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新梅
內容摘要:少數民族文化豐富多樣,有著特殊的魅力,但當前各類現代文化的興起,導致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受到了影響,少數民族文化的內在魅力宣傳不到位,知名度降低,很多少數民族優秀的文化成果仍然采用傳統的宣傳方式,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些適應現在人們生活的形式進行傳播。自媒體已經無法離開人們的生活,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恰好可以利用這一契機來進行,將二者融合在一起,使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的傳播中能重放光彩。
關鍵詞:自媒體 少數民族文化 傳播形式
一.引言
任何一種事物想要被大眾所熟知都無法離開媒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是如此,沒有傳播的媒介也就沒有辦法將其活性機制發揮出來,文化被大眾了解也才更能吸引人們對其繼承與發展。新媒體是一種極佳的傳播形式,因其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出現的,因此其也存在著一些互聯網的特性,它能跨越時間與空間,以自己獨特的能力將少數民族文化通過各類設備進行傳播,這種傳播的形式是其它傳播方式無法做到的。自媒體除了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其還能將少數民族文化進行重新的“構建”使其在傳播過程中有更加鮮活的形象,進而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另外還可以利用自媒體的多樣性來建設相應的網站,如特色旅游網站、民族文化網站,將少數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全部融入其中,并且在設計時挖掘大眾喜愛的形象,這樣就能使民族文化更具活力。
二.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相關的主要網站
1.新聞、門戶網站
這類網站(如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等)主要以新聞報道的形式發布與少數民族文化生活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新聞事件,具有較高的內容制作水平和權威性。
2.相關機構(包括政府部門)開設的網站
這類站點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受眾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提供面向少數民族的在線公共服務等。同時,也使民族文化傳播更加生動,受眾積極參與信
息的傳播與反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民族地區信息傳播的互動。
3.主題網站、論壇
這類網站通常圍繞某一特定內容為核心或提供類服務而建設,其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專業性強。如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網站、貴州民族文化網上博物館網站、“僚人家園”網絡論壇等。
4.個人網站
“雪域風情”“中國錫伯族”“中國苗族”“麗江上線”等,是比較著名的少數民族文化宣傳個人網站。何健的“雪域風情”,有較高的知名度。錫山的“中國錫伯族”網內容精練,且頗具民族藝術感。“麗江上線”的界面極富創意、美觀別致。
三.少數民族文化自媒體傳播建議
1.發掘“自媒體”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工作中的潛力
“自媒體”作為宣傳手段其影響力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民族影像志是較早嘗試使用“自媒體”作為主要宣傳手段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項目之一,其微博開設僅半年就發布信息九百多條,聚集了近十五萬用戶的關注。“自媒體”應用的普及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網絡傳播工作是機遇也是挑戰,合理利用“自媒體”將有利于我們把互聯網建設成一個“開放、平等、民主、和諧”的網絡文化交流平臺。
2.少數民族群眾作為主要傳播者
少數民族群眾應該成為自己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少數民族群眾在自己民族傳統文化氛圍中成長、生活,他們最了解自己民族傳統文化,也是受影響最直接和深刻的群體,是他們自己民族文化天生的傳承者。開展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工作應激發少數民族群眾自豪感,使其成為自己民族文化的傳播使者。少數民族文化工作者以及少數民族大學生具有更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和媒介素養,應首先肩負起傳播自己民族文化的使命。
3.加強引導監管,規范傳播秩序
首先,應當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法律規范,為自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有據可尋創造條件。其次,既鼓勵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利用新媒體走向產業化、大眾化,促進民族之間文化交流,又規范引導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的不良行為,防止民族文化傳播中過度商業化的炒作,低俗信息泛濫現象的發生,營造和諧有序、包容開放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環境。
四.自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形式
自媒體之所以被大眾認可,并且其出現后廣泛被人們應用,是因為其便攜性,人們可以隨身攜帶,并且現在WiFi覆蓋越來越廣,自媒體的使用也在這樣的前提下越來越方便,以自媒體進行宣傳可以有效打破少數民族文化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使大眾更容易接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相關信息,并且以自媒體進行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可以讓大眾接受到的信息更加及時。筆者下文展開闡述幾種自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形式。
1.門戶網站
門戶網站是一種有效的傳播手段,這類網站包含的形式比較多,例如新聞類、旅游類等等,這類網站具有一定的市場導向性,其可以與主流媒體合作,還可以與一些相關的同類網站進行合作,這樣的方式能更有效的提升對信息的整合能力,同時可以更有效的去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以更具創造力的形式將其進行呈現。這類網站還有一種較大的優勢,其可以進行推廣活動,例如筆者所在區域為廣西地區,就可以利用網站來設計一個廣西地區少數民族文化推廣活動,例如選擇一個少數民族文化的主題,讓大眾可以在其中進行公開的討論,這種形式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是極為有利的。
2.APP
APP是一類手機應用軟件,其涉及范圍極廣,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能通過APP來實現。當前APP有極好的發展前景,應用APP的用戶也在逐漸增多,因此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也可以以這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可以設計一個專門的少數民族文化APP,其中可以涉及到歌曲、民族簡介、旅游地點等等內容,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對相關的少數民族文化有了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發展。另外在這種傳播形式中還可以與一些比較知名的APP平臺進行合作,如網易云閱讀等這些平臺合作,在他們原有的APP中插入一些相關的民族文化內容,這樣會增加民族文化了解的群體,使其更為高效的進行傳播。endprint
3.自媒體傳播
自媒體有一些自己的托管平臺,在當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微博、微信等,并且這些平臺用戶范圍極廣,這些平臺的使用者,大多是普通大眾,在這些平臺的作用下,一些主流媒體的傳播已經逐漸變弱。在使用這類平臺進行傳播時,可以采用一定的宣傳形式,如利用微信、微博等一些相關功能,將少數民族文化以幽默的語言以及有趣的形式進行傳播,將傳播的內容發布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身邊發生的少數民族事件編輯到其中,給接受者一種真切的感受,同時還要發展多種媒體力量,使得信息傳播量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少數民族文化內容,以一種熱門話題的形式進行傳達,或者以一定的方式來引導大眾轉發一些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帖子,并使其具有開放性,這樣還能實現大眾對其進行評論、互動,大眾逐漸參與到少數民族文化的話題當中,會使少數民族文化有更高的關注度,當其逐漸被大眾喜愛與接受,那么就能有效提升其傳播效率,并能被更多的人認知,進而主動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播。
4.SNS網站
這類網站具有社會服務,通俗來將,就是在這個網站的推動下,建立社會性服務。這一網站的傳播形式一般是以人際傳播進行的,其優勢在于能進行多重互動,并且傳播的反饋也能及時進行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利用這以網站可以進行多重形式的全面傳播,如可以利用這類網站設計一些民族代言人活動,還可以利用一些小禮品吸引人們來進行少數民族相關的制作、或是利用這類網站組織一些簡單的知識競賽內容,當前網絡游戲深受年輕人喜歡,年輕人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傳播與傳承者,那么還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將一些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到游戲當中去,如游戲人物的衣著、游戲中一些建筑物等等,這樣潛移默化的滲透可以使年輕人逐漸對少數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在這種條件的作用下逐漸提升的傳播效果。
5.微電影
微電影這種傳播形式,在當前社會也是比較普遍的,微電影雖然時間較短,但是經過合理的規劃,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情節完整的表述出來,并且從時間到資金都比較少,但是達到的傳播效果卻很好,例如每一個少數民族可以將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精要內容通過微電影的形式拍攝出來,并結合當地政府以及各種媒體的作用宣傳出來。或是通過一部部微電影將風俗、宗教、節日等進行展示,并且大眾參與投票,這樣也可以使其達到剛好的傳播效果。目前我國也有一些與民族文化相關的微電影,其中被大眾廣為熟知的《嘎灑往事》,以一條小狗為主線展示了彝族文化。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鐘卻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給大眾一種想要對彝族文化進行探索的欲望。真正實現了自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
從自媒體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其在未來還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它也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更為有利的保障,因此在對其進行傳播的過程中需要相關傳播人員,有效的利用好自媒體的傳播形式,進行合理的并能吸引大眾眼光的傳播設計,使其傳播的價值性能得到更大的發揮,以此來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使我國文化在未來的發展中仍然能保持多樣性。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是我國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以自媒體為基礎進行傳播,能使其更有影響了,同時將二者融合在一起,為民族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少數民族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于蘭,潘忠宇.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6)
[2]新媒體視域下民族文化傳播的困境及出路分析[J].張競月,王金磊.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04)
[3]媒介融合背景下云南少數民族神話的傳播困境及對策研究[D].楊建梅.云南師范大學 2015[1]提升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的幾點思考[J].李倩嵐,李資源.貴州民族研究.2015(12)
[4]網絡傳媒語境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發展——以我國彝族年網絡報道為例[J].呂曉英,羅曲,王玨.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10)
基金項目:2015年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自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形式研究——以河池地區為例.項目編號:KY2015LX737.
(作者單位: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