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


摘要:金湖縣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豐富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研究和探索水稻優質高產種植技術對于金湖縣保持稻米質量與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文對水稻選種、播種、施肥、灌溉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水稻種植關鍵技術進行了介紹,以期為金湖縣優質高產水稻的培育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水稻;種植技術;高產;金湖縣
王 韜. 江蘇金湖縣水稻優質高產種植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6):44-45.
金湖縣為江蘇省淮安市下轄縣,位于江蘇省的中部。金湖縣水資源十分豐富,轄區境內由白馬湖、寶應湖與高郵湖環繞,故此得名為金湖縣。金湖縣是典型的蘇北水鄉為水稻的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金湖成為魚米之鄉。
金湖屬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溫度適宜且水資源豐富十分適宜水稻的生長。其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極端高溫在36.9℃,極端低氣溫在零下7.5℃,分別出現在7月和12月。每年溫度高于35℃的天數僅有5天,通常出現在7月份或者是8月份。冬季的平均氣溫在2.2℃,春季的平均氣溫在13.8℃,夏季的平均氣溫在26℃,秋季的平均氣溫在16℃。年平均的降雨量達到了1000 mm以上。每年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有降水,有些時期連續降水的時間長達10天,其最長的連續降雨的時間達到了25天。冬季的平均降雨量為76.3 mm,春季的降雨量為206 mm,夏季平均降雨量為531 mm,秋季的平均降雨量為179 mm。年均日照總時數2183 h,四季年平均日照時數:冬季468.8 h,春季為537.3 h,夏季為603.5 h,秋季為529 h。從氣候角度來看金湖縣十分適宜水稻的生長。下面詳細介紹金湖縣優質水稻高產種植技術。
一、水稻選種
通過曬種的種子其后熟的速度可以加快,體內酶的活性也會顯著提高。在水稻收獲以后雖然經過曬干才進入谷倉,但是由于種子本身的成熟程度不同加之自身的干燥程度也不同。在貯藏的過程中由于天氣的變化空氣中的濕度以及溫度都會產生波動,如果濕度過大種子吸水之后會產生旺盛的呼吸作用,會加大消耗種子體內的養分,養分的過度消耗會導致種子發芽能力下降。
另外經過曬種還可以使得種皮的通透性增加,使之在后期的浸泡過程中吸水均勻,進而有效的提高酶的活性。通過曬種還能夠使得空氣中的氧進入到種子內部為種子發芽提供所需要的游離狀態的氧氣,氧氣是種胚形成赤霉素的關鍵因素。赤霉素可以引導淀粉酶的形成,將淀粉降解為可溶性的糖,為種胚呼吸和幼芽形成所用。
太陽光譜中的短波具有一定的殺菌能力,保證種子后期發育和成長的過程中不被細菌感染。水稻選種之前需要在陽光下進行曬種,曬種的時長應在1-2天左右。在曬種的過程中,每間隔2-3 h就需要翻動一次,讓所有的種子都能夠得到暴曬,使其能夠充分干燥,體內的水分下降到15%左右。
然后利用鹽水進行選種。將待選的種子放到具有一定濃度的鹽水中,借助浮力來區分好種和壞種,水稻選種鹽水的濃度是根據好種的密度來進行設計的,其一般的濃度為123.6 kg/m3。小于上述濃度的種子會浮到水面上,而高于該濃度的種子則會下沉。通常來講好種子的密度要遠大于壞種的密度,利用經驗閾值來對好種和壞種進行區分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在使用鹽水的過程中由于每次檢驗都會被種子帶走一部分的鹽分和水分,因而在每次使用之后要重新來調整鹽水溶液的濃度。經過鹽水浸泡之后種子表面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所以在選種之后要立即使用清水對其進行清洗。
二、播種
目前水稻播種的方法較為常用的有移栽和直播兩種,其中水稻移栽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移栽有助于避免條紋葉枯病,所以采用移栽的方式會得到較高的產量。這種播種方式能夠保障水稻在灌漿期獲得適宜的溫度與充足的光照,水稻的結實率以及籽粒的質量都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移栽相對于其他播種方式具有較大的工作量,繁重的移栽工作與相對有限的勞動力之間形成了矛盾。因而如果種植面積較大通常不會采取移栽播種的方式。
直播的方式近幾年應用十分廣泛,直播方式相對于移栽方式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其缺點也十分明顯。這種播種方式會由于播種時間延后而造成水稻的結實率以及籽粒的質量下降,產量相對于其他方式相對較低。根據經驗采取直播的方式相對于移栽的方式產量要低5%左右,每千粒質量低1 g左右,出米率要低3%左右。并且采用這種方式會導致雜草較為嚴重,需要借助較多的人工來清除雜草。
三、施肥
在插秧之前要對所要移栽的稻田施肥,這個階段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施肥的主要目的為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地的肥力,為水稻分蘗提供足夠的養分。基肥主要以秸稈還田為主,此外也要施加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鉀復合肥。施肥要注重量與質的均衡,通常情況下基蘗肥和穗肥施用的比例為7:3。
一般來講基肥的施用有深層施肥和淺層施肥兩種,這兩種施肥方法分別具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如果土壤具有較強的儲存肥力的能力并且所需施肥量又大,那么可以采取全層施肥的方式;如果土壤儲蓄肥力的能力較差且施肥量較少,那么可以采取淺層施肥的方式。采用全層施肥的方式能夠讓肥料均勻分布在土壤中,形成較為肥沃的耕作層;而采用淺層施肥的方式則直接將肥料施加在最貼近根系的位置,非常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在水稻移栽之后為了促進水稻分蘗往往需要再施用一次肥料。
水稻分蘗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生長發育早期出現在水稻低位和中位的分蘗,這些分蘗絕大多數是有用的,而后一種發生水稻高位的分蘗通常情況下是無用的,在其生長的過程中要促進其有用的分蘗,控制其無效的分蘗。有效分蘗的時間往往在一周左右,但是單季稻的有用分蘗可以長達30天左右。在有效分蘗期期間不僅要施用基肥和面肥,還需要在返青期之后施用一定量的尿素,然后根據分蘗的情況再選擇是否需要補加施肥。endprint
穗肥指的是促進水稻稻穗生長所需要的肥料,施肥的時機往往為促花期和保花期。促花肥的施用能夠促進穎花分化,提高枝梗的數量。通常選擇在幼穗分化的初期進行,而保花肥則用于保護穎花發育,有效的減少其退化。兩個階段的施肥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稻穗的粒數。
四、灌溉
水稻的灌溉通常采用淺水灌溉的方式,以保障稻田土壤濕潤為主要原則,而采取間歇性灌溉的方式可以始終讓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具有足夠的水分。從水稻的生長期來看,不同的階段其對于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要根據水稻不同的生長期來分別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
在水稻拔節期要保障每次的灌溉深度在20 mm以上。由于移栽的初期水稻根部受損其水分吸收能力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保持較薄水層有助于減少葉面的蒸騰作用,顯著的增強其抗低溫、高溫的影響,促進其葉與根的生長。
在水稻孕穗期如果溫度低于17℃,那么稻田的水深應當保持在15 cm以上,并且可以噴灑壯穗靈以提高水稻受粉和受精以及灌漿的質量。在水稻抽穗開花期間要保持稻田較淺水層滿足其用水要求;而在灌漿期間要采取間歇性灌溉的方式以保持土壤的通氣性,促進其根系的發育;黃熟期應當停止灌溉。
水稻結實期需要適當的水分與空氣,所以在這個期間露田的程度可以適當加大。如果土壤發生開裂則需要及時灌水,但是水量一定要小,否則難以進行收割。在成熟期水稻已經逐漸死亡,在收割前要注意斷水,但是斷水的時機要把握好,一般早稻收割前5天斷水,而晚稻收割前10天斷水,斷水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對水稻的產量與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
五、病蟲草害防治
對于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常見的稻瘟病可以選擇相對應的藥物進行噴灑,噴灑的時間間隔掌握在5-7天之間,噴灑的次數掌握在2-3次,并且要配合噴施高新脂膜以便更好的提高藥效。噴灑的時期要避開水稻花期。金湖縣多年來采取了多種多樣的種植方式,導致田間復雜的雜草草相,嚴重危害水稻產量。如何更安全有效地控制雜草,需要根據種植方式采取適當的化學除草方法。
機插秧田應在機插5-7天后化學除草,每畝稻田需要在土或肥中拌和50%苯噻芐80g 或47%靈旺70-100 g撒于稻田,施撒后要蓄水2-3天,水深為3-5 cm。若是直播種植,先用藥劑封閉稻田,當秧苗二葉一心時選用相應的草相除草劑。若是移栽方式,需在移栽后5-7天,每畝需用細土拌和14%芐乙可濕性粉劑40 g撒施。化學除草中嚴格施用除草劑藥量,其中移栽、機插方式的施藥需要保水3-5天,水深為3-5 cm,直播方式在用藥后的5天內保持田面濕潤,下雨應迅速排水不得讓積水影響藥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