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隆
通過多項舉措,臺江縣正努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統一,實現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生態資源轉變為美麗經濟。
“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高于全省、高于全州發展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各項指標特別是核心指標均達到標準值以上?!薄@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為接下來五年制定的目標任務。
過去五年,臺江縣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搶抓機遇,真抓實干,砥礪奮進,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安穩定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接下來,處于脫貧攻堅關鍵時期的臺江縣,將努力轉化各項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為2020年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繼續前行。
攻堅脫貧,改善民生
臺江縣作為國家級的貧困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得到中央組織部、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和支持。近年來,臺江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四個硬仗,經濟社會穩步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2015年全縣實現脫貧人口10100人,2016年完成脫貧7700人,2017年計劃脫貧14000人,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貫徹以人民為本發展思想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2017年以來,臺江縣嚴格執行上級有關民生工作決策部署,狠抓城鄉低保提標與核查,確保符合低保條件困難群眾精準納入保障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精準施?!薄M晟屏羰貎和Ь硟和鐣戎w系,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建立健全養老保障機制,積極推進老年優待、醫療保障、養老補助、特殊救助等工作,有效促進老齡事業健康發展。嚴格執行新農合基本醫療補償、新農合大病保險補償、精準扶貧醫療救助“一站式”補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兜底救助的“四重醫療保障”政策,確保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100%報銷。取消藥品加成,減輕城鄉居民藥品費用。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問題。落實“兩免一補”、大學生助學貸款等政策,減輕貧困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加強涉農惠農等民生資金監管,確保黨和國家各項民生政策真正惠及民生、落到實處。
“五老調解”與“十戶一體”
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臺江縣歷來高度重視以社會治理為抓手的社會建設。
近年來,臺江縣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不斷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和源頭治理工作,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提煉總結出了“將寨老、族老、理老、老黨員、老退休干部納入村級調解委員會成員,參與各類矛盾糾紛調解”的“五老調解”和以約10戶相鄰家庭劃歸一個管理網格的“十戶一體”矛盾糾紛聯調聯解等符合臺江實際的社會治理方式,有力化解基層矛盾,取得顯著成效。
“五老調解”是指寨老、族老、理老、老黨員、老退休干部,將“五老”人員納入村級調解委員會成員參與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解,在社區建立離退休老干部義務調解中心,充分發揮“五老”在村寨(小區)德高望重、通曉民俗的優勢,發揮他們在傳統婚姻家庭(宗族)和鄰里間言傳身教的作用,使一些矛盾糾紛就近就地得到化解,不出家門?!笆畱粢惑w”是指全縣推廣老屯鄉長灘村“十戶一體”聯治安促和諧基層治理模式,選好配強各“體”中心戶長作為鄰里調解員。中心戶長對“體”內發生的矛盾糾紛實行每日排查,即時調解。對“體”內外發生的矛盾糾紛,本著“友鄰為重、互諒互讓”的原則,由雙方中心戶長組織當事人戶與戶進行調解,或與村調解委共同調處,把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在“體”格內,不出鄰里。
通過臺江全縣各級各部門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社會治安環境穩定有序,實現了連續30個月無“兩搶”案件發生、連續39個月保持零命案,連續三年被州綜治委評為“平安縣”。
打造苗族文化旅游品牌
縣域文化是縣域發展的“名片”,對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臺江縣在選育本地特色文化品牌時,主要從知名度、獨特性、效益性三個因素考慮。臺江縣人口16.8萬,苗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8%以上,以世界上苗族人口聚集最集中和精彩瑰麗的苗族文化被譽為“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縣擁有豐富的苗族文化資源,苗族銀飾刺繡、苗族多聲部情歌、反排木鼓舞、苗族姊妹節、苗族獨木龍舟節等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臺江憑借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先后獲得了“全國十佳最具原生態的旅游大縣”、“全國十佳最具民俗風情的旅游大縣”、“中國苗族刺繡之鄉”、“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縣”等榮譽稱號和旅游品牌。
為此,臺江把獨一無二的苗族民族文化和節慶文化作為縣域文化品牌來打造,通過辦好節慶活動、做大銀飾刺繡產業,與廣大苗族群共同把民族文化發揚廣大,把縣域文化建設作為提高縣域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以文化建設凝聚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
近年來,臺江縣致力于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始終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來培育,堅持用好用活生態和民族文化兩個“寶貝”,著力挖掘臺江豐富民族傳統文化和自然資源,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按照臺江縣《“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劃》,力爭到2020年,建成3A級景區3個以上、5A級景區1個。
為推動旅游發展,臺江縣一是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城鄉路網建設和城鄉風貌整治,完善了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酒店、鄉村民宿、旅游標識標牌、全面健身中心、國家登山步道等系列旅游基礎設施,有力改善了旅游接待條件。二是利用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節慶活動。充分利用舞龍噓花節、苗族姊妹節、獨木龍舟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展示銀飾、刺繡、苗族服飾、苗族歌舞等民主文化風情,推介旅游產品,把民族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三是利用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打造了一批旅游景點。2017年來,按照5A級標準開發施洞古鎮,打造“天下苗族第一鎮”;啟動實施白水洞、紅陽村、九擺村和紅陽萬畝草場整體開發項目;投資建設4個集農業產業發展和休閑體驗旅游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示范園區;推出了登魯、交宮、紅陽、長灘等13個重點民族旅游村寨,不斷增強臺江旅游競爭綜合實力。
通過以上舉措,臺江縣努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統一,實現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生態資源轉變為美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