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飛
摘 要:現階段我國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偏低,教改后取得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總體上依舊不容樂觀。部分初中生認為數學過于復雜、抽象,出現學習興趣偏低甚至喪失的情況,有必要做好相關研究工作。主要分析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以供同行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措施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問題
初中數學課程專業性極強,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主要具備抽象思維能力。這就造成初中數學教學難度偏大,部分學生基礎偏弱,不但影響教學的順利開展,還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正確理解理論知識與運算規則,造成運算錯誤的出現,小問題逐漸積累變成大問題,最終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熟練掌握各類知識點,要求教師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新課程理念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強調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與教學評價方式,結合新課程理念,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技術,集網絡、數據、信息以及圖形等多功能為一體,可以用來輔助數學教學。幾何畫板是一項最具代表性的多媒體技術,適用于幾何圖形、函數圖像等的規劃,可以用來輔助二次函數教學,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幾何畫板反復演示二次函數圖像,再逐步提出問題,以推導的方式來逐步、深入地引導學生自行總結二次函數的性質、原理。
第一步,通過幾何畫板,畫出y=ax2+bx+c的圖像,并反復變換、演示,讓學生觀察,提出問題:通過觀察,你認為y=ax2+bx+c有什么性質?
教師在畫板上反復變換圖像,例如:平移、開口翻轉、拋物線與x軸、y軸等交點變化等,學生積極觀察,逐步發現圖像特點,隱藏的關系、數據等,同時,給出了原因。例如:一些學生說道:通過c的值能夠推出圖像與y軸交點坐標,引出截距概念;根據開口方向,拋物線頂點縱坐標確定為解析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引出頂點坐標概念。教師將學生發現的正確的性質與概念,集中總結記錄,為深入探究做準備。
2.重視學生思維發展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首先要有效結合各方面因素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其次培養其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及數學思維品質。如:
學生A:課本上解釋等弧是什么:同一個圓或相等圓中可以互相重合的弧。翻過來推測,只要可以彼此重合的弧必定處于同一個圓或等圓中。老師我覺得概念前不必要存在限制性的詞語。
教師: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也很有針對性,你是怎么發現這個問題的?
學生A:在做一道關于全等三角形的證明題時聯想到的。
學生B:這樣的話,這個概念可以說成:同一個圓或等圓中,長度相同的弧就是等弧。
教師:我同意你們的看法。很多時候數學概念與公式都是很靈活的。通過這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并解決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此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常犯的錯誤,培養學生思維,設計錯題時不要超過學生認知與知識掌握程度,通過錯題訓練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3.利用多媒體提高效率
初中數學中有一些形狀、結構復雜、繁瑣的圖形,這些圖形主要用在證明題中,要想及時得出結論,可以借助多媒體拆分功能,將其拆分成幾個簡單圖形,引導學生逐步得出結論。
例如:三角形ABC為銳角三角形,BF和CD分別為三角形的高線,E是BC邊的中點,連接DE,DF,EF,∠A=60°,證明:DE=EF;三角形DEF是正三角形。
第一步,教師借助多媒體中的幾何畫板,按題意畫出圖形,看到圖形相對復雜,為解題帶來困惑,將該圖形拆解,通過Flash動畫操作來拆分,對應分離出局部圖形。
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復雜的圖形簡單化,讓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圖形。這種利用多媒體圖形拆分與飛入等功能的教學模式讓復雜、抽象的幾何圖形變得簡單化、形象化、具體化,有利于輔助學生更快速、更高效地理解圖形性質、規律,掌握證明思路,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數學學習更加重要,學生想要在輕松氛圍中完成英語學習,教師就要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師生不再是教與學的關系,成為共同學習的伙伴,相互鼓勵與學習,培養出具有數學素養的人才。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財元.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王林玉.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
[3]吳玉波.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探索[J].新課程(中),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