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稞作為青藏高原所在地區主要的飼料、糧食作物以及釀造作物,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該文以青稞種植為立足點,對其常見病害的分析,就其病害的預防措施進行研究,以期可以充分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物保護工作方針。
關鍵詞:青稞;常見病害;預防措施
鐘世雄. 青稞常見病害及預防措施探討[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6):28.
青稞又被稱為大麥,是青藏高原地區人民群眾主要的口糧,一般會在每年四月份的下旬播種,八月份下旬收獲。湟中縣位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西北區的過渡地帶,縣城境內三面環山、山川相間、溝谷錯縱、地形地貌較為復雜,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約為510 mm、年蒸發量在900-1000 mm之間、年平均氣溫在5℃左右、年平均無霜期約為170天,總日照時間約在2450 h。
一、青稞的常見病害
筆者通過對近些年湟中縣田間系統的調查分析后發現,青稞在種植中主要存在的病害分為三種:
1、條紋病
此種病害主要是由種子本身帶有的細菌在傳播過程中引發的,其最佳發病土壤的溫度在3-13℃之間。最開始時,麥苗第一和第二片葉子上會產生淡黃色小條紋或者是斑點,隨著葉片逐漸長大,斑點或條紋的面積也會逐漸拓展,顏色也由淡黃色轉為黃褐色,最后呈現出灰黑色的狀態。葉片上出現較多的黑霉,致使葉片逐漸干枯、破裂,導致植物生長過于矮小,無法結出果實,或者是結出的籽粒不飽滿,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全株枯死。
2、條銹病
此種病害是通過高空中氣流的傳播而擴大面積的,其嚴重程度同青稞生長環境的濕度條件具有密切關聯。在春天,空氣溫度在10-12℃之間,條銹病發生的概率較高,但其是否會成為流行病,同春季降水量大小也具有直接聯系。條銹病就是受害的株莖或者是葉片上出現紅褐色或者是鮮黃色的斑點,當斑點破裂之后,病菌就會飛散開來,呈現出鐵銹狀的特點,這也是條銹病名稱的由來。
3、黑穗病
同條紋病一樣,黑穗病也是以種子為主要傳播媒介,當種子被植入到土壤中后,土壤和糞肥也轉變為了病害的傳播介質。黑穗病主要有散黑穗和堅黑穗兩種,散黑穗的病穗會形成黑色粉末,而外表面則包裹著一層灰白色薄膜,健康植株和病株的差異性較小;堅黑穗的病粒會形成一團粘結非常緊密的黑色分塊,外表面則會形成一層相對較為堅韌的半透明銀灰色薄膜,同健康植株相比,病株更加矮小。
二、青稞常見病蟲害的預防措施
1、農業防治
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在青藏高原地區推廣抗病、高產、優質青稞品種的力度,三青9號和藏青2000可以作為首選。當完成精選種子環節后,種植人員可以選擇150 g含寡糖31%的氟蟲種衣懸浮劑,加上150 g含量在2.5%的滅菌唑種衣懸浮劑,兌上1700 mL的水[1]。之后,借助機械包衣或者是手工包衣的方式,用兌好的藥劑對100 kg的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最后,將完成包衣的種子晾干,晾干后播種,從而有效預防條紋病和黑穗病的出現。
2、化學防治
一般情況下,青稞出現條銹病的概率同種植區降雨大小和頻率具有密切關聯,如果在青稞種植期間,湟中縣的降雨量較大、降雨時間較長,則會為條銹病的傳播提供有力條件,反之,則不會對青稞生長造成較大的危害。對于青稞條銹病,種植人員可以在每公頃種植區內,以噴霧的方式,噴施30%的唑醚·唑醇懸浮液30 mL,兌水50 kg,并間隔10-20天的時間,噴施一次,反復噴施1-2次即可[2]。
3、生物防治
受現階段相關研發和應用技術的影響,以及相關科技水平的限制,青海省湟中縣在種植青稞時,其使用的青稞防治技術仍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同化學農藥預防技術相比,生物防治技術存在的最大優勢,就是除了其在最初使用時具有一定的揮發作用之外,可以在適合的自然和生態環境中,更好的增殖和生存,保護農作物免于持續受到病害的危害。但同其他防治技術相比,生物防治對農作物的作用時間相對較為緩慢,作用效果的穩定性受生態和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在加之生物防治技術的成本要高于其他防治手段,從而無法在農戶中大規模的普及。
4、增加科研經費的投入
在青海省湟中縣,青稞植物的總產量每年都在逐漸增多,其中,因為病害防治手段性質有效挽回的青稞產量損失,在總產量中占據5%。對青稞這種農作物來講,提高其病害的專業化預防水平,是保證青稞生產安全、抵抗青稞病害、增加青稞產量的一項重要舉措[3]。由于湟中縣每年在研究青稞病害專業預防措施中科研經費的投入相對較少,致使相關預防技術和專業水平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筆者建議青海省和湟中縣的政府部門每年都應當安排專項資金,對青稞病害問題進行調查,通過大量的研究實驗開發出更多高水平、高技術含量的專業預防措施。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青稞常見病害展開持續有效的控制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病害對青稞生長的危害,還可以保證青稞產量能夠穩定增長。因此,結合湟中縣的氣候狀態和地形地貌,針對青稞的常見病害,從化學、生物和物理等方面出發,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李 楊. 青稞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進展與發展方向[J]. 現代農業科技,2016,(01):179+181.l.
[2] 常 瑛,達 珍,司政邦,等. 山南市乃東區春青稞病蟲害發生種類及防治措施[J]. 湖北植保,2016,(06):50+59.
[3] 王 穎. 拉薩市青稞生產優劣勢分析及發展對策[D].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