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揚
初探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機制
◎李睿揚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中國在重視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文明。因此在教育領域中提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的教學要求,高校輔導員也在不斷的教育工作中對思想政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完善。鑒于此,本文通過主要闡述在新課程改革下,思想政治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意義,分析現今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不足,并提出幾點教育策略,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升現今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獻力。
高校輔導員就是大學生在高校中的老師,是按照國家要求在高校設立思想政治輔導員。高校輔導員的主要是做學生的政治工作,可以說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由此可見,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到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為了培養出更多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型人才,高校輔導員必須在教育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能力。因此,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機制的改革成為現今較熱的話題,而如何對其進行教育,成為高校輔導員應深思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的素養,大學生是中國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人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將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不但能讓大學生健康的的成長,還能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長足穩定的發展獻力。(2)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品質,幫助大學生形成符合社會發展的健康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將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思想道德品質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大學生的綜合素質。(3)有利于和諧高校的建設,高校是培養國家棟梁的場所,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有利于更好地培養高素質人才,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避免部分大學生的極端行為,對穩定高校環境,創造和諧校園氣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主要以現在三個方面:由于高校的擴招,大學生人數在不斷的增多,這樣就導致高校輔導員資源不足的情況出現。輔導員應聘門檻的降低,使一部分業務能力不強、沒有信念的人也進入了高校輔導員的隊伍;高校自身對于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關心,忽視對輔導員教育能力的培養,沒有明確地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意義,導致了輔導員的教育水平一直難以提高,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心有余而力不足;輔導員的薪資待遇較差,人員流動性較大,高校輔導員成為了一部分人就業的跳板,導致高校留不住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較強的優秀輔導員。
思政教育工作機制不完善。高校一味地追求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培養,在打造高校輔導員團隊的時候,因為團隊建設不完善,致使在教育中很難對大學生提供持續不斷的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機制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領導核心問題,思政教育工作機制沒有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這就導致了在輔導員工作中懈怠,不能各司其職,工作往往不能落實到實處。二是缺少評價機制,在輔導員的教育中沒有專門針對輔導員和學生的教育教學的評優機制,會使輔導員在教育中工作不積極,將思想政治工作簡單地看成工作任務,學生在學習中也難以形成競爭意識。
加強人才的培優。針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提高對輔導員應聘的門檻,在進行人員招聘的時候,必須把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的覺悟和教育水平作為應聘的考察標準之一,對于思想過硬的人才提供破格入取的機會;高校積極組織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的研討會、專家講座等形式的學習,對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較強的高校進行交流與學習,不斷提升高校輔導員自身的教育水平;高校應該提升輔導員的薪資待遇,在生活上給予輔導員最大程度的關心。例如,為外地輔導員提供宿舍和食堂的餐補等福利,以便于更好地吸收人才。
健全思政教育工作機制。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機制是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因此在進行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候,首先要加強對輔導員的管理,完善領導機制。在教師團隊中形成小組,每一個小組設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員,對輔導員在教育工作中的各個方面進行考察,促使團隊中每一個人都能各司其職。其次,要加強對輔導員工作的評測工作,將輔導員教育中的環節細化,綜合進行考核。例如,對輔導員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課堂模式、學生的滿意程度和學生的成績等進行綜合考核,對于考核成績優秀的輔導員給予經濟上的獎勵,對于考核成績落后的輔導員進行處罰,情節嚴重者要予以開除處理。
結論: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闡述了新課程改革下,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幾點建議:加強人才的培優、健全思政教育工作機制等,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幾點建議,主要圍繞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綜合素質,這對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的改革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望此次研究的內容能為實際教學提供幫助。

楊陵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