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世紀90年代起,網絡信息技術取得了迅猛進展,在傳統金融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互聯網金融逐漸產生發展。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產生沖破了傳統金融固有的經營模式,使支付更加便捷,促使交易成本減少,資源的配置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同時面臨著傳統金融及其自身所造成的風險。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加以解決,以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網絡信息技術;互聯網金融;發展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進展,我國不斷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加以扶持,在促進互聯網金融迅猛進展的同時,應當積極與傳統的金融行業進行合作,使其能夠與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求和背景相滿足。現階段,我國金融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是高效融入科學信息技術,積極采取有效的手段來完成金融業務,采取這樣的手段既能夠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又能夠取代傳統金融中的滯后工具,將現代與傳統進行較好的融合。
一、互聯網金融的涵義
所謂互聯網金融,指的是傳統的金融體系在互聯網平臺上操作自身的業務,這就是現代化的互聯網金融。其中,它還含有另外一種模式,借助于信息技術來操作金融運作,例如,目前存在于互聯網上的個人或團體的小額貸款業務,此類業務既能夠針對個體,也適用于各個類型的企業,農村扶貧貸款是現下我國最廣泛應用、影響最大的政策,而這些資金的運轉與流通均是依賴于互聯網。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與發展使全球經濟的發展水平整體上升,使我國金融的牽涉范圍得到延伸,積極促進市場經濟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促使人民更加信任金融服務,由于互聯網金融具有多元化和簡單化的特點,能夠為人民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優質的服務,受到了社會大眾的一致認同。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互聯網金融能夠將金融業務執行過程信息過于對應的狀態進行轉變,互聯網能夠有效迅速的傳遞信息,利用這一功能,能夠促使金融企業的成本降低,促使金融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平衡性得以改進;其次,信息的流通更具便捷性,同時具備相應的科技提升作用,因此,針對個人及企業的借貸業務也更加方便與快捷,處于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所服務的人群范圍也更加廣泛,能夠在不斷降低的背景下執行科學的業務服務,服務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更具適用性;最后,通過互聯網平臺,人民可以收集記錄所需資料,縮減傳統金融行業的業務執行流程,降低流程的繁瑣度,采取信息技術來對大數據的變化進行控制,促使個人及企業更加方便的運用互聯網金融,為金融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第一,廣泛覆蓋、迅速發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是網絡金融發展的基礎,同時又基于電子商務的廣泛覆蓋。網絡所具備的特征使網絡財務能夠高效的覆蓋世界,沖破傳統的時間及地區的限制。互聯網與金融相互融合,促使其業務范圍持續延伸,吸引更多的客戶。
第二,公開透明、互動性強。互聯網的發展逐漸由PC終端轉移至移動終端,大批的移動應用所之產生,其互動性較強,例如微博、大眾點評等等,能夠完成通信、收集信息及其他的用途。現今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極為迅速,用戶能夠及時獲取一手的信息資料,促使信息更具透明化。
第三,較低成本、較高效率。互聯網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其業務的操作流程更具標準化,所有的業務都能夠通過手機和電腦來操作,客戶不需再排隊等候,從而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提升了用戶的滿意程度。
第四,風險較高、管理不足。雖然互聯網金融可以采取大數據來對用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調查,但是尚未連接人民銀行的征信體系,無法分享大量的數據。而且與傳統的商行相比較,不具備較強的風險管控能力,而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強化自身的業務風險控制能力。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第一,法律法規不完善、不具備有效的監管及行業自律。現階段,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和相應的法律法規,互聯網融入行業不斷發展,相關產物不斷革新,因此,互聯網與金融形成了緊密的聯系。
第二,缺少控制風險的能力。從本質上講,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而其中樞體系的基因是風險控制,這也屬于互聯網金融應有的基因。對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業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具備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這不僅對互聯網企業是一個挑戰,對金融企業也是一個問題。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相融合產生了互聯網金融,它的發展依舊處于起步探索時期,由于該行業具備較高的風險,而互聯網與金融相融合之后,所承擔的風險遠大于單個行業。
第三,日益突出的信息安全問題。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受到廣泛關注。基于大數據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對客戶的消費習慣及需求、信用等級進行全面掌握,促進傳統金融企業解決自身客戶定位不清晰的問題,提供更加多元化、針對性的金融業務及產品。因為大數據需要巨大的數據庫進行支撐,伴隨著數據的日益集中,所面臨的風險將是數據庫被非法盜取、泄露等等,這樣極有可能損害客戶的個人信息、隱私和人身財產安全等,同時,云計算的產生導致用戶規模迅速拓展,累積了大批的用戶,同時蘊含了巨大的信息風險,因此需要構建完善的監控機制。
第四,缺乏完善的信用機制,信用信息交換難度大。盡管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信用狀況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日益縮短,但是依舊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目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信用背景同時包含了線上及線下兩種信用狀況。
第五,有關互聯網金融的征信調查不夠完善。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其參與者的信用狀況與其健康持續發展有著直接關系。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初期運營時,需要對資金需求者實施征信調查。傳統的金融企業對資金需求者的征信調查是依據我國相關的體系進行,其調查結果較為可靠。就其征信調查而言,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存在差異,它無法直接利用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體系,而是通過調查需求方的社會信息及相關的交易信息等來體現信用等級,無法有效的調查資金需求方的信用狀況、還款能力及資金的用途等,由此造成了較多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導致交易的風險提升,及投資者的資金產生風險。
四、造成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
第一,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產生及發展較晚。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不僅包括傳統金融中存在的市場、信用、道德等風險問題,也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透明化及人民介入廣泛化等特點,存在個人隱私泄露的安全隱患,導致發展的風險增加。由于互聯網金融牽涉的客戶及市場極為廣泛,包含了社會的各個階級,怎樣平衡之間的關系,創建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是目前發展的主要矛盾。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起始階段,將其關系進行規范,探索發展的規律及途徑,及時找出風險,基于健康發展的前提實施有效的規制,這是現階段監管部門所急需處理的問題。
第二,初步形成統一的監管意見。之前,人民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有著不同的認識,對其是否存在缺失問題有著爭議。大部分業界人士在該問題上產生較多的分歧,主要包含兩類觀點: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應當順其自然,不必刻意監管;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管。有關這個爭議,在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相關報告中指出: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健全監管體制,針對互聯網金融,政府提出了相應的監管及發展要求,同時全力支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五、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完善對策
第一,確定各級監管職責,頒布相應的法律政策。互聯網金融屬于一個新興產業,現存的監管機制尚不完善,應當盡快確定監管職責,制定相應的法律政策。要建立健全的互聯網金融監督機制,創建消費者的保護協會機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確定監管職責。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明確了5大監管準則,除了這5大監管準則之外,相應的監管政策也在加緊制定。針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的建立,提出3點建議:確定監管職責、頒布相應的法律政策、積極落實政策。
第二,加快養成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自律性。與部門監管相比,行業自律具有其自身的優勢,主要反映在所產生的影響十分明顯、意識較強、作用的范圍較廣。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自律水平不僅影響著監管的效果,而且對該行業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三,預防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目前,我國尚不具備完善成熟的網絡信息技術,相應的安全水準有待提升,促使信息網絡安全得以穩固的重點就在于技術性信息金融產品的研發。為了保證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安全,防止其風險不斷拓展,應當由以下3個方面進行考慮:①積極建立自動防護體系,以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安全;②采取多元化的信息技術來實施金融貿易安全的保護;③強化教育、宣傳與指導。
第四,重視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專業人才培養。互聯網金融行業若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培養互聯網及金融兩者復合型的人才。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的高度融合逐漸由線下轉移至線上,這個過程必須具備高技術的專業化人才。
第五,建立健全的互聯網金融信用機制。完善的征信體系能夠確保投資及融資交易風險的降低。目前,我國現有的征信體系主要有2個:一、互聯網金融組織自行創建的征信機制;二、中國人民銀行所有的征信機制。未來的發展應著眼于線上及線下這兩者信用機制的完美融合,互聯網金融平臺所擁有的信用信息逐漸歸入到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機制之中,而中國人民銀行逐漸開放自己的征信體系以供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用,創建其線上線下相統一的全國征信體系,從而使信用信息的有效性不斷提升,使金融交易存在的風險不斷降低,確保互聯網金融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六、結語
現今社會,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相對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在迅猛發展,盡管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相應的不足之處,但是,經過國家法規的完善和信息技術的革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相當美好與廣闊。
參考文獻:
[1] 王成. 談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市場, 2015(27):142-143.
[2] 楊楠楠, 劉平平.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 2018(7).
[3] 初鳳榮, 宋爽. 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5(5):17-18.
作者簡介:
張靜,出生年月:1989年5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浙江寧波市,當前職務:產品經理,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