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
摘 要:農村經濟發展是離不開電力系統的支持,用電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這就對電力系統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尤其是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模式,是電力系統管理模式優化中的重要部分。農村供電所作為電力企業的基礎供電機構,對于農村電力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就需要對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進行優化研究,以此來提升農村供電所的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
關鍵詞: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策略
我國現在正在為實現現代化社會全面發展而奮斗,在這個過程中農村社會主義發展是不能忽視的。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就需要加大農村電網與電力系統建設,不斷的去優化農村電力事業,使其能夠符合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現階段農村供電所在管理模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處理,才能讓農村供電所發揮更大的價值與經濟效益。
一、農村供電所對于農村電力發展的作用
農村供電所屬于電力企業下屬的基層供電機構,它主要為農村用電服務,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對農村電力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
1.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現代社會發展中電力工業是基礎產業,它為其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農村經濟建設中,電力工業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就需要在電力企業的科學規范管理下,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安全優質的電力服務,以此來促進農業的生產,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助力;
2.促進農網建設的進程
為了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對農村電網管理體制進行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更科學的手段來規范農村電力市場,明確農村電網經營所承擔的責任主體,讓農村電網建設有了更多的保障;
3.提高農村電網的運營維護水平
通過對農村供電所的建設與管理來提高農村電力基礎建設,讓農村電網運營與維護可以得到規范化的管理,從而維護農村電網的用電秩序,讓農村用電更加的安全可靠,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用電的服務質量。
二、現階段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供電所與供電企業管理不能協調統一
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推動供電企業發展的有效動力,而農村供電所則是支撐供電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農場供電所的發展與管理,與供電企業的發展以及經濟效益息息相關。由于我國地域寬廣,經濟發展受地域的影響和限制,各個地域的經濟發展呈現良莠不齊的局面。在經濟發達的地域,供電所可以得到供電企業的大力支持,在有效的人力與資金的供給下,供電所的效益呈現上升趨勢,而供電所效益的上升又會加強供電企業對供電所的支撐與扶持,從而實現良性循環。而在某些經濟不怎么發達的地域,供電企業無法滿足供電所發展所需的人力與資金,只是提供一些文件資料,為供電所提供一些制度上的產考。供電所只能通過供電企業提供的管理的制度,進行自我發展與管理,供電所與供電企業不能及時的進行管理交流,導致供電所不能在運行以及管理方面實現與供電企業的同步協調管理,供電所的發展與效益不能得到提升。
(二)工作人員信息技術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體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有效的完善,農村供電所電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極大的提高,但由于農村地區的電工還是處于人手不足的情況,通常一名電工要對整個區域內的用電情況進行負責,但農村的信息技術沒有城市的發達,電工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以及重視的程度不足,在其工作的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使用不能做到靈活與及時,信息技術在農村供電所的管理中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三)用工管理混亂
農村供電所的工作人員沒有固定性,由于農村供電所電工的待遇并不理想,導致電工人員經常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出現辭職、跳槽等情況,使得農村供電所日常管理不能有序的進行,電工隊伍的不穩定導致供電所的經濟效益無法得到有效的基礎保證。
三、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策略
(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實現
“無規矩不成方圓”,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在新形勢的推動下應該向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一定的范圍內將各項管理工作做到最好,從而實現最佳的管理模式。供電所在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并根據行業要求來制定具體的優化內容,讓供電所員工能夠對管理模式標準化發展有足夠的認知,在實際的工作中體現出標準化與規范化。為了更好的實現管理模式優化改造,應結合員工的實際工作內容與專業化技能水平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讓員工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標準化學習中,以此來不斷的改進自身職業技能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嚴格按照專業操守來執行,尤其要重視對整個供電過程的全面監控與管理工作,從而實現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的全面標準化與規范化。
(二)優質化服務的開展
農村供電所作為農村發展中的主要服務機構,它在電量設施與服務工作中的重要性越發的凸顯。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發展中服務質量的優化是首要工作,只有提升了服務質量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多的助力。優質化服務的開展應當從提升員工服務理念開始,讓供電所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充分的認識到服務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服務工作中能夠彼此的配合與協調,從內部管理中提高服務意識。將優質的工作服務作為對員工的重要考核內容,讓員工都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優質服務中,并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服務評價標準,多多的吸取用戶的服務建議,以此來不斷的提升服務質量,從而實現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工作。
(三)信息化建設加快
新形勢發展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信息化的建設,而農村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信息化建設,它不但能促進新農村的發展,還能有效的促進農村電力事業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力事業的發展需要供電所的支持,那就需要將信息化建設融入到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中,將各項管理工作進行明確的細化,如此能夠有效的提升供電所的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可以完善供電所的電網架構體系、電網業務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方面的內容,將農村供電所中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實現最大化的優化,讓用戶能夠體會到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方便,為農村供電所的優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四)建立統一完善的企業文化
在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工作中文化建設屬于重要的優化環節,要讓整個供電所的管理實現領導統一、分級管理等文化建設,以此加大執行的力度。對工作人員進行企業文化宣傳,尤其是要結合農村的發展實際情況,以多種形式來開展企業文化的宣傳工作,將企業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用多媒體渠道來進行宣傳,在這其中企業的發展戰略以及優秀員工的服務意識應當著重進行宣傳。企業文化除了必要的宣傳以外,還要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以優秀老員工作為榜樣來對新員工進行統一的企業價值觀培訓,使得工作人員的思想、目標都與企業的發展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在實際的工作中將企業的文化理念進行貫徹。建立完善的企業文化能夠加快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的進程,讓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新形勢的發展需求,促進新農村的發展建設。
綜上所述,時代的發展讓管理模式更加的專業化,各種新技術的融入使得供電所的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為農村供電設施建設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讓農村供電所可以為農村電力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也能有效的提升電力企業的管理效率,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國家電力管理模式規范工作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梁同然.新農電體制下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方式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02):211.
[2].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的管理重點[J].大眾用電,2016,31(04):37.
[3]徐晉,朱亞萍.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2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