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陽
摘 要:文章以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優化策略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的內涵進行了分析,隨后結合相應問題提出了一些機械加工現場管理優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優化策略
前言:機械加工現場生產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與復雜性,因此需要通過進行機械加工現場生產管理,協調好人員、設備、物料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保證機械加工生產現場有條不紊的進行,避免出現安全事故,然而當前機械加工現場生產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做好機械加工現場管理策略的優化,對于推動機械加工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的內涵
對于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來說,其不僅僅限于生產環境的改善,更為重要的是圍繞各項管理功能,促使相應管理流程更加規劃化、制度化,使得整個機械生產過程更加流暢,提升生產材料使用效率,減小失誤與安全事故,從而促使機械加工生產質量與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首先整理最為現場管理最為基礎分一部分,即是對生產現場物料加以區分與整理,及時將占用大量空間卻作用價值不大的“廢料”清除出去,使得整個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環境更加干凈整潔,著名的管理心理學實驗霍桑實驗已經證明,干凈整潔的現場環境對于生產管理的重要性,現場生產環境狀況會對生產工作人員產生較強的心理暗示作用,而心理則對人的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保持一個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對于現場生產管理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整頓是生產管理的必要條件,所謂整頓,即是根據要生產加工的目標,將所需要的必備的原料和工具按需求擺放整齊,并做好標示,為生產提供更好的便利,有助于提高工人操作的精細性,減小現場積壓,避免資源浪費。安全是機械加工現場生產管理的保障,機械加工行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經常會發生各種安全事故,因此加強現場生產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從而使得現場生產安全隱患得到有效的消除,對于機械加工生產效率的提升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意義。
二、機械加工現場生產存在的問題
(一)現場生產秩序不夠規范有序
生產現場是機械加工行業運行的核心平臺,它貫穿了整個生產過程的人員流動、物料流動以及生產信息流動,是機械加工生產質量的保證。然而在一些中小機械加工企業中,在生產管理上依然存在以下問題,例如工作人員生產缺乏有效的規劃,操作沒有準信相關規范標準執行,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班組作用發揮遭受了嚴重的限制,與此同時,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出現互相推諉、扯皮的現場發生。另一方面,在“生產信息”管理上,一些企業存在信息載體不完善,臺賬信息模糊不清,原始生產記錄不夠完整等問題,從而為機械加工生產流暢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此外,現場生產管理難以做到人員、設備、物料協調管理,致使生產現場一片混亂,物流受阻,環境“臟、亂、差”,不僅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更是造成了生產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機械加工企業經濟效益提升。
(二)缺乏必要的設備投入與維護意識
機械加工設備是保證機械加工生產的關鍵,然而由于對相關設備投入較少,致使部分設備存在老化、陳舊問題,與此同時,針對一些輔助設備設施例器具盒、周轉箱等缺乏有效的規劃與配置,致使加工生產現場狀態混亂,零部件擺放隨意,增加了現場生產管理的難度。另一方面,在生產現場管理過程中,進一步強化班組管理,做好設備的維護管理,對于促進管理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實際上,依然存在一些機械生產加工企業設備管理意識薄弱,不同部門在管理方面脫節,導致設備管理實效性差,為機械加工企業生產效率提升帶來的嚴重的影響。
(三)機械加工現場生產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機械加工生產是一項相對較為危險的工作,基于機械設備的多樣性,在實際操作中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很容易造成各種各樣的機械損傷,例如絞傷、物體打擊、壓傷、燙傷、砸傷等,與此同時,造成現場機械傷害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一是相關設備的防護、保險信號裝置缺乏或者存在一定故障缺陷,場地環境雜亂不堪,二是操作人員自身存在違章操作行為或安全防護用具沒有佩戴到位,三是組織培訓教育不夠,操作這自身專業技術素質較差等。鑒于以上種種,必須要加強機械加工現場安全管理,同時針對各種典型的機械設備,做好相關安全防護管理要求,從而有效提升現場機械生產的安全性,避免出現人員傷亡等重大安全事故。
三、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優化策略
(一)規范現場安全生產秩序
首先,完善的現場生產管理計劃能夠為現場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在現場管理過程中應加強對現場管理生產計劃的編制,并嚴格計劃要求進行管理,通過生產管理促進機械生產平穩有序的進行,保證現場生產管理有條不紊的進行。另一方面,要做好現場臺賬、工藝文件等生產信息的管理,嚴禁出現技術部門工藝文件是E版,現場卻用D版作業,而采購材料卻是C版等問題現象,要確保機械加工生產現場干凈整潔,生產物料整頓有序,生產原始記錄完整有效,從而為機械加工現場順利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現場管理過程中,應注意結合現場生產需求實際對物料進料加強管理,保證進料的科學合理性,在物料進場前,需要做好對其質量品質的檢查,保證生產加工質量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加強設備的投入與維護
現場管理只是輔助手段,只有引入先進的設備才能保證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輔助設施、先進設備的投入,有效保證機械加工產品質量。與此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設備使用后的維護,定期做好設備的檢查,及時查找出安全隱患,做好設備問題的故障修復,加強對相關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保證維護質量。從而使得設備始終處于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這對于減少因設備故障引發的那安全事故也有些較為積極的影響意義。
(三)全面落實機械加工現場生產安全管理防護措施
在實際進行機械加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應要求操作人員落實一下安全防護措施,首先最基本的即是做好防護用具的穿戴,以免發生燙傷、砸傷等事故,在正式使用加工設備前,要做好對機械設備的安全檢查,同時先進行空車運轉,在保證安全后再正式投入生產。其次相關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使用,嚴禁私自拆卸使用,在機械設備運轉時,嚴禁進行手動調整,或者進行潤滑、雜物清掃等行為。最后在機械設備正常運轉時,嚴禁相關操作者擅自離開操作崗位,以免機械發生問題無人處置釀成重大安全事故,在生產工作結束后,應自覺做好清掃工作,并切斷電源,做好材料、工具的整理。除此之外,在針對一些典型的機械加工設備操作時,現場生產管理人員也要專門要求相關操作人員落實好對應的防護措施,普及可能會出現的危險點,例如對于壓力機械設備操作來說,常見危險點為動作失調、誤操作、多人配合協調性差,因此需要落實以下安全防護措施,一是在操作前做好防護裝置、離合裝置等性能檢查,及時清理干凈工作臺雜物,避免機械運行時震落到腳踏開關上砸傷操作人員;二是沖較小的工件時,嚴禁用手調整固定,要用專用的工具;三是多人操作時,應有專人指揮,保證配合的協調性;四是若出現工件卡模問題,應用專用工具取出,嚴禁用手拿,取出時注意腳應離開腳踏板,以免誤操作。
總結:綜上所述,做好機械加工現場管理的優化,對于保證現場生產有條不紊的進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關管理者提高對機械加工現場生產管理的重視程度,結合相關問題采取有效的優化解決策略,推動機械加工企業平穩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清云. 機械加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 絲路視野, 2017(18):169-169.
[2]劉永麗. 機械加工生產現場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 商品與質量, 2016(17)149-149.
[3]石江川, 張繼雄. 機械加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 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 2016(6):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