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10月,中國財政部頒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并于2016年6月出臺《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在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會計電算化》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將不斷改革創新。本文針對高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現狀,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管理會計信息化;會計電算化;改革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專業的一名核心課程,在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伴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普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轉變,也使得高校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需要發生改變。正視現實,對會計電算化進行深入改革,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會計人才。
1.管理會計信息化概述
《現代經濟詞典》中,“管理會計”是指為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的會計;“信息化”則為在國民經濟與社會領域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現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
管理會計信息化可以理解為是利用現代化管理和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為企業生成經營活動做出全面的、及時的、準確的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的過程。
2.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會計電算化》教學現狀
2.1教學目標較單一
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教學目標主要要求學生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流程,掌握財務業務的處理原理,將手工做賬思路轉化為軟件做賬思路,將數據進行存儲和提取,尚處于學習軟件的基礎階段,而這樣的教學目標對于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財務數據由“存”轉變為“用”的新發展趨勢下是不合時宜的。
2.2教學內容欠更新
《會計電算化》課程配套教材主要側重于業務流和財務流的結合,利用各個模塊,將模塊的數據集合起來。而在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僅依靠貨幣計量是不夠的,難以形成企業所有業務的具體數字,只有將管理會計信息與財務數據之間相互稽核,提升信息的可靠性,因而學生僅僅掌握傳統的會計業務處理是不夠。
2.3教學方式較滯后
教學用的用友U8V10.1為教學演示版,管理會計模塊并不能直接打開使用,部分功能的講解收到限制,用友U8軟件主要滿足企業會計核算,具備一定的通用性,而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在通用軟件基礎上學生如何構建適合具體企業的電算平臺,更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企業實際。
2.4人才培養缺轉型
傳統的會計人才的培養,往往更注重會計業務核算、處理的能力,主要培養“專業核算人才”,而較少側重管理能力的拓展。在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逐步融合,將會逐步取消或合并部分基礎崗位,按傳統標準下培養出的人才會較難適應社會需求,不利于社會人才素質的進一步提升。
3.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
3.1變更教學目標
《會計電算化》的教學目標主要以ERP系統為出發點,使學生掌握會計信息系統軟件操作和理論,培養其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在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會計電算化》的教學目標應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經營管理理念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決策、規劃的能力,具備職業判斷力和創新力,教會學生分析數據,將財務信息由“存”轉“用”。
3.2更新教學內容
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F行的《會計電算化》的課程內容一般模擬企業一個月的業務,講述財務軟件中的主要模塊,以財務會計為導向,注重業務的操作流程。在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現代電算軟件提高了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的融合度,滿足不同信息同時輸出,財務人員應將數據及時快捷處理,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因而需要開設管理會計模塊,進行財務分析的學習。
學科融合與知識點細分。會計專業的課程應加入《管理會計》、《財務報表分析》等課程,在信息化時代中,企業的經濟業務多樣化,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難以解決所有問題,因而需要將經濟業務與管理會計業務進行整合和細分,在模塊中開通管理會計模塊,將經濟業務節點化,財務分析碎片化。因而在結合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構建《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服務于教學目標,見圖3.1。
3.3改進教學方式
教學方法的改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將數據的“信息孤島”轉化為數據信息循環,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對數據進行分析。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適應無紙化和云端化的財務軟件。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構建仿真信息化平臺。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活動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的構建、運營中去,可以與學生分享企業案例,讓學生掌握查找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在實訓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與探討,完成教學任務。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可以利用在線課程,如中國大學MOOC、職教云等在線課程,完成教師在課前布置的課程“知識樹”任務,自主探究,遇到不懂之處在課堂上解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課堂學習與課后學習相結合。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可以加強企業與課堂的融合。建立校內的企業實習基地,將最新的實踐知識融入課堂,也使得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真實企業情況,確保學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考核中也可以將學生的實踐表現作為評分的標準,增加互評、自評等環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轉變人才培養
管理會計信息化需要將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機集合,它的建設需要復合型人才,可以對復雜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決策。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應發生轉變,從核算會計轉變為管理會計,突破財務會計以確認、計量、和報告的會計局面,結合會計電算化向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向經營決策、戰略規劃、科學評價的方向發展。
4.總結
綜上所述,在管理會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改革創新。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改革的實踐成果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因此,發現問題,探究思路,對于《會計電算化》教學,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松顏.“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J].納稅,2018(26):91.
[2]陳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趨勢[J].財會學習,2018(23):82-83.
課題來源: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卓越校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Z1425201703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歐陽璐璐(1991-)漢族,女,湖南湘潭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