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
金秋十月,世界矚目中國,中國艷驚世界。10月24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
國網漣源市供電公司把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組織全體黨員和領導干部集中收看大會直播盛況,并通過系統學、結合學、學而宣、學而悟,在全公司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討論十九大的熱潮。
“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國企國資改革發展、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論述振奮人心,無疑給電網人打了一針強心劑。我們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改革步伐,搶抓機遇、迎接挑戰,集全員智慧、傾全部力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突出重圍,在改革發展中打好先手牌、贏得主動權!”公司總經理聶旭東堅定地傳遞著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市場化改革全面鋪開的現實,如何提升企業內部活力,增強外部抗風險能力,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漣電人面前亟需破解的一道難題。
全力塑造“新形象”
大氣魄,引領大發展;大手筆,實現大跨越。
2015年,公司因勢而謀、應勢而動,正式邁入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大型縣公司行列,漣源電力事業迎來了嶄新發展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一屆領導班子滿懷激情,各部門、班組、供電所誓師明志。2016年初,職代會確立“十三五”爭創省、國網公司一流縣供電企業的戰略目標,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和關鍵環節,同年10月正式成立黨委、紀委。
肩負著省、市公司黨委、漣源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群眾的重托,公司全面推行集團化、集約化、一體化的管控模式,不斷優化運營體制和管理機制,加快發展步伐。通過開展“兩學一做”加強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以同業對標為考量、績效管理為抓手,各班組和衷共濟,對照指標找差距、晉位趕超抓落實,迅速激發團隊活力;穩步推進星級供電所創建和“6S”精益管理活動,并堅持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方向,深化內部重組整合,根據精簡、高效原則將現有20個營業部整合為12個中心供電所,全力推進“瘦身健體”,努力推進內部治理結構改革;領導班子每月對掛點的供電所、班組開展重點工作督導;執行領導周末輪流值班制,確保周末、節假日生產現場領導把關100%到位,全力營造創先爭優、遵章守紀、用心干事、奮發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公司上下煥發出斗志昂揚、比學趕爭的勃勃生機。
截至2017年,公司擁有全民職工131人,管轄兩個集體企業:漣源電力實業公司、農電服務公司。農服公司管轄12個鄉鎮供電所和1個農電運檢所,農電員工551人。全市范圍共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7座,管轄35千伏變電站17座,35千伏線路有261.6公里,10千伏城農配網線路108條,總長度2 364.81公里,城區公變175臺,農村公變臺區2 057臺。農村400伏低壓線路6 538公里,農村220伏低壓線路3 726公里。為全市共計115.6萬人口提供電力服務。
公司先后榮獲婁底供電公司創新成果展示一等獎、全球能源互聯網競賽團體第二名、“兩學一做知識競賽”第三名;湖南省電力公司生產管理先進集體、電費回收先進集體、營銷服務先進集體;茅塘供電所黨支部獲婁底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公司被授予漣源市“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示范單位”“支持新型工業化工作先進單位”“打擊竊電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先進單位”,成功創建婁底市文明單位。
為樹立國網品牌形象,公司敢與強者爭、誓與先進比,提出“創電力湘軍,做時代先鋒”口號,以“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湘軍精神為引領,著力打造“漣電湘軍”企業文化品牌。
全力推廣“新服務”
“優質服務是國家電網生命線”。近年來,公司以電力體制改革為契機,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以誠信共贏為宗旨,全心構建服務“新橋梁”,塑造國企“新形象”。
2016年5月,雷暴雨突襲漣源,市自來水二廠水泵房被泥石流全部沖毀,供電設施嚴重損壞,漣源城區22.7萬余戶居民用電中斷,三分之二居民停水。災情緊急,公司臨危受命、火速出擊,搶修人員晝夜鏖戰在一線,用最短時間恢復供電,以實際行動彰顯“漣電湘軍”本色。
春節,燈火輝煌、萬家團圓,這也是漣電人最辛苦、最忙碌、最緊張的時刻。面對2016年除夕之夜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512臺變壓器超承載力的嚴峻考驗,全體干部員工“舍小家、保大家”,一個個守護在變壓器旁,將責任擔當穩穩扛在肩頭,實現春節期間變壓器“零燒毀”、輸電線路“零跳閘”,取得了“村村有電用,戶戶亮堂堂”的保電全面勝利,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2017年7月1日,一場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突如其來,電網災情之重前所未有!“漣源電駿馬”奮起救災,搶修保電力度前所未有!在抗洪搶險第一線,漣電健兒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冒著高溫酷熱,蹚著齊胸洪水,在急流險灘中拉通線路,在田間淤泥里,靠肩挑手扛運輸物資,以誓降“洪魔”的頑強氣魄,把條條銀線架設、將根根電桿矗立,比漣源市防訊指揮部要求提前2天恢復受災區域供電,贏得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贊譽。
為了給群眾生活帶來便利,公司積極打造“十分鐘繳費圈”,村村代收網點覆蓋率100%;拓展帶電作業項目,推行“臺區客戶經理制”,應急搶修“零時差”,業擴快裝率100%;黨員服務隊行動迅速,圓滿完成中高考、湖南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人大“兩會”等保電任務;推廣“掌上電力”APP、電E寶、微信等線上繳費方式,大力構筑“互聯網+”服務渠道,提高用電服務科技化水平,讓客戶暢享“指尖觸動”便捷服務。
全力打造“新電網”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公司始終將市委市政府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工作作為電力先行的“切入點”和“主戰場”。
領導班子跳出漣源看漣源、跳出婁底謀劃漣源。2016年~2017年,電網建設及集抄改造總投資2.75億元,新增和改造10千伏配變549臺,10千伏線路219.76千米,低壓線路807.41千米,戶表改造24萬戶。通過農網升級改造工程,解決重過載臺區51個,治理城區低電壓臺區20個、農村低電壓臺區121個,明顯改善供電能力,提高了電能質量。到2017年底,全市32萬客戶將實現智能電表全覆蓋,一個嶄新的智能電網正在開啟百姓用電“新時代”。endprint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發展低碳和綠色經濟表現出了強大決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公司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重點推進“綠色”電網建設。瞄準未來電動汽車這一發展方向,公司提早布局,順利完成漣源市首座電動公交充電站的電力配套設施安裝與調試,在開拓市場的同時為漣源建市30周年再添一張靚麗的“名片”;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協助、推廣分布式清潔能源,從能源生產方式上全面減少碳排放,計劃對57個貧困村建設總規模3 42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總投資570萬元;至2018年完成141個貧困村改造,估算投資5 797.36萬元。目前,110千伏七星光伏電站、35千伏龍塘光伏電站已投入使用;強化電網“造血”功能,相繼完成古塘鄉、伏口鎮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用電配套工程,“照亮”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路。
全力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積極完善轄區電網的基礎建設。公司先后完成漣源市經濟開發區電力專項規劃,將靜態投資規模9 448萬元滿足網架布局和用電需要;完成龍山林場電網改造項目上報,配合市交通路電纜入地工程,全力支持中心城區提質升級;本著特事特辦原則,相繼解決開誠商業廣場、博盛生態農業園、漣水中學、洪源商貿城、漣商總部、扶貧產業園、沿河風光帶等市政重要項目的供電設施建設,并按期完成安邵高速、國師路、婁漣公路、藍芙公路、珠磺村等工程涉及的線路桿線搬遷和施工用電;高效完成盛世康城小區配變送電工程,一舉解決武裝部公變過負荷問題。
一座座鐵塔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穿云架霧,源源不斷為漣源經濟和社會發展輸送著強勁電能。不難看出,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無不銘刻著漣電人夜以繼日、揮汗如雨的鏗鏘足跡,抒寫出一幅光耀圣地、點亮萬家的光明畫卷!
全力創建“新文化”
近年來,公司黨委堅持“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協同監督機制,“干事、干凈”的廉政理念逐步鞏固。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全體黨員上黨課、學黨規、做討論、記筆記、寫心得,弘揚堅守一線員工愛崗敬業、忠誠奉獻的精神。開展無償獻血、“天天慈善一元捐”社會公益活動,為新化縣長石國家級貧困村的貧寒學子開展“獻愛心助學”募捐。
2017年,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一把手”工程抓緊抓好,全力唱好扶貧“重頭戲”。制定扶貧年度工作方案、定點幫扶工作規劃,構建由黨委書記主抓、各部門通力協作、鄉鎮供電所三級聯動的工作模式。對定點扶貧村七星街鎮柏楊新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多次與當地扶貧辦、鄉鎮政府溝通意見,對駐點村的村情、民情開展調查研究和貧困戶精準識別,確立整村脫貧推進計劃;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建立扶貧任務分工表,以不同形式開展“一對一”幫困和實地走訪、節假日慰問活動,動態了解幫扶對象家庭信息變化,摸清致貧原因與脫貧需求,認真講解扶貧政策,共同商討、制定致富路子和辦法。
同時,緊緊扭住產業扶貧項目這個“牛鼻子”,精準發力、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針對柏楊新村養殖基礎薄弱、技術落后、市場銷路不暢等脫貧短板,公司駐村“第一書記”積極與漣源市博盛精準扶貧產業園溝通,簽訂委托幫扶合同88戶,引導3戶貧困戶進行自主產業,有效提高貧困農戶收益;全年小額貸款任務30萬元,為貧困戶提供充足資金保障;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協調、整合政府項目扶貧資金,計劃協助建設自來水廠,硬化或加寬郭家組通組公路、茹柏公路和烏云山公路,進一步打造村容整潔、設施完善的新農村環境。此外,2017年將通過農網改造新建10千伏線路3.12千米,新增變壓器3臺,新裝綜合配電箱2臺,總容量1 000千伏安,同時引進年發電量達60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戶戶有產業、有錢賺,全力確保該村如期脫貧。
全力創造“新業績”
“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效益源自努力,揮灑汗水方能鑄就驕人業績。
多年來,公司堅持把安全生產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與全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人人制訂個人保命措施和“無違章年”承諾書;堅持以“三會”(日早會、周生產例會、月度安全分析會)管控所有生產活動,確保檢修計劃執行剛性;堅持“三級”(省、市、縣級公司)稽查管控所有生產現場,固化標準化作業流程;扎實開展變電“五防一保”、線路“八防”專業管理、季節性電網巡視和“三線”“三跨”、線下垂釣、砍青掃障等專項行動;本著“人命關天”原則,多舉措構筑農村用電“防線”,每月安排車載廣播深入各鄉村要道、田間地頭,巡回播放電力法律法規、安全用電知識,張貼、發放宣傳手冊,對農用排灌抽水設備、漏電保護器等進行排查,嚴防私拉亂接、臨時掛鉤。截至11月28日,公司實現連續安全運行4 679天,實現歷史最長安全期。
面對近年來社會經濟下行、部分企業倒閉等困難,公司創新電費回收管理機制,將年度結零任務轉變為月度結零,將年度電費回收獎分解按月發放,按臺區責任到人,按戶考核到位;建立“點面結合”風險防控體系;對電費風險大的煤礦等單位實施專人盯點,實行預存電費、承兌匯票收取,提升電費回收質量,年年實現電費回收率100%。
受歷史遺留問題、客戶法律意識淡薄等因素影響,漣源部分區域非法轉供、掛鉤竊電、拒交電費等現象時有發生。2016年7月,漣源市人民政府召開電網建設暨用電秩序整治專項行動大會,各鄉鎮政府、綜治辦、派出所等職能單位齊齊聯動,實行黨政領導包群工站、駐村干部包村、村定補干部包戶,將用電秩序重點問題逐一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個人,一場捍衛國家和企業利益、遏制竊電歪風的“攻堅戰”在全市范圍內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大街小巷、城區鄉村,無數個夜晚、節假日,工作人員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輪番開展整治,“政府支撐、警企聯動”的依法用電新模式就此形成。截至2017年11月,累計出動查竊反違6 520人次,共查處違約用電、竊電等行為1 991起,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1人,追補電量307.65萬千瓦時。完成公變低壓線損率8.52%,農網臺區線損率9.86%。歷時近13年的石山果園用電秩序得到徹底整治,用電繳費工作全面步入正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黨的十九大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已經到來,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發令槍”已經扣響,新機遇交織著的新挑戰迎面而來。新的征途上,漣電人懷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在“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國網精神的引領下,朝著建設“一強三優”現代企業宏偉目標,劈波斬浪、揚帆遠航,為漣源市轉型升級、振興崛起作出新貢獻,以實際行動為黨的十九大獻上一份厚禮!
(責任編輯:崔小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