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亮
標簽的產生與運用
早在1 700年,歐洲印制出了用在藥品和布匹上作為商品識別的第一批標簽。從那時候起,標簽就用來標志產品目標和分類或內容,便于人們查找和定位目標的工具。時至今日,標簽主要有三種存在形式:
一是實物標簽。主要用于標明物品的品名、重量等信息的簡要標牌。二是網絡標簽。是一種互聯網內容組織方式,是相關性很強的關鍵詞。三是電子標簽。又稱射頻標簽、應答器、數據載體。
“標簽思維”現象
“標簽思維”
“標簽思維”是指對所有經歷或看到的人、事物的固化判斷。“標簽思維”是一個中性詞,其本身并無褒揚和貶低之意。多年來,“標簽思維”現象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從以前的“80后”“90后”,到近年來的“大衣哥”“油條哥”等等,當下,越來越多的個人或群體被貼上標簽。
“標簽思維”產生的原因
一是快餐式、碎片化的淺閱讀時代,對較為復雜的人和事做標簽化處理,順應了人們求新、求快的語言消費習慣,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為核心的需要。
二是社會轉型時期,面對不斷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社會浮躁情緒,對資源匱乏的不滿,對規范真空的焦灼,對公正確實的憂慮,都加劇了人們的標簽化思維。
“標簽思維”的弊與利
“標簽思維”的弊端。人們越來越下意識地把某個人群與某些特征畫上等號,逐漸出現了城管都是暴力的,路人都是冷淡的,老人都是訛人的等。
“標簽思維”有利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越來越多標簽的產生,引起了人們對“標簽現象”的思考和對社會現狀的認知;第二,越來越多的個體或群體被人廣泛熟知,例如大衣哥、托舉哥、豆腐哥、最美系列等等。
任何一個事物都是一個矛盾體。“標簽思維”這一現象的產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從正面的立場,給他們/它們貼一個積極的、有正能量的標簽。例如,近年來,各大主流媒體先后在不同行業組織開展的尋找身邊“最美”活動,最美鄉村教師、最美消防戰士等等,這些都是通過貼“最美”這一標簽的形式,傳播好故事、弘揚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運用“標簽思維”講試飛故事的意義
在58年的發展歷程中,試飛人完成了多種飛機、發動機及機載設備的國家級鑒定試飛和適航審定試飛任務。同樣,58年里,一代代試飛人用實際行動講述著中國航空試飛事業的故事,講述著屬于每一代試飛人的故事。
運用“標簽思維”是固化試飛故事的內在需求
航空試飛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偉大事業,同樣,試飛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事業。58年來,試飛人鋪就了試飛通天之路,譜寫出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臉盆加油”“三機定型”等。通過運用“標簽思維”,為不同歷史時期的試飛故事貼上“標簽”,固化試飛故事,讓更多的試飛人更好了解試飛。
運用“標簽思維”是講試飛故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試飛中心承擔著軍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等航空產品的鑒定工作。在開展宣傳工作中,受客觀因素的制約,需要規避的內容也很多。以“標簽思維”作為講試飛故事的方法和手段,通過挖掘提煉能夠彰顯試飛精神、突出試飛特色的試飛故事,使試飛故事得以廣泛傳播。
“標簽思維”在講試飛故事中的具體實踐
為了講好試飛故事,打造越來越多的“試飛標簽”,我們通過從試飛人所執行的任務、展示出的精神風貌以及所具備的技術等方面入手,挖掘打造了一批具有試飛特色的標簽,而這些標簽也成為宣傳試飛人或試飛故事的重要抓手。
從所執行的單項任務入手,打造“試飛標簽”
科研試飛中,有些任務是探索飛機和設備極限能力的新科目,從人員所執行的任務入手,打造具有試飛特色的標簽人物,講試飛人不畏風險、英勇果敢的故事。
在顫振試飛中,挖掘并打造“高速哥”。在顫振試飛中,試飛員陳明要按要求加速到極限馬赫數,飛機可能進入復雜狀態或超出結構載荷限制,是試飛中的“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我們根據試飛員需要操縱飛機加速到極限馬赫數,挖掘出“高速”這一關鍵詞,并將“高速哥”這一標簽貼在了該試飛員身上。
在失速試飛中,挖掘并打造“失速哥”。2013年7月,趙明禹作為安全機長與局方試飛員駕駛ARJ21飛機執行Ⅰ類風險科目--桿力梯度局方審定試飛任務,在出現了意外進入深失速的重大空中險情時,他果斷處置,最終成功改出深失速。同時,他也是該型號失速試飛主力試飛員,累計進入失速6 000多次,成為進入失速次數最多的試飛員,正是由于這種原因,越來越多的人稱他為“失速哥”。
從所彰顯的精神入手,打造“試飛標簽”
在從事科研試飛任務工作中,不同的試飛團隊彰顯出的精神特質也不盡相同。
在C919首架機測試技術攻關中,挖掘并打造“西北狼”。在C919首架機首飛準備工作中,試飛中心測試技術團隊攻克了以ARINC664航空總線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測試技術難題,助力C919首架機翱翔藍天。在技術攻關中,他們展現出的穩健、執著、默契、耐勞的精神風貌和敢于挑戰困難的血性,我們為這個群體貼上了打不爛、拖不垮的“西北狼”的標簽。
在C919首架機測試改裝工作中,挖掘并打造“五朵金花”。在C919首架機測試改裝中,來自試飛中心的五名女性施工人員尤其引人注目,他們和同事一樣,在飛機上忙個不停。在C919大型客機101架機上敷設的線纜,據估算總長可繞400米標準田徑跑道50圈。在工作中,五名女同志展現出的對航空試飛事業的責任擔當和自立、自強、自信的精神風貌,我們稱贊她們為C919上的“五朵金花”。
從所展示出的技術入手,打造“試飛標簽”
飛行試驗,是在真實大氣條件下對飛行器、機載設備等進行的各種研究和試驗,是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最后使其成為性能優越、用戶滿意產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試飛人以精湛的技術完成了所承擔的任務。
在C919首架機滑行試驗排故工作中,挖掘并打造“杏林高手”。在發現C919首架機地面滑行試驗測試數據異常后,為了保證試驗的順利進行,C919首架機滑行試驗排故團隊以異常測試數據為切入點,并在第一時間排除故障。為了準確地展現他們及時準確排除故障的精湛技術,我們查閱大量資料,最終將形容醫術精湛的名詞——“杏林高手”貼在這一團隊的身上,用以贊揚試飛人高超的排故技術。
從某個人或某一類人所擁有的技術入手,挖掘并打造“老把式”這一通用標簽。在試飛中心有很多人從事過多種型號飛機、發動機及機載設備的試飛、維修保障等工作,他們所擁有的技術值得稱贊,圓滿完成了所承擔的“急、難、險、重、散”的任務,推動了試飛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工作中我們將這些在飛行、機務維修、測試改裝等工作中具有精湛技術的人統稱為“老把式”。
近年來,在講試飛故事過程中,我們挖掘并打造出一個又一個“試飛標簽”,通過貼“標簽”的形式讓試飛人廣為人知,讓試飛故事廣泛傳播。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多種方式,持續做好試飛故事的挖掘工作,通過貼“標簽”進一步擴大試飛人的影響力,大力弘揚試飛人的精神。
(作者單位:航空工業試飛中心)
(責任編輯:崔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