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榮
摘 要:音樂教學作為學生“德、智、體、美、勞”中“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更是音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音樂教學的基礎上,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高中階段;音樂鑒賞;教學策略
高中是學生心智比較成熟的時期,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與意識。在高中階段,學校和教師除了加強學生考試科目的教育外,更應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音樂教育中的鑒賞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在拓展學生音樂文化視野的同時能更好地為學生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一、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意義
高中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學生在高中時期已經具有獨立的思想,這個階段的高中教育對于學生一生都能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高中這一時期,學校的教育教學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僅要設置和高考科目相關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對于一些提高學生素質的課程也要進行開設,比如音樂鑒賞課等,更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高中音樂鑒賞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巨大升學壓力,音樂鑒賞課的開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學生壓力,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音樂鑒賞課豐富了高中教育相對單調的課程結構體系,在音樂鑒賞課中,學生可以享受音樂帶來的魅力和精彩。
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現狀分析
學校注重學生高考升學率,家長重視孩子的前程,而學生也希望自己能上一個心儀的大學。這樣的結果就導致高中教育課程越來越單一化,學校教師只會注重考試的學科,對于不是應試范疇的學科大多置之不理,因此導致教育失衡。學校對音樂鑒賞這類不是考試科目的課程大多不重視,更有甚者,直接沒有開設這類素質教育課程。而教師在教育學生方面,往往也只重視應試學科的成績,不注重其他方面的教育。
三、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
1.樹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學校樹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考升學的巨大壓力使學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偏移,學校要提高對于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音樂鑒賞課并不是要求學校培養出音樂家、歌唱家或者演奏家這樣的人才,更多是希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與興趣愛好,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可以緩解學生巨大的學習壓力,達到勞逸結合的目的。
學校要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而非盲目地追求升學率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提高對于音樂鑒賞教學的重視程度,創新音樂鑒賞課程,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音樂教學模式,更多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增加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2.音樂情感式教學
音樂是一種文化、一種感情的表現。在音樂鑒賞課上,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成為學生音樂鑒賞課上的引導者。首先,每首歌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情感,都有不可復制的故事,也有可以借鑒和學習的精神文化。教師在讓學生鑒賞每首曲目之前都要向學生講述歌曲的背景以及整首歌曲的故事內涵,方便學生理解。其次,學生在充分了解歌曲大背景的前提下,以聽為主,培養學生的“音樂耳朵”,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盡情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與創造力,有文采的學生可以通過音樂鑒賞課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課上闡述自己對于音樂曲目的想法和感想,各自進行交流溝通,以更好地達到學習目的。
3.多媒體方法輔助教學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多媒體已經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音樂鑒賞課上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音樂、鑒賞音樂。多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等特點,多媒體設備可以充分調動課堂活躍的氣氛,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進而營造音樂鑒賞的良好氛圍。音樂的背景故事通過多媒體可以更好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音樂播放也需要借助多媒體來進行,一首樂曲可以通過鋼琴彈奏,也可以通過小提琴來彈奏,不同的樂器能展現不同的音樂情感。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播放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首曲目,讓學生能從不同的樂器中感受音樂,同時也熟知不同樂器的聲音。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能把枯燥的音樂理論課程趣味化,充分調動學生音樂鑒賞的積極性和興趣。
4.因材施教式教學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葉子,每個人也都有其獨特的才能和天賦。素質教育發展到今天,學校和教師也越來越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行個性化教學手段,絕不可以以偏概全,力求讓每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都能得到良好發揮。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個性,讓其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學生懂得樂器的演奏就可以安排他們在課堂上演奏樂曲,像有的學生擅長跳舞、有的學生擅長唱歌,都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他們進行表演。跳舞、演唱、奏樂三方面的配合就可以產生氣勢磅礴的表演。一方面,表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讓表演者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讓學生自己的特長可以伴隨一生,甚至可以發展成為以后的職業技能。另一方面,音樂鑒賞課的表演可以真正達到緩解學生壓力的目的。樂曲本身就是讓人身心愉悅的存在,更何況是舞蹈的襯托,更能讓學生欣賞到音樂本身自帶的魅力。
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現階段學校對于音樂的鑒賞教學不夠重視,需要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教師在教導學生樂理知識的同時,輔助音樂情感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完成音樂學習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潘偉.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與策略淺談[J].新校園(中旬刊),2015(4).
[2]莊偉.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J].新課程(下旬),20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