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光磊
在中國,第三方支付的技術創新經歷了爆炸式的增長。這項由新興互聯網公司發起的重要技術創新正在幫助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的支付業務在深度和廣度上擴展。例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被引入中國,現在是中國最常用的第三方在線支付系統。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支付模式。同時,這些銀行在傳統金融業的基本支付結算功能、潛在客戶、存貸款服務和傳統中介業務等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替代性、競爭性和排擠性。因此,有必要從新的視角來研究技術創新與傳統金融業演進之間存在的機制。
支付寶之所以能夠占據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支付寶建立之初的目的是應對淘寶面對的支付和信任問題,當時國內互聯網也剛剛起步,支付寶推出的方式足夠創新,所以占得了市場先機;其二,依靠淘寶網等旗下電子商務網站的豐厚資源,支付寶的網上支付業務能夠獲得有力的支持。對支付寶、銀聯等規模較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企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對規模相對較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僅依靠收取手續費來盈利難以承受后期的運營維護費用;為了獲得長遠的發展,或許只能選擇被收購、兼并或重組的道路。中國人民銀行或停發牌照,移動支付成最大機遇。2015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2015年支付結算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到“嚴格支付機構市場準入,鼓勵現有機構兼并重組、持續發展健全市場退出機制,研究實施支付機構分類、分級監管”,即是針對目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難以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而只能采取“價格戰”等惡性競爭的應對措施。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移動支付將逐漸代替現金支付;如果企業能夠進行合理的戰略布局,移動支付將成為未來的一大機遇。
目前的問題在于,電子商務企業的創新對傳統產業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電子商務中小企業對產業演進、產業合作和產業分化的影響是什么?
從理論框架通過文獻綜述進行定性研究來看,從三個角度論證了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技術創新的影響有(1)從供給角度分析支付技術創新和產業演進;(2)從支付需求角度看技術創新與產業演進;(3)支付創新導致的產業演進。
理論數學模型的建立在于運用向量自回歸模型]對中國傳統金融業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技術創新效應進行定量研究。具體的研究對象數據將結合73家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列為金融機構的傳統金融上市公司。為確保數據記錄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上述公司的八年期(2007-2014)數據可在中國股票市場和會計研究數據庫中獲得。獨立變量數據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量。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產品,并允許支付類型不由商業銀行提供。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是指用戶通過支付交易平臺支付的資金總額,包括賬戶支付、網關支付和賬戶間轉賬。因變量數據是金融業的經濟增加值(EVA)。EVA是衡量公司為股東創造了多少的衡量標準。EVA也是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用來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
從中國傳統中小企業產業的考察中獲取有關中小企業和非營利性金融機構盈利能力的公開數據,以展示當前我國傳統的中小企業經營模式。從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發展歷史等角度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典型的企業管理戰略。
一,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技術創新調查
首先,回顧中國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的起源。其次,以淘寶網和天貓EBAY網為例,可以較好地反映我國中小企業重大技術革命的發展。將比較他們的數據、發展戰略和管理方案,以證明技術創新是否對電子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二,電子商務中小企業對中國傳統中小企業的影響比較研究
理論框架將采用文獻綜述和數據比較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定性研究,從三個方面論證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技術創新的影響:(1)從供給角度分析中小企業創新和產業演進;從需求角度看技術創新與產業演進;(3)中小企業創新導致的產業演進。
從長遠來看,第三方支付企業與銀行間還是合作大于競爭。一方面,因為銀行是目前金融體系無可置疑的主角,沒有誰能真正與銀行競爭,即使從支付市場的份額來看,第三方支付對銀行的影響也有限。銀行的核心盈利仍來源于存貸款利差收入,雖然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第三方支付企業在這些方面對銀行會有一定挑戰,但這不只是支付企業的問題,而是金融脫媒和民間金融發展的結果。另一方面,雙方還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比如支付安全問題,還有在跨行支付、跨境支付、移動支付等方面,銀行與第三方支付都可以充分合作。還有就是未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導向,將會更加重視國內消費、服務居民,這既是很多商業銀行重視不足的地方,也是第三方企業正在逐漸創新的領域。兩者未來如能圍繞消費者的需求滿足和維護,共同探索,必定能開拓出更多的合作共贏機會。
作為我國支付體系的法定監督管理者,央行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進支付服務市場相關制度建設,強化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監督管理,防范各類金融風險。如果說央行頒發“支付牌照”是支付行業上出現的一次重大分水嶺,那么,在2013年初,當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達到了223家,占到國內4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半數以上時,這個隱含著10萬億元市場份額的行業才真正進入了“后牌照時代”的爭奪。2013年初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3)》明確指出,第三方支付作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前景,將引發傳統金融業加速變革,將成為現代金融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競爭與挑戰,隨著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國內各家商業銀行搶抓歷史機遇,依靠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積極開展金融創新,紛紛推出了覆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自助終端以及ATM、POS等多渠道的電子銀行綜合服務體系。第三方支付將繼續漸進式的取代傳統支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