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下土雞養殖是利用竹林、山坡、樹林等無法耕種的閑置空地以半養半放形式進行養殖當地土雞,既有效的利用了閑置空地,又能清除部分林地害蟲,投資小,見效快,對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但是大多數養殖戶對于林下土雞養殖認識還不夠,在養殖和疫病防控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疑問,文章就選址、品種選育、飼養管理和預防免疫等方面進行了歸納總結。
關鍵詞:林下養殖;土雞;飼養管理;疫病防控
侯凌躍. 四川東南部林下土雞養殖與疫病防控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9):69.
一、選址布局和品種選育
四川省東南部,海拔高度240-520 m,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年平均氣溫17.5-18.0℃,無霜期長在300天以上,各類林地覆蓋率高,適宜發展林下土雞養殖。
1、選址布局
選址應選擇在干燥、向陽、不向風、環境安靜、水源衛生并且充足、不宜積水、有電,且有適宜放養的林帶、果園或竹林。科學布局,在生產區的入口需建立相應的消毒池和消毒室,放養區需使用鐵絲網或尼龍網布置圍網隔離,高度為2.0 m左右,下風向處及地勢較低處設置病雞隔離舍。雞棚應防暑保溫,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布列均勻,便于衛生防疫,內置足夠的喂料和飲水設備。散養戶應配套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糞污消納用地,配備必要的糞污收集、貯存等設施。畜禽糞便貯存設施的總容積要與畜禽養殖規模相匹配,與農林作物生產用肥間隔時間相匹配。
2、品種選育
對于初次養殖的農戶,建議選擇經過選育的八周齡以后能獨立生活并完成相關免疫程序的地方雞種。選擇經過選育的地方雞種,既保持了地方雞種的肉質風味和外貌特征,又大幅度提高了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而且體重整齊一致。八周齡屬于生長發育最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長最多的時期,完成相關免疫程序,能提高抗病能力。引進品種需經過產地檢疫,持有有效檢疫合格證明,符合畜禽產地檢疫規范的標準要求。
二、飼養管理
1、放養注意事項
放養前需要檢查圍欄,及時修補漏洞,滅鼠一次,以確保放養區內沒有老鼠和蛇等動物活動,避免對雞造成損失,但應注意藥物的使用,避免毒死雞。雞群在雨天和夜晚也是需要歇息的,所以需要在放養地搭建雞舍,雞舍大小視放養規模而定。
放養應堅持“宜稀不宜密”的原則。根據林地、果園、草場、農田等不同飼養環境條件,其放養的適宜規模和密度也有所不同。各種類型的放養場地均應采用全進全出制,一般一年飼養2批次,根據土壤畜禽糞尿(氮元素)承載能力及生態平衡,在不施加化肥的情況下,不同放養場地養殖密度分別為:闊葉林67只/畝/批;針葉林30只/畝/批;竹林65只/畝/批;果園;44只/畝/批;草地25只/畝/批;山坡40只/畝/批。一般情況下,耕地不適宜進行放養雞飼養,在施加畜禽糞尿時,每畝土地每年不超過123只肉雞的糞便。
2、合理飼喂
雞在放養一段時間后,自然營養物質會逐漸減少,雞生長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所以應根據雞生長發育、場地類型以及天氣情況決定人工補飼的次數、時間、營養及喂料量。在放養早期,建議采用營養全面的飼料,以保障雞群生長健康。
為增強雞的條件反射,喂料應定量定時,不隨意變動,春冬季多喂,夏秋季少喂,每天早、晚各喂料1次。喂料量應該隨著雞齡增長而增加,具體為:5-8周齡,每天每只喂料50-70 g;9-14周齡,每天每只喂料70-100 g;15周齡至上市每天每只喂料100-150 g。
如需體重較大的雞,要延長雞的生長期,可以在配合飼料基礎上搭配使用能量飼料。5-8周齡:建議使用中雞全價配合飼料;9-14周齡:建議使用大雞全價配合飼料加20%左右的能量飼料,如玉米;15周齡至上市,建議使用大雞全價配合飼料加40%左右的能量飼料,能量飼料添加的比例隨周齡增加。
3、搞好環境衛生、做好消毒和病死雞無害化處理
林下土雞養殖戶要重視環境衛生、消毒和病死雞的無害化處理工作,每天清掃雞棚,在每批雞出欄后和放入雞苗前要對雞棚和用具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對病死雞應及時進行無害化深埋處理,確保雞群生活環境衛生清潔,避免疫病傳播。養殖區需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任何車輛進入必須經過入口處消毒池,人員進入需在消毒室消毒后方可入內,謝絕外來人員進場參觀,外來人員嚴禁與雞接觸。做好消毒工作,每周堅持消毒一次,定期更換消毒藥,避免產生耐藥性;病死雞要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避免造成污染。
三、免疫和寄生蟲預防
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是養殖環節中最容易導致養殖戶虧損的環節,所以做好預防尤為重要。
1、免疫
應根據當地流行的雞疫病種類制定免疫程序,其中強制性免疫病有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薦免疫程序如下:30-35日齡免疫新城疫疫苗+傳支疫苗;40-45日齡免疫禽流感H5+H9二聯滅活苗;50-60日齡免疫禽霍亂滅活苗和雞痘疫苗;90-100日齡免疫城疫疫苗或或新城疫-傳支二聯滅活苗。
2、預防寄生蟲病
在放養過程中需要開展預防性驅蟲兩次,分別于60-75日齡和100-110日齡時,在飼料中混入用吡喹酮粉劑和阿維菌素粉劑,拌料3-5天,每次服用劑量,吡喹酮量是每公斤雞體重15 mg計算,阿維菌素量是每公斤雞體重0.03 mg計算。
四、注意觀察
要通過每次喂料過程中仔細調查雞群的采食狀況,是不是有搶料或不圍采食盤的狀況;調查雞群的精神狀況,是不是有打蔫、瞇眼縮脖、癱瘓等現象;調查雞茸毛掉落狀況及茸毛損傷狀況以及茸毛發育的快慢,判斷雞群是否有發病表現。一般來說健康雞站立有神,反響活絡,胃口旺盛,散布均勻,病雞精神萎靡、步態不穩、羽翼下垂、離群呆立、不吃不喝,瞇眼縮脖,打盹,切記不能在沒有確定病情的情況下,胡亂用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