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湖北省基層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改革,夷陵區農機推廣系統存在嚴重的人員流失,職能弱化,手段缺乏,人才斷檔,觀念陳舊、投入不足等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和推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樹立克難奮進、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大膽作為的理念,創新推廣方式方法,在思維上實現新突破,努力向四型轉變,全面推進農機推廣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農機推廣;四型轉變;集成型;合作型;外延型;創新型
王曉云,鄭云昌,黃定元. 創新農機推廣方式方法 全面推進農機推廣向四型轉變[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6):43.
一、四個轉變
1、向集成型轉變
集成是大勢所趨,集成的內容除技術集成以外還有土地、人才等集成。實際上,土地、人才的集成更重要,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是農機推廣的主要攔路虎。在集成方法上,我們要主動出擊,積極參與合作社、農場、農業公司、基地等的建設和設計以及農田基本改造,為農機農藝的融合打好基礎。
2、向合作型轉變
合作才能雙贏,農機推廣工作從上而下的老套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要求,基層需要有新的“腳”來支撐。我們要放下架子,擺正位置,與廠家合作,與各種農業經營組織合作,與農民合作,多聽農民的心聲,多看農機服務的重點難點,多推農業生產關鍵薄弱環節的機械技術,補齊短板,多做橋梁紐帶作用。
3、向外延型轉變
不能把農機推廣的內涵局限在種養加上,要從更深的層次、更廣的范圍來認識農機推廣。把農機推廣和其他的農業形式結合起來,比如在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城市環保農業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有農機與農藝融合,有農機與環保融合,有農機與旅游觀光融合等。
4、向創新型轉變
一是觀念的創新,著力加強體系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和農業生產經濟體為主體,搭建創新推廣的平臺,創新推廣機制,提升服務能力。二是依托原有基礎,添進新元素,增加新機制,注入新活力。瞄準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重點是薄弱環節的技術創新。三是方式方法的創新,建設智慧農機,重視農機信息化建設,重視大數據信息的采集和應用,依托大數據實現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精準推廣,提高工作成效。基于大數據開展工作是一種趨勢,結合全區的農業種植現狀,用好大數據找到農機技術推廣的重點與薄弱環節,及時調整推廣重心和方式方法。
二、實現四個轉變采取的措施
1、新一輪思想解放是前提
新一輪農業大發展、農機作業水平大突破,必然需要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為先導。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解放思想,“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關鍵要樹立七大觀念。
一是從為政績、為企業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為大農業、為農民、為農村的思想,只要是對三農有利的技術和機械,我們就去積極推廣。
二是從農機技術為主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農業為主,農機為輔,農機農業共同發展的思想,走農機農藝深度融合之路。
三是從行政推廣為主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以市場為導向,多種形式并存的思想,構建新的推廣服務體系。
四是從農機推廣主要服務傳統農業的思想束縛在解放出來,樹立服務現代農業,綠色農業,城市農業的觀念。
五是從消極懈怠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觀念。
六是從因循守舊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全方位開放的觀念。
七是從部門和局部利益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服務中心和全局的觀念。
2、體系、人才、技術是支撐
農技推廣最終必須依靠體系的建設,人才的培養,技術的提升,沒有體系,人才,技術,農機推廣就成了無本之木。體系建設一方面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另一方面是以項目為紐帶,依托農機企業和農業經營體,縱橫捭闔,上下合作,橫向聯合特產中心、農技中心,培訓中心、農技監理等,縱向上聯合上級農技推廣部門與鄉鎮農技中心。
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方面是縣區級推廣人員納入全額財政撥款的事業人員,在鄉鎮和村組落實“三定”人員(定崗位,定職責,定人員);另一方面加強對體制內人員的知識更新以及從事農機經營活動的農機大戶和其他組織人員的培訓;以節本增效、綠色環保為導向,著力提升機械化生產技術含量,重點是結合全區實際,著力推廣水稻,油菜,玉米,柑橘,茶葉等全程機械化技術。重點是解決了耕種收主要生產環節機械化發展技術瓶頸,暢通全程機械化。
3、龍頭建設是核心
要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械,真正形成全程機械化,單靠一個農戶,一個農機戶都難以實現,核心還是要建設一批能夠帶動和輻射一方的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業經營主體為龍頭。培植龍頭主要采取“四個一批”的辦法,一是在現有的農業經營主體中擇優選擇扶持壯大一批,各主管部門都以主要品種為基礎,確定各個品種的龍頭。二是以資本為紐帶,通過流轉、兼并、聯合而組建一批。三是從經營比較成功的中小型農業企業中,通過拓展經營范圍萌生一批。四是采取優惠政策對外招商引進一批。通過3-5年的建設,形成一個以龍頭為核心的覆蓋全區各個主要品種的農機推廣示范網絡。
4、加強領導是關鍵
農技推廣工作涉及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整體聯動,形成合力,關鍵在于加強領導。
一是要向地方各級主要領導多請示、多匯報,得到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提高農機部門領導的水平,要善于調查研究,要能夠把握全局,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彰顯農技推廣的地位。三是強化領導的責任,采取每一個農機推廣項目,每一個農業經營龍頭企業,都有一個領導聯系的辦法把領導的責任落到實處。四是明確領導的重點,農技推廣的重頭戲在龍頭企業,領導的重點就應放在龍頭企業,堅持誰有能力誰當龍頭,誰當龍頭支持誰,誰有本事誰逞強的原則,集中力量扶持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搭建平臺,促進農技推廣事業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