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宇
摘 要: 在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后,節能環保的重要性也隨之不斷凸顯,這就對廢氣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經濟發展直接帶動了工業化進程,雖然工業產能逐漸上升,但是由于缺少積極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促使有機廢氣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基于廢氣種類多且復雜,并呈現多元化變化的特點,治理工作要想高效開展困難重重,尤其是有機廢氣的處理始終都是困擾環境保護工作的難題,而傳統的處理方法不僅成本高,更會在廢氣處理階段伴隨產生相應污染問題,因此,以新技術為主導,攻克有機廢氣處理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技術;有機廢氣;處理難題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旦過于注重獲取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問題,就會導致污染程度不斷加劇,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從當前形勢來看,大氣污染在環境問題中較為突出,其污染源大多集中在工業廢氣中,在工業產業發展階段,有機廢氣的排放比重逐漸上升,如果未經處理或者是處理不達標,將有機廢氣直接排入空氣中,就會導致人體在大量吸入后出現身體機能受損等問題,更為嚴重的還會導致癌癥的發生,因此,對有機廢氣進行處理迫在眉睫。本文就圍繞新技術對有機廢氣處理進行了細化闡述及分析。
一、傳統廢氣處理技術中存在的局限性
在大氣污染中工業廢氣是主要來源,因此污染物大多來自于工業生產中,常規模式下有機廢氣處理方法有回收法及消除法。 雖然傳統的廢氣處理方法具有一定優勢,應用范圍較為廣泛,但是其局限性也顯著存在,實際應用效果與預期目標往往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在消除法中燃燒法應用頻率較高,通過對有機廢氣中的易燃燒屬性進行利用,能夠直接依托燃燒提高廢氣處理效果,因此,將可燃燒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燃料可以進一步催化燃燒屬性,實現對污染物的轉化,該種方法適宜應用于濃度指數高的有機氣相污染物中,需要注意的是,實際治理階段應當對燃燒溫度進行精細化控制,只有達到燃燒節點,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才能更加趨于理想狀態。
催化燃燒法在實際操作階段流程化項目較少,不僅簡單便利,處理效果基本能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其應用范圍較為廣泛,這就為其拓展性應用帶來了基礎保障,在全國范圍內依托該種處理工藝配置的裝置比重也普遍較高,但是在燃燒法應用過程中卻會消耗較多能源,特別是在廢氣濃度低的情況下,燃燒能效的發揮會受到相應限制,一旦熱回收量下降,就會導致能源消耗量隨之增加,與此同時,如果濃度變化超出既定標準,再加之適應性沒有達到良好狀態,就會導致廢氣處理效果受到消極影響,因此,催化燃燒法在實際應用階段所受限制較大,需要對濃度值及適應性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最終確定是否適宜應用此方法。
其次,吸附法是回收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原理是依托吸附能力強的物質對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吸收,從而進一步優化有機廢氣結構,促使其潔凈程度有所上升。吸納法的適用性較強,只要是氣相污染物基本都能被吸附物質去除,尤其是中低濃度的污染物,因此不難發現,吸附法應用效果與吸附劑性能及污染物種類密切相關,由于其應用效果較為理想,吸附法通常被用到氣相污染物處理中,但是該種方法實際應用階段也存在相應不足,不僅投入成本較高,更伴隨有二次污染的風險,在吸附階段容量較小,但是設備體積卻呈現龐大化特點,后續溶劑回收等工序操作難度大。
最后,在回收法中還存在另一類應用頻率較高的廢氣處理方法——吸收法,其原理為應用揮發力度小或者是不揮發的溶劑對氣相污染物進行吸收,而后通過物理作用對污染物進行精細化控制,進而將雜質及有害物質去除,因此,這一方法的關鍵點就在吸收及分離上。通過對可靠資料進行研究不難發現,吸收法在濃度及壓力值高,而溫度值相對較低的環境下廢氣處理效果較為理想,但是該種方法處理流程較為繁瑣,不僅操作難度大,可控指標更呈現弱化特點,而且處理中極易出現二次污染問題,因此,綜合經濟、處理效果及二次污染等因素進行有機廢氣進行處理,應當對傳統技術進行改良,提高處理質量,同時還應當不斷創新并開發處理技術,為有機廢氣的高效處理夯實基礎。
二、依托新技術破解有機廢氣處理難題
1. 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法是近年來處理有機廢氣方法中的“新秀”,該法最早應用于脫臭。近年來隨著對有機氣相污染物治理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該法逐步應用于有機氣相污染物治理。與常規治理技術相比,具有設備簡單,投資運行費用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尤其在處理低濃度、易生物降解的有機氣相污染物時更顯現出獨特的優勢。密封的生物塔內的細菌主要由多種菌類組成。
廢氣中所含的有機成分等有毒物質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但它們卻是這些菌種賴以生長的食物來源。當廢氣通過生物床時,躺在床上的細菌便將這些有機廢氣一一分解為自身所需的各種養分。這些細菌的“胃口”很大,每小時能吃掉2.4萬立方米的廢氣。而經過細菌處理后,廢氣最終變成了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無害氣體。廢氣生物處理技術的開發成功,具有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應用廣泛、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市場前景廣闊。
2. 冷等離子體技術
等離子體脫除有機物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高壓脈沖放電,在常溫常壓下獲得等離子體,其中的高能電子和氧離子、氫氧根離子等活性粒子與有機物進行氧化、降解反應,使污染物轉變為無害物。一般來說,有機物熱力燃燒起燃的溫度在700°C以上,催化燃燒也需高于200°C。而在等離子體內催化降解有機物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這項新技術真正實現了無害化工藝,廢氣凈化的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無二次污染。它同時克服了生物法的占地面積大的缺點,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運行費用成本低,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梢詮V泛地應用于橡膠、印染、制藥、鞋箱包、皮革及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行業產生的工藝有機廢氣、惡臭和異味。
冷等離子體技術巧妙地利用了等離子體與催化反應的協同效應提高有機廢氣凈化率、降低能源消耗,為開發經濟有效的有機廢氣治理方法,特別是現有技術難以處理的低濃度、大流量有機廢氣,開拓了新途徑。其潛在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都是巨大的,應用前景廣闊。對于有機氣體的凈化處理,無論是廣泛采用的傳統處理方法,還是新開發的處理技術,由于其適用范圍、去除性能、投資運行費用等多方面因素,皆制約了單元處理技術的應用。目前,除了推廣有機物的單元處理工藝外,重點開發不同單元處理工藝的組合技術,以達到提高去除效率,降低投資運行費用,減少二次污染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在工業發展進程中,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加劇,一旦忽視環境保護,就會導致污染范圍不斷擴散,長此以往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發展都會受到相應制約,因此,這就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技術一一攻克有機廢氣處理難題,為環境指標的強化夯實基礎。雖然傳統的處理技術在應用階段積極效果顯著,但是由于受到相應因素的影響,技術操作中不足及缺陷大量存在,這就需要不斷創新并開發出新型技術,對有機廢氣進行高效處理,打破有機廢氣處理中的僵局。
參考文獻
[1] 黎健彬. 工業有機廢氣處理技術分析及前景展望[J]. 化工設計通訊, 2016, 42(2):43-44.
[2] 張海坤. 探究有機廢氣處理技術及前景展望[J]. 數字化用戶, 2017(28).
[3] 王燕鋒, 王培良. 工業有機廢氣處理技術分析及前景展望[J].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3):1-4.
[4] 鐘天安, 黃澤強. 國內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的對比[J]. 廣東化工, 2017, 44(1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