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澤邦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變化,特別是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提出,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而足球運動作為一項全身協調性運動,近幾年在校園教學中廣受歡迎,為了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本文對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競賽及實踐途徑的研究,以惠州市中小學為例,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等,從校園足球競賽開展的目的意義入手,根據惠州市中小學足球競賽的實際情況,分析其校園足球競賽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闡釋多元化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構建途徑,為惠州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模式多元化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對校園足球競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多元化 體育教育 校園足球競賽 競賽體系 實踐途徑
校園足球教學與文化課教學不同, 校園足球競賽活動的開展,是推動校園足球教學與日常活動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中小學校園足球還遠遠沒有大眾化、普及化。在現今校園足球越來越重視的基礎上,重視對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模式多元化實踐研究,就是想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當中。讓跟多的中小學生喜歡足球,熱愛足球,自覺利用足球進行身體鍛煉。
一、校園足球競賽開展的意義
校園足球競賽活動的開展的意義,不是在于增加足球活動的人數,而是需要充分認識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重要性,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此促進中喜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開展校園足球競賽活動,以此使校園體育活動進行開展。另外,足球活動需要遵循各種游戲規則,以此展開足球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有應急處理各種突發情況能力、恰當處理與本方隊員之間配合情況及與對方隊員的肢體碰撞后,要相互尊重、與裁判建立良好的溝通等,這些活動過體現了優秀品德的踐行,最終促進我國足球的健康發展,為我國足球運動員的梯隊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校園足球競賽模式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校園足球競賽呈現的現狀
目前,我國青少年足球競賽整體發展情況不一,據相關調查顯示,能達到國家要求標準的校園足球競賽,不足50%,能遵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的學校,還不足10%,大部分的學校不能重視校園足球競賽的發展。足球競賽活動,整體上是發達城市學校,其對足球訓練較為重視,比如,廣州、天津等地。它們都會通過分層次定期根據年級、中學情況,進行足球競賽的舉辦,并且以此形成良好的傳統與風氣,有些學校將其作為特色活動進行開展。
根據對惠州市15所重點中小學校園足球競賽情況的調查,將足球競賽作為正式體育項目訓練的,有67%學校不能達到國家要求,而只有呢些足球基礎較好的學校,其開展校園足球校內聯賽次數較多,這是由于這些學校將足球項目作為本校的特色和傳統。而大多數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其開展的校內競賽活動,更多的是一個校足球代表隊,參加的僅有校際聯賽而已。在整體上而言,大部分的學校對足球競賽的發展不夠重視,圖1是具體的內容。
(二)校園足球競賽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惠州中小學校園足球競賽的調查,各個中小學對足球運動整體重視程度不高,大部分的學校只是根據學校的情況,或者上級指示才會舉辦足球競賽活動,并且對競賽活動的事項不夠重視,只是賽前進行集中訓練,這與國家所要求的標準存在差距,為了使校園足球活動更好地服務于學校,促進中小學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需要了解校園足球競賽活動開展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查與訪問,得出其問題主要表現在足球競賽目標不統一、足球競賽系統不完善及足球競賽資源不豐富,以下呈現的是具體的內容:
1. 足球競賽目標不統一
對于中小學校,其校園足球競賽活動的開展,目標是使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提高,對足球運動引起興趣,從而為我國足球事業培養后備人才。然而,據相關調查,大多數學校對足球競賽不夠重視,各學校不能真正理解競賽模式的概念,競賽目標還不統一。這是由于大部分學校領導與教師對足球競賽開展態度不一,根據調查與走訪,以惠州市15所重點中小學校為例,表1是具體的內容。通過統計與分析,小學領導支持率((66.67%)%)要高于中學生領導(55.56%),其差異是由于中學生課程較多,并且要面臨升學的壓力,學校領導認為,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不但浪費時間,并且學學校場地有限,不能很好的組織競賽事項。因對競賽參與者運動水平和認識比較局限,經常會出現對參與者要求過高情況,甚至對報名參賽資格要求過死,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親身體驗。
2. 足球競賽系統不完善
對于惠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競賽,并沒有顧及到各地的差異,其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只是進行傳統的比較,比如只是進行7人制比賽、11人制比賽及室內5人制比賽,單純進行垂直比賽,沒有考慮到橫向水平的差異。雖然很多學校已積極相應國家教育局號召,開展校園足球競賽訓練,但是受各個學校所在地區、教學水平,訓練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個學校競賽隊伍水平良莠不齊,競賽結果難以保證公平。而校園足球呈現的空間特點,決定了足球競賽體系類型朝向多元化發展,為此,我們需要以學校為核心,立足于學校教學基礎上,對足球競賽系統進行完善。
3.足球競賽資源不豐富
根據對惠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競賽環境與設施的實地考察,得出更校園足球競賽活動開展,受學校環境與設備的制約,整體上校園足球競賽資源并不豐富。首先,缺乏相應的投入資金,很多學校將資金投入到課程項目研究中,對足球競賽投入的資金缺少。另外,足球競賽設備配套不到位,每個學校不能有足夠的足球訓練場地,甚至有些學校缺乏相應的室內足球場地。此外,足球訓練專業教師資源不足,這是由于中小學對體育教師要求整體不高,另外,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限制,教師綜合素質還是停留在過去的體育教學方式中,不能組織學生創新體育項目的發展。通過對15所中小學調查,其中足球設備資源缺乏占據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教師足球訓練水平因素,圖2是具體的內容:endprint
4.足球競賽模式比較單一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校園足球比賽多采用聯賽制度。校園足球的“四級聯賽”就是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大多數學生不能通過身體運動體會運動的情緒,導致廣大師生對體育競賽活動失去興趣。其次,缺乏對運動競賽規則制定和執行靈活性與規范性,由于大部分競賽學員運動水平和認識上存在局限性,加上競賽規則對參與者要求過高情況、報名參賽資格要求過死,導致參賽活動者實際上都是尖子生運動員;比賽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直接造成在比賽中競技化特征突出、參與人數少、比賽項目數量少情況,而比賽人員多集中在體育特長生、尖子生群體中,缺乏大眾化、日?;膮①惸J?。這與校園足球的初衷不符合,因此我國應健全當前的中小學體育比賽方法,逐步建立統一多元化比賽制度,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做到最大化地滿足學生參與興趣。
根據本地區條件和環境情況,在做好校園足球的“四級聯賽”基礎上,各地應因地制宜,結合校園足球比賽項目,以此滿足學生們的運動興趣,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生活。同時為了滿足大眾化參與需求,需要根據學生自身身體條件、體育技能基礎等因素,組織開展一些難度適中、趣味性強、有吸引力的校園足球比賽活動,這讓學生可以得到身體鍛煉的同時,又能滿足其心理上的愉悅。避免了鍛煉枯燥,豐富了課外文娛生活,使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更持久和有效。
在此基礎上應該根據各項目特點、性別特點、技能差異等,在班級之間、院系之間,分別組織各種不同項目、層次、技能的廣泛足球比賽活動,將足球表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每以位學生體會到足球比賽的意義,并逐步形成主動參與動機和意識。同時通過改善傳統化體育教學模式,建立以競賽為主、體育教學為輔的體育模式,讓學生在體育競賽中實現愉悅身心,進而促使學校體育競賽呈現日?;?、大眾化的景象。
三、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競賽構建途徑
根據惠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競賽的調查,對于其存在的問題,需要構建多元化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其具體的構建途徑主要表現在體育教研組內教學性構建、學校內文體主管部門構建、學校整體規劃性構建、縣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及加強學校與社會交流,以下呈現的是具體的內容:
(一)體育教研組內教學性構建
對于學校體育教師團隊,其是校園足球競賽開展的重要力量,通過以體育與足球的專業角度,使校園足球競賽多元化發展,這要求其組織與操作具有靈活性。從體育教學到體育活動的實踐,需兩種并存競賽體系:首先,課堂班級足球競賽教學或訓練,在每一節的體育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活動,另外,構建學校業余性足球競賽,這主要根據學生的足球興趣,學校體育教師組織學生對業余性球隊,其中大都是橫向模式,比如按照年級、年齡進行基本區分,這一方面便于組織競賽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保證了球隊球員的可持續性,以培養專業的足球人才為目標,其對競技足球的發展具有直接的支持與推動作用。
(二)學校內文體主管部門構建
根據各個年級段共性特點,校內文體主管部門可進行學校自治性組織活動,主要以學年度計劃,有計劃組織各年級學生,參與到足球競賽活動中。在實際的組織過程中,往往借助節日進行足球賽事,比如,以“六一兒童節”,突出節日及教育意義的足球比較,不僅可以使學生得到體質鍛煉,還豐富了足球活動內容。其次,學校政教處與其他部門配合情況下,組織德育主題的足球賽,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學會團結互助,有效增加了學生之間情感。
(三)學校整體規劃性構建
根據中國足球改革新方案,學校在不影響教學教育情況下,可科學利用時間,對校園足球競賽做出整理性規劃。
(四)縣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
中小學校園足球競賽開展,縣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管理與指導的主要機構,具有積極推動的義務。
(五)加強學校與社會交流
對于校園足球競賽開展,可與社會加強交流。首先通過邀請賽,比如在學校所在社區進行友誼足球賽的開展,其次,共建性競賽,按照定期舉辦足球競賽,強化學校之間合作與友誼基礎上,訓練與培養學生競賽精神與意識。最后,舉辦區域性競賽,學??稍谛姓^域內,進行足球賽事活動,重在參與與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對足球項目的興趣,做到最大化地滿足學生的參與興趣,使更多的學生受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競賽及實踐途徑的研究,了解了校園足球競賽開展的意義,分析了校園足球競賽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體育教研組內教學性構建、學校內文體主管部門構建、學校整體規劃性構建、縣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及加強學校與社會交流的措施,有利于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模式多元化開展,對校園足球競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林寧.影響青島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因素分析[D].山東體育學院,2013.
[2]張洪瑞.探析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對中國足球的重要性[D].山東大學,2013.
[3]田森樁.重慶市主城區小學足球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
[4]高翔,吳炎兵.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的發展與改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11).
(本文系惠州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模式多元化的實踐探究的課題(課題號SXZZC041)的科研成果;作者單位:惠州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