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們出現了很多熱門的行業,這些行業的受歡迎使得在大學期間這些所對應的專業報名人員爆滿,比如會計、建筑、計算機以及設計等行業,這都是近幾年發展前景較好的行業,尤其是會計,有的學生即使所學的專業和會計沒有任何關系,也會去報名一些培訓班去考會計證。會計的迅速崛起不是無理由的,它是與我們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關的,會計的組成也是多方面的,其中管理會計的組成作用是不容忽視。我國現在已不像以前那種封閉的狀態,我們已經學會去借鑒西方國家發展的一些優點,因此,我國的管理會計也借鑒了西方管理會計的某些優點,雖然有借鑒但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我國的管理會計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具有中國特色。
關鍵詞:管理會計;中國特色;策略
一、對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的分析
(一)關于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特征的分析
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主要有兩個特征,一個是我國的政治基礎決定了其特色,另一個是實踐總是比理論先一步進行構建[1]。第一個特征的出現是因為我國目前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市場經濟模式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企業的發展一般都是要根據國家政策與制度制定發展計劃的,企業想獲得較好的發展就必須要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落實國家的政策,從而躲避一定的風險,有時國家也會對企業的發展進行干預,使企業的資源能夠合理配置,而企業要落實一些政策的時候,必須要考慮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以便更好的使用管理會計。企業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轉變原來的財務管理模式,改變原來記賬的方式,要進行會計職能的轉型,逐漸向管理會計的方向靠攏,因此,管理會計便出現了“中國特色”這一特點。
另一特征的出現是由于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是因為我國借鑒其他國家的管理體系而出現的,我們雖然是在借鑒他國的,但是我國管理會計也是結合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而出現的。在生活中,我們的社會是不斷變化的,我們的眼界與思想不可能一直停滯不前,雖然說實踐是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但有時我們某些突破原有理論而得出一種新的結論時都是通過實踐得出的,會計管理學的理論便是如此得出的。企業為了獲得長久性的發展,我們必須要根據國家的政策制定計劃,同時還要與企業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以此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這樣便使管理會計具有了實踐先于理論構建這一“中國特色”的特點。
(二)關于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的結構的分析
管理會計的中國特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基本特色,一個是具體特色[2]。基本特色是指企業的主觀能動性與國家政策相結合,這一特色是企業較好發展的基礎,而具體特色則是指現在管理會計并不單單是一門學科,它對企業的經營具有很大的作用,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功能。除了這兩個特色外,我們都知道管理會計的發展是符合我國的發展國情以及市場經濟發展的,因此,管理會計的結構具有情景特征,管理會計總是會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由相關的技術人進行管理行為,當然它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就起了一定的約束作用,使之不能胡亂管理,而企業若是想要保持發展的速度較快,就不能脫離國家的政策,也就是要保持這種管理會計模式。結構方面的這些特征使管理會計具有“中國特色”這一特征。
二、構建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的策略與途徑
(一)要聯系中國企業的發展特征
隨著會計事業的快速發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刻不容緩,為達到這種目的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自身的規章制度與發展體系。然而每個事物的發展都不是沒有約束的,都存在某種因素會制約它們的發展,會計也一樣,它除了與社會有關系,它還受經濟發展、國家制定的相應政策以及管理會計內部的一些規定的約束,有時管理會計的人才也會對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這些影響因素我們則把它歸為制定自身體系的獲得性因素[1]。另外,會計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要想會計發展的更加長遠,我們必須要不定期的研究我國企業發展的狀況以及其發展的規律特征,從而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發展計劃。若想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只做到這兩點是不夠的,眾所周知,我們在學校學習時,每一個專業都少不了對理論的學習,雖說實踐可以積累人的經驗,但實踐的進行是在理論的基礎上開始的,因此我們不可忽視理論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若是想要建立一個具有永久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就必須還要形成管理會計方面的理論體系,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管理會計的制度以及它自身的控制系統,只要這些方面做好了,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的形成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二)要緊接時代的步伐
所有事業的發展都是因為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不被落下,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穎的食物,而人們對他們的適應以及接受時間都相當的迅速,很快便淘汰了原來的事物,這種事物更替、社會變遷,讓我們發現只有傳承與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才能永不被淘汰。我們要改變原來的管理會計的理念,不斷創新的理念,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共同進步,共同發展。除此之外,還要進行技術革新,以此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
(三)加大管理會計的培養力度
21世紀最多的是人才,而人才出現都離不開社會對各行各業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原因,社會要求高那么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你要想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成為一名高端人才,而人才資源的優渥也帶動了企業的發展。而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重在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有些大學在有關會計方面的學習,都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意義,雖然理論很重要,但也是實踐同樣的。在學習理論時可以講授一些案列,讓學生進行分析,讓他們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還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是在管理會計方面,必須要進行實踐。除了人才培養,財務人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以及自身的能力,若還是保持在以前的工作水平,那將會在會計市場被淘汰。要建立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二者缺一不可,必須要重視人才的培養。
總結:
綜上所知,管理會計是在借鑒西方管理模式以及結合我國發展國情出現的,管理會計的“中國特色”是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及企業的主觀能動性與我國政策方針相結合而出現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使企業的發展有效的避免了一些風險,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國家經濟政策的落實。有學者預言,管理會計將會迎來繁榮發展的時期,這將推動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的發展也會帶動管理會計的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為了促進我國的經濟轉型,我們要努力培養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通過多種的策略與途徑發展帶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
參考文獻:
[1]馮巧根.論管理會計的“中國特色”[J].會計之友,2016(05):123-130.
[2]李攀.管理會計的中國特色[J].全國商情,2016(31):91-93.
作者簡介:龍悅(1990.11)女、侗族,籍貫:貴州天柱,現供職 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職稱:助講,研究方向:會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