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野 顏廷真
摘要:在心理學當中,思維能力是人體主觀意識的體現,是最復雜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思維活動的過程是人腦對于客觀事物所產生的間接反映,概括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與發展規律。思維活動的過程首先是由具象化到抽象化、再由抽象化到具體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實現主要是通過人腦對事物的分析對比與綜合概括得出,心智思維的操作對于客觀問題的思考與反應是相輔相成、互相產生聯系的。依靠這些不同的心智思維活動才可以逐漸對世界產生認知,從而可以針對社會現象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現階段隨著乒乓球教學訓練技能的不斷提高與發展,對于運動員心理因素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強化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思維能力;乒乓球教學訓練;重要性
思維能力對于乒乓球運動的實踐而言并不是無形抽象化的存在,而是一種印象深刻的可塑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乒乓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競賽結果產生直接影響。同樣的,競賽的成績也可以直觀反映出乒乓球運動員者思維能力的高低。乒乓球運動員的思維能力主要依靠實踐運動而生,但與此同時也會對日常的訓練和競賽產生推動作用或局限性。乒乓球運動員在同一時期內重復同樣的練習內容就會有明顯的進步,對于同水平乒乓球運動員在競賽期間的能力發揮也存在些許差異。思維能力能引導運動員樹立正確的競賽思想,使得運動員可以超常發揮,并有效增強比賽效益。
一、在乒乓球運動中強化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思維能力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動腦子”,通常情況下喜歡“動腦子”的運動員就會比其他運動員更聰明,他們對于生活事物很敏感,對新生事物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事實上思維能力是真真正正存在于乒乓球運動當中的,對于此,乒乓球教練和乒乓球運動員要對此提起重視,增強培訓力度,從而幫助運動員更好領悟乒乓球運動的本質,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經常獨立思考的運動員通常很快就能掌握新的動作要領和比賽技巧;富有創新意識與創造性,在比賽期間可以按照戰況的變化靈活使用不同的戰術;隨機應變的能力較強,在比賽期間一旦掌握對手的運動規律往往能出奇制勝,例如我國的劉國梁、張怡寧、孔令輝等在國內外被譽為優秀乒乓球運動員,這三名乒乓球運動員的共同特點就是思維敏捷。
1.思維能力對于乒乓球日常訓練的重要性
現階段的體育比賽一般通過最終的競賽成績看到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與訓練水平,所以在日常的乒乓球訓練中運動員要明確以下兩點內容并多展開思考。首先,運動員要考慮這種練習模式是否滿足自己的運動規律和競賽特點;其次,運動員要考慮自己的這種練習模式能否培養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經常考慮這兩點內容就能充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由此一來思維能力就能變得敏捷,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運動技術。相反,如果在乒乓球日常訓練期間沒有調動自己的思維,不經常使用大腦思考問題就會影響到自己打球戰術的進步。因此在日常訓練期間,建議乒乓球運動員要高度集中精神,還要養成愛動腦的良好思維習慣,才能促進自身更好發展,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與運動素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2.思維能力對于乒乓球競賽的重要性
乒乓球運動員在競賽期間如果不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就無法應對臨場比賽的攻守變化,也無法在比賽期間發揮自己的真正運動水平和運動技巧。靈活多變的打球技巧直接決定了雙方的勝負,因此在競賽開始之前運動員就要動腦筋提前分析對手歷史競賽中的打球方式和使用技巧,正確預估對方的實力,在腦中從不同角度考慮不同的應對方式,考慮在比賽一開始如何以首發球搶占先機,還有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應對戰術?中局時是否要改變自己的戰術?比賽尾聲時運用什么樣的戰術?對于對手的運動技巧要注意什么?一旦自己的比分落后要采取怎樣的戰術?比分僵持不下時要如何突出重圍等。過去或當今的乒乓球世界級比賽中有很多依靠團隊智慧正確分析自身與分配對手的打球技巧和運動特點,并以此為基準制定有較強針對性的戰術化解難題并擊敗對手的實例。比如瑞典的乒乓球運動名將本格森在比分為20分平局的賽點時,常采取側身位下蹲發球,誤導對手將打回正手位;匈牙利乒乓球名將克蘭帕爾則常習慣在反手加力擊球后再立刻側身搶沖,從而干擾對手的判斷。對于此,就要開動思維掌握對方的運動規律,心中有不同的應對反應,在比賽期間就能掌握局勢,擊敗對手。現階段我國很多乒乓球運動員特別是青少年隊員經常在比賽期間不開動腦筋,不去分析對方的運動規律與技巧,所以經常出現比賽期間首先連續得分之后又連續失分的現象,這就說明該運動員不知道自己一開始是怎么贏球,后期又是為何輸球。戰術的胡改也是運動員沒開動腦筋的主要表現之一,很多運動員并沒有持續使用自己的戰術,戰術亂改一氣直至亂了自己的陣腳;反之,很多運動員在明知自己的戰術已無法得分的情況下仍舊不改變戰術,就會使得比分一直落后與對方。要想克服以上問題,運動員就要在日常訓練中形成愛思考愛動腦的好習慣,只有持續不斷增強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分析水平才能在比賽期間抓住制勝點,擊敗對手。
二、培養乒乓球運動員思維能力期間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培養乒乓球運動員能夠快速找出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運動員在日常訓練或競賽期間多問教練員問題,比如為什么這個球能命中?這個球為何丟分?怎樣才能發力上手?為什么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等問題。要反復思考這些問題,找出答案和有效解決這些現象的辦法,長此以往就能拓寬自己的思維活動。
其次,教練員要強化培訓運動員的學習能力。使得運動員意識到自己的運動缺點,學習他人的運動優點和技巧,學習前輩運動員的運動和競賽經驗,與自己的打球方式結合進行思考就能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運動員要善于分析和觀察身邊事物,人的思維能力雖然是天生的,但也會受到后天的影響,要靠勤奮學習充實自己的思維能力。例如中國的橫拍轉不轉削球是受到國內團轉與不轉發球的啟迪;歐洲弧圈球是受日本運動員的影響進而發展起來。以上都是很經典的例子,說明要學習別人的優點,拓寬自己的思維能力,將別人的優點與自身的運動條件結合,取長補短從而增強自己的運動能力。
結束語
實踐證明,多動腦就能拓寬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乒乓球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運動能力逐漸提升。由此一來運動員才可以在競賽期間突破障礙,正確分析對手的能力采取有效的戰術,從而提升自己的運動技巧和運動能力。對于此,本篇文章中筆者首先闡述思維能力在乒乓球教學訓練與比賽中的重要性,之后針對思維能力對于乒乓球運動的正確運用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為相關領域人員提供訓練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1]王永麗.乒乓球教學中興趣培養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152+154.
[2]曹繼光.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6):14-15.
[3]劉星.多媒體技術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運動,2016(01):98-99.
[4]許飛虎.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0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