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財源
摘 要:目前,商業模式創新已成為企業創新的主流,面對環境的變化,快遞企業必須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首先,本文分析了商業模式的演進和內涵,并奠定了理論基礎。其次,分析了環境變化對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最后,提出了四種快遞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可以為其他快遞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快遞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一、前言
我國快遞目前而言,外資、民營、國營三分天下。此外,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電子商務的興起,時代的大數據,以及供應方的改革等環境的變化,快遞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些環境的變化刺激了快遞企業的改革和創新。當前,企業模式創新的地位日益提高。企業通過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企業的發展掃清道路。本文將綜合分析當前環境變化對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進而提出快遞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的新方向,可為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參考。
二、商業模式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商業模式的創新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目前,商業模式還沒有成熟的理論,學者對商業模式的內涵有不同的看法,定義的商業模式的概念還不清楚。
1.商業模式的演進
商業模式的定義首先由Bellman和Clack提出,然后學者開始研究商業模式的意義。程文等對商業模式理論的演進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回顧。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研究了商業模式理論發展的三階段。
(1)第一階段:專注于單一層面的商業模式
從操作的角度來看,業務模型描述了公司的運營方式,這種業務模型的觀點通常包括業務流程、組織設計以及業務參與者和其他元素。從盈利的角度來看,許多學者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賺錢的方法,商業模式主要包括收入來源、成本結構和其他要素。最后,商業模式的內涵逐漸從經營層面、經濟層面向戰略層面延伸,業務模式主要包括價值主張、核心業務、客戶細分等要素。
(2)第二階段:基于系統理論的商業模式
經過上一階段的發展,學者們認識到單一層次的商業模式不能突出企業的本質,容易忽視其他因素對企業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學者們把商業模式看成是不同層次的經營、戰略和盈利的整合。
(3)第三階段:商業模式的邏輯分析
目前,商業模式的概念模型已成為商業模式研究的主流概念,其核心內容是這些要素的協調與匹配。HAMEL提出的四本本構模型,由 Jingwei Zhang al.提出的三維模型,目前已被高頻引用。其中最關注的是OSTERWALDER提出的九因素模型,OSTERWALDER商業模式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如何創造價值、轉移價值和獲取價值,它反映了企業經營過程、利潤源泉和戰略定位的完美體現。
2.商業模式的內涵與特征
商業模式是企業創造和傳遞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的系統。通過梳理商業模式的發展階段,商業模式的內容更加清晰。通過梳理學者們提出的各種要素,總結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至少包含以下8要素:價值命題、消費者目標群體、分銷渠道、客戶關系、價值分配、價值鏈、合伙關系、核心資源。企業通過各要素的相互協調和運作,實現客戶價值主張和可持續盈利。本文介紹了以下4種商業模式的特點:系統、動態、可持續性、唯一性。
3.商業模式創新及創新路徑
商業模式創新實際上是商業模式的利益相關者、產品或服務、時間、地點、企業存在的原因、市場交易模式以及價格等七要素變動的結果。商業模式的創新可分為四個步驟,即:環境分析,組合狀態,提高價值和創新的實施。另外,還必須考慮這兩個問題,即哪些公司應該為客戶創造價值;其次,企業通過哪些方式實現這些價值。
三、環境變化對快遞企業商業模式的影響
1.促進跨界管理
“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新技術,它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改變了企業生存所需要的資源環境、技術環境和需求環境,也導致了企業資源的重構、價值、結構、關系和邊界。跨界管理已成為企業模式創新的一種形式。如順豐快遞成為快遞行業巨頭具有先進的物流技術設備的特點和快速的配送速度,并與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進行了深入的合作。
2.強調多邊合作
傳統價值網絡的參與者只有客戶和企業,而現在,在快遞中使用物聯網,使得所有參與者都處于復雜的關系之中。快遞要在平臺層或應用層和不同層次進行技術開發和維護,以尋求合作伙伴。經過企業資源規劃、電子數據交換等信息技術向傳統價值網絡的滲透,企業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共享信息資源,最終實現價值創造。此外,在傳統快遞業中,也存在一些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的問題,一些企業的資源閑置。
3.注重價值鏈管理
快遞企業價值鏈管理的績效是供應鏈管理,物流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遞企業迅速組織物流設備,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服務,通過適當渠道滿足用戶需求。然而,由于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用戶的需求,快遞企業的價值鏈管理變得更加重要和困難。因此,快遞企業必須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與利益相關者保持良好的關系,提供快速反應和優質的物流服務。
4.更改企業利潤模型
快遞業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現代物流向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的發展。物聯網使任何人,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實現互聯。因此,快遞企業可以優化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使其有效整合基礎資源和上游和下游企業,改變商業模式、組織模式、盈利模式等。
四、快遞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建議
1.跨界商業模式
實施跨界經營模式:(1)快遞企業依靠完善的后勤系統和先進的技術,實現電子商務的業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順豐優選。(2)大型快遞企業可以進行物流金融服務,為中小型客戶提供融資困難的金融服務。
2.互惠互利的商業模式endprint
快遞企業需要以顧客價值為導向,構建自己的經營模式。作為快遞服務提供商,它在與消費者的交流知識中促進價值創造。在服務過程中,客戶通過與企業持續的動態互動參與價值創造,企業通過客戶需求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為客戶創造增值服務,實現顧客滿意和忠誠,最終實現企業和客戶的價值創造。
3.開放式商業模式
在開放式商業模式中,快遞企業通過使用關鍵資源、資產或業務優勢。這樣的資源、資產和商業優勢不僅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其他企業的。快遞企業可以通過開放式的商業模式創新,與其他企業共享閑置的倉庫、運輸車輛等基礎設施,擴大自身的創新技術范圍,使快遞企業的設備和技術創造更多的價值,使企業能夠共享價值。
4.共享型商業模式
共享經濟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眾包模式,快遞企業可以通過發展眾包模式,這一模式可有效整合社會資源,與傳統快遞員的區別于普通人可用手機APP直接搶單配送。
五、結束語
快遞企業目前存在同質化競爭、單一盈利模式、缺乏深度挖掘的客戶需求等問題,當前環境的變化也促使物流企業急需商業模式的創新。快遞企業商業模式的各組成要素之間的創新會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其效果是顯著的,最終本文提出了四個方向對于物流企業的業務模式創新,希望能為快遞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Bellman R, Clark C E, Malcolm D G, et al.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stage,multi-person business game[J].Operations Research, 1957,5 (4):469-503.
[2]Cheng, W., Wang, Y.J., Gao, J.Y. and Zhang, J.W. (2014)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Business Model Theory.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3, 462-468.
[3]Cheng, Y. and Sun, J.G.(2013) Theoretical Model of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1, 141-153.
[4]Wei, J., Liu, Y. and Ying, Y.(2012) The Connotation of Business Mod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Framework.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5, 107-114.
[5]Li, J.Z., Jiang, T. and Shi, Y.Y. (2014)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Business Model Selec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the High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 29, 15-18.
[6]Li, F.G., Yu, L.W. and Cai, H.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Model and Other Models. Modern Enterprise , 1, 26-27.
[7]Jiang, J.H. and Shen, Y.(2016)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Value Proposition Innovation to Create Value in the Service Oriented Business Model-A Case Study of TGOOD. 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 13, 22-26.
[8]Cui, X.Y. (2011) Analysis on the Profit Model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ommercial Times , 28, 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