;問題;對策
何菊文. 基層畜牧監督檢疫工作探討[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9):65-66.
畜牧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促進基層地區經濟建設,農民群眾增產增收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基層監督檢疫工作是畜牧獸醫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在動物疫病防控、疫情處置、飼料、藥物、添加劑科學使用方面等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昆山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牢固樹立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統籌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
面對發展現代畜牧業給基層監督檢疫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和挑戰,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把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整治工作相結合,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構,積極與質監、藥監、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聯合,定期對全市的屠宰場、養殖場、獸藥經營企業(店)等進行拉網式檢查,堅持深入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畜禽屠宰專項整治、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行動,有效確保了地區畜牧產品質量安全。
一、基層監督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1、基層防疫隊伍構建存在問題
現階段,基層監督檢疫部門對管轄區域內的養殖戶只能依靠每個村并不是很專業的動物防疫人員開展工作,一旦出現較為陌生的動物疫病,不能保證在短時間內對疫情進行處理,導致疫情迅速擴散,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威脅地區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1]。
目前在基層防疫隊伍建設過程中面臨著很多難題,現有的防疫隊伍人員老齡化嚴重,知識結構單一,學歷層次較低,自身知識更新換代較慢,無法適應現代畜牧產業的發展需求;而基層地區工作條件艱苦,待遇水平較差,很難吸引高素質人才到基層工作,最終造成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力度不足,人才緊缺,防疫工作開展效率不高,嚴重阻礙到基層地區畜牧產業的健康發展[2]。
2、動物防疫意識不足
最近幾年,雖然基層地區的畜牧養殖產業向著集約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基層地區飼養戶的養殖規模逐漸擴大,但是很多基層地區群眾因為自身資金和設備不足,導致資金成本投入不足,基層地區的養殖戶依然采用家庭小規模飼養為主。這種傳統的飼養模式,加上落后的交通條件,以及簡陋的飼養環境,大大增加了動物防疫工作的難度[3]。
在基層地區很多養殖戶重視疾病治療,輕視疾病預防,因為缺少比較全面的動物疫病防疫知識培訓,導致動物防疫意識不足,防控力度較小,疫病發生后不能做到及時上報,及時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導致疫情大范圍的傳播。
此外,基層監督檢疫隊伍也存在防疫意識不足的問題,由于人員缺少,覆蓋面大,工作任務重,常常不能全面照顧,能夠少去一個村就少去一個,這就嚴重阻礙了基層監督檢疫工作的高效開展。
3、監督檢疫行政執法存在問題
首先,干預執法的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地區政府部門不能嚴格按照法律規程辦事,以權力干預監督檢疫行政執法,用政府代替法律。在執法過程中有些領導礙于面子和人情對于一些違法者網開一面,導致執法工作失去了公正性[5]。
其次,法律意識淡薄。一些飼料、獸藥、畜牧產品經營人員法律意識淡薄,違法消瘦違禁藥物,病死動物不能無害化處理,將病死動物上市銷售。
最后,基層監督檢疫部門缺乏和其他門的協調配合[4]。監督檢疫行政執法需要在地區公安部門、工商部門、質監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的共同參與下才能提高執法效果,不然很容易造成執法無力,出現調查取證難,行政處罰執行難等問題。
二、基層監督檢疫工作對策分析
1、強化養殖環節監管,切實規范畜牧投入品使用,依法履行檢測義務
制定《昆山市動物養殖環節專項整治方案》,規范獸藥飼料的使用,杜絕違法使用違禁投入品,提高動物源性食品質量安全。建立養殖環節的動物衛生監督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對不履行強制免疫義務,不按規定佩帶畜禽標識和建立免疫制度、養殖檔案,出欄動物不申報檢疫,違規引進飼養動物,拒絕動物疫病監測,不按規定處置病死動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
全面展開監督執法工作,將養殖環節不接受動物疫病監測和“兩病”(結核、布病)檢測及瘦肉精獸藥殘留檢測、不履行免疫義務、出欄動物不申報檢疫、調入動物不履行檢疫報告義務、引進動物落地不隔離觀察、違法使用畜牧投入品的違法行為列入依法打擊的范圍。
2、強化檢疫管理,規范報檢制度,積極推行電子出證
緊緊圍繞地區監督檢疫工作任務、重點和難點,強化產地檢疫,細化目標責任,夯實工作責任,切實提高產地檢疫報檢率,實現出欄動物檢疫申報率100%。全面提升屠宰檢疫管理水平,強化駐場檢疫人員責任意識,嚴格屠宰檢疫規范,有效地防止不合格動物進入屠宰、運輸環節,堅決杜絕不合格肉品進入銷售加工環節。
建立嚴格的檢疫證明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動物檢疫電子出證工作,制定《昆山市動物檢疫電子出證管理制度》,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電子出證工作,規范動物檢疫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實行動物檢疫A、B證電子出證。
3、強化屠宰監管,規范制度建設,打造標準化屠宰企業
建立官方包聯屠宰企業制度,落實監管責任,細化監管任務。開展官方監督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員技術能力培訓活動,學習先進經驗,完善屠宰監管措施。積極組織有關人員赴外地學習屠宰檢疫電子出證管理與肉品批發市場肉品復檢管理等先進經驗,組織業務骨干和屠宰企業管理人員到先進屠宰工廠學習自動化屠宰生產與動物檢疫管理先進工作方法,為完善地區屠宰監管措施提供了寶貴經驗。規范屠宰企業檔案管理,參與全市屠宰廠比規范賽檔案活動,積極謀劃,精心準備。
4、動物疫病防控扎實推進
首先,開展集中免疫,規范防疫措施。加強動物免疫工作事前部署安排,事中督促指導,事后驗收總結,做到不漏一針一畜。在強制免疫中,堅持散養畜禽春秋集中免疫,規模養殖場按程序免疫,并建立免疫檔案,確保免疫密度達到規定要求。規范疫情測報體系。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任何單位或人發現疫情或疑似疫情,按程序及時報告。
其次,完善市、縣、鎮(辦)三級疫情監控體系,一旦發生疫情,立即采取相應控制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
最后,完善動物疾病旬報月會商制度。對基層動物疾病“旬報”工作進行督導,確保上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并將紙質表格上報更新為電子表格上報,逐步實現網絡化管理。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每月組織專家對區域動物疫情風險進行分析評估,預測流行態勢,提出防治意見,科學指導防控工作[6]。
參考文獻
[1] 王金明. 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 當代畜牧,2015(23).
[2] 劉永伍,饒翠英. 基層防疫檢疫工作中的問題與解決措施分析[J]. 當代畜牧,2015(20).
[3] 陳德權. 基層獸醫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常見誤區與應對思考[J]. 當代畜牧,2015(17).
[4] 王建庫,呂連玉. 探究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11).
[5] 張魯安,付 雯,蘭鄒然,等. 我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中國動物檢疫,2012(07).
[6] 王長江,黃保續. 建立長效機制 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論重大動物疫病的科學防控問題[J]. 中國動物檢疫,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