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雨
摘 要:在國內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也應運而生,演變為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的一種常見活動。當代會計審計工作應用了更為專業的技術以及分析方法,進一步改善了企業的運營管理狀況,但目前,國內部分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在某種意義上,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阻礙。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企業會計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希望為研究企業會計審計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企業會計;審計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發展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加強企業的審計工作,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許多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會計審計工作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未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找出企業會計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的解決是非常必要的。
1企業會計審計的意義及發展現狀
1.1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審計工作漸漸誕生,其要點在于通過專業方式,探究與企業生產運營相關的各式數據,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該工作發揮著重大作用,具體表現如下:第一,會計審計工作可以讓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步驟更為細化,進而建立標準化的流程,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第二,對于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問題,通過該工作的開展,能夠及時發現并改善,規避或降低運營以及投資風險,進而改善企業的經濟成效;第二,會計審計工作能夠強化對于企業生產運營的監管,確立更加健全的管理體系;第三,在發展戰略的層面上,該工作的開展也為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持,使之更加合理,更加具有實踐意義,為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2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發展現狀
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形勢下,當代企業的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所涉范圍愈發廣泛,導致企業面臨更為嚴峻的管理問題,為此,會計審計工作也獲得了相應領導的重視,也逐步提升了該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但由于會計審計工作與經濟發展速度不同步,導致會計審計工作的開展無法取得應有成效,引發了各式管理問題。與此同時,該工作在我國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尚未發展成熟,因此,不具備可供參考的案例與經驗,在實際會計審計工作中,難免存在盲目性,此外,會計審計工作的相應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的基礎知識,如此一來,難免存在一定操作失誤,進而給企業造成損失。
2企業會計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2.1會計審計獨立性不強
會計審計就是有效監管會計工作,使其嚴格依照規定執行。原則上,會計審計工作應由公司內獨立的審計部門專職負責;而在實務中,多由企業相關領導直接負責。因為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不能保證審計工作開展時不會受到這方面的阻礙。會計審計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嚴重缺乏獨立性。即使企業正常進行審計工作后,審計質量也會降低,難以真正發揮部門職責和審計作用。
2.2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統
私企或股份制企業是現代企業的主要發展模式,企業的管理模式為領導直屬管理為主,從企業制定發展戰略到企業開展內部的具體管理工作,基本都是由企業的領導來決策的。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包括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因此,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開展會受到企業領導的影響,特別是在對配置和調控企業資源方面都是要在企業領導簽字的基礎上才能生效。而審
計工作的開展是需要獨立性的,一旦失去獨立性,就會導致會計審計缺乏足夠的公正性,無法實現其有效監督員工業務的職能,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2.3會計審計形式落后
企業的經營目標不斷改變,而其內部會計審計形式卻沒有及時更新,仍然采取原有內部審計方式。第一,審計方法落后。企業使用的是一種被動的、陳舊的,僅在會計工作完成之后進
行的,以“查錯防弊”為主的合規性審計方式。這種方式無法監督會計工作的前期和中期,不能有效發揮審計作用,導致審計結果并不理想;第二,審計水平局限。當今企業的審計方法及手段依托于傳統的查賬方法,與時代發展需求脫軌,缺乏合適的會計審計技術評價方式和機制。因此,現有會計審計水平難以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2.4會計審計人員數量不足
大多數企業會計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并不是通過招聘等方式來引進的,大部分是由企業會計部門抽調而來的,雖然他們對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非常熟悉,但是對于會計審計工作的專業能力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比較缺乏的,不利于防范企業會計風險及具體會計審計工作的開展,在具體工作中,核算大于監督,其監督職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
3解決企業會計審計問題的有效策略
3.1設置合理的內部審計部門
審計部門要從屬于董事長的領導,在審計工作中應該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可以監督總經理的行為。企業在選擇內部審計模式過程中,要防止出現內部審計部門“職位高、權利小”的現象,設置總審計師,要求總審計師對審計工作全面負責。為審計部門配置合理的工作人員,如財務人員、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審計機構內部實行責任制,將審計工作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審計結果要定期公開,使審計結果發揮應有的作用,推動企業各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
3.2完善會計審計體制
規范企業會計審計工作首先需要健全會計審計體制和體系,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保證企業會計審計流程的合法性。第一,更加重視會計審計工作,明確審計工作重要性,加大對會計審計工作的宣傳。企業在重視自身經濟業務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第二,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力度,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綜合分析企業經濟業務,為領導提供更多有效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企業財務危機發生,推動企業更好地發展。
3.3增強會計審計獨立性
會計審計部門的根本任務是監督企業的會計工作,約束企業的經濟行為,及時發現企業潛在的問題和風險,并向領導者提出建議。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成功,首先取決于會計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企業經過結合自身財務工作的實際情況,賦予會計審計部門足夠的權力和空間。會計審計部門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對企業的工作內容進行監督,預測風險并提出防范建議,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會計審計工作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淺談企業內部審計文化建設[J]. 唐玉璇. 冶金財會. 2016(01)
[2]銀行內部審計文化建設的誤區與矯正[J]. 尹明華. 現代金融. 2008(07)
[3]科學構建內部審計文化[J]. 劉靜. 科技致富向導. 2009(10)
[4]芻議培育內部審計文化的途徑[J]. 姚月寧. 會計師. 2010(05)
[5]內部審計文化的理論探討和建設實踐[J]. 張建勛. 會計之友(上旬刊). 2010(04)
[6]淺談如何建設勝利油田內部審計文化[J]. 張建勛. 會計之友. 2011(02)
[7]論內部審計文化的內涵與建設[J]. 湯翠芝,趙承康. 低碳世界. 2015(31)
[8]簡論企業內部審計文化建設[J]. 李德勝. 中國內部審計. 2013(10)
[9]提升企業內部審計文化的探討[J]. 呂家祥. 財經界(學術版). 2009(10)
[10]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文化建設的誤區[J]. 尹明華. 中國金融.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