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史 詩 綜合報道
超22萬億元!中國數字經濟吸睛
本刊記者 史 詩 綜合報道

12月4日,《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在浙江烏鎮發布,根據32個指標算出各國互聯網發展指數,前十名依次為美、中、韓、日、英、新加坡、瑞典、芬蘭、法、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徐麟在論壇上表示,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幕已經拉開。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的總量超過了22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超過了30%。數字經濟改造提升了傳統產業,發展壯大了新興產業,成為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的現實需要。
“數字經濟”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概念。早在上世紀互聯網發展初期,美國商人唐·塔普斯科特就在1995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數字經濟》的著作,詳細論述了互聯網對經濟的影響,他被認為是最早提出“數字經濟”概念的人之一。
此前,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對數字經濟的定義是: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17》,近年來數字經濟基礎部分在GDP中占的比例維持在7%左右,而融合部分(即傳統產業與信息化融合后產生的新增部分)的占比則從2008年的8.8%猛增至2016年的23.3%。全球約14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出臺了ICT發展計劃,希望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搶占未來制高點。
近年來,我國也高度重視相關領域發展,在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數字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強信息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
“中國既是數字經濟的實踐者,也是數字經濟的受益者”,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
根據報告,截至2017年6月,全球網民總數達38.9億,普及率為51.7%,其中,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居全球第一。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大國和地區重塑全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目前全球22%的GDP與涵蓋技能和資本的數字經濟緊密相關,中國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三成。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勢頭,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介紹,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0.3%,同比增長超過18.9%,對GDP的貢獻已達到69.9%。據有關單位預測,到2035年,中國的數字經濟將達到16萬億美元。
論壇上,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分析說,一方面,數字經濟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各行各業都在通過數字化去構建更敏捷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在數字化過程中,孕育了更多新的產業和企業,推動中國經濟向數字經濟發展。這幾年,用友在服務各行各業的過程中,對數字經濟發展之迅猛感受更為明顯,許多企業都在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大中型企業非常突出。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大趨勢。“我國數字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通過與傳統領域的融合發展,形成了一些有意義的新模式。比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融合,產生了定制化模式。這種模式利用網絡匯聚消費者需求,并在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營銷過程中,大量吸引消費者參與,彰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敝袊缈圃贺斀浽夯ヂ摼W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說。
美團點評CEO王興介紹說,當數字經濟和餐飲融合到一起時,不僅能提高餐廳的經營效率,讓消費者的生活更便利,還創造了50萬個“送餐小哥”的就業崗位,讓更多人受惠于數字經濟。美團點評如今已累計擁有2.8億年度活躍用戶,日訂單超2000萬單。此外,在這50萬個就業崗位中,很多人來自“去產能”過程中的產業工人,很多人來自貧困地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確實感受到數字經濟能讓億萬人民生活得更好。
“數字經濟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并不僅僅是把互聯網作為銷售渠道,還要幫助農業實現標準化和現代化,提升全產業鏈的效率?!币坠瘓FCEO張曄認為,數字經濟對農業的賦能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數據的打通,通過整理電商平臺上的搜索詞、點擊量、購買量等數據,形成明確的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是介入農業生產的上游,以消費者需求倒逼農業種植技術的升級。易果投資了一些上游農業技術公司比如萬里神農,專注于生態種植技術,希望能夠探索出一套完備的解決方案向更多農戶和基地推廣。
“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實體經濟,它是跟實體經濟充分交流和融合在一起的?!卑⒗锇桶图瘓F首席執行官張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數字經濟只不過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互聯網的技術和實體經濟充分融合,創造出化學反應,這是整個數字經濟帶來的巨大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