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喜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也借助現代化的機械化、智能化的技術獲的了更為高效、快捷的生產方式,弱化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強度和勞動難度,提升了農業生產管理的力度,提升了農業生產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農業生產中,天氣也是影響其產量的重要原因,有些自然天氣的出現會導致嚴重的農業產量下降現象。所以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實現人工影響天氣,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成為當前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闡述了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意義,然后詳細探討了人工應影響天氣在具體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望對業界人士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人工影響天氣;農業生產服務;應用
前言:人工影響天氣是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自然天氣進行干擾和優化,保證農業作物的生長環境符合其生長需求,提升農業生產的產量,為我國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物資支持。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國家自立的根本力量,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和穩定,是保障國家建設和民生的重要途徑。所以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在農業的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
1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基數較大,所以對于農產品的基本需求就高。所以農業的建設關乎著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乎著國家社會的安定和整體經濟建設的速度。所以針對農業在我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因為自然天氣的影響,導致農業聲場受到影響的案例不在少數,所以,如何借助現代化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保證農業生產不受到自然天氣的負面影響,保證其產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中,通訊系統、檢測系統和實時系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工影響天氣的基本作業原理。通過這幾個部分的密切配合,保證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的順利實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部分。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主要包含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增雪、人工防霜、人工消云減雨等,可以有效降低自然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巨大損失。比如冰雹可以嚴重損壞農作物良好的生長狀態,降低農業產品的生產產量,比如西瓜面臨成熟階段,冰雹的出現會導致瓜農顆粒無收,血本無歸。所以強化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是保證我國農業生產的關鍵技術,也是保證國泰民安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地運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拓展其覆蓋面,保證從事農業生產民眾的經濟利益。
2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
2.1人工防雹
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冰雹天氣出現的同時會伴有雷暴、大風天氣,對于農業的生產來說負面影響巨大,甚至會導致某一地區的農業顆粒不收的嚴重損失。冰雹天氣嚴重損傷農業果實、農作物莖稈、農作物莖葉,嚴重限制了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并最終體現在弄而已產量上,對于種植農作物的人來說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采用人工防雹技術來降低冰雹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保證農業的產量,穩定當地的農業經濟。
2.2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最佳時機,用飛機、火箭彈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也是實現人工影響天氣的重要技術。人工增雨技術具有投資成本低和回報高的特點,在農業生產中使用頻率較高。尤其是針對長時間不降雨地區甚至干旱地區,可以采用該技術,保證農作物的關鍵生長期得到保障。在進行人工增雨之前,要針對當地自然環境,選取最佳的地點和時機來進行操作,保障技術應用的最終效果,為缺水地區的農作物生產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證農作物生產的順利開展。
2.3人工增雪
冬季降雪可以有效保證冬季農作物的水分儲存,為來年的生長奠定基礎。人工曾雪的最佳時期在每年的11月份到12月份之間。實施人工增雪的化學藥品為干冰,此外人工增雪還需要借助碘化銀、液氮、乙醇等催化劑來進行催化,保證增雪效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人工增雪的要求要比人工增雨的要求更高,大氣中必須具有充足的水汽條件,還要借助雷達和衛星等設備來對降雪進行跟蹤。
2.4人工防霜
根據霜凍出現季節的不同,霜凍可以分為春季霜凍、秋季霜凍和冬季霜凍。春季作物處在生長初期,比較脆弱,喜溫作物在春天已經出苗,許多農作物也在開花,如果出現春季霜凍,農作物會受到巨大的損害,影響農作物生長,一般這時出現的霜凍時間越晚,對農作物的損害就越大;秋季部分農作物生長已進入晚期,到了收獲季節,如果這時出現霜凍,對農作物影響也很大,使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從而影響其產量和質量;冬季這種霜凍常出現地區是南方地區,冬季霜凍對南方地區的影響較大,但有時也會影響北方。霜凍常出現的季節是春季和秋季,降低霜凍對農作物的損害,人工防霜作業是一種很好的手段,但其需要有有利的自然條件。常用的人工防霜方法有煙霧法和燃燒發煙劑,人工防霜能有效降低地面輻射冷卻的速率。煙氣具有很好的增溫作用,利用煙氣這種性能可有效升高溫度,從而有利于農業生產,盡量減少它對農作物的影響。
2.5人工消云減雨
在特定的情況下,農業生產需要借助人工消云減雨技術來人工降低雨量,比如過量播撒技術,組織實施了飛機和火箭人工消云減雨大型外場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通過雷達技術的監測,詳細查看云群的具體組成,準確預測云群的走向,及時落實人工消云減雨技術,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領域因為自然天氣的影響,導致農業產量降低,給社會穩定、經濟建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借助現代化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對自然天氣進行防范,降低不利天氣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為國家的整體建設和民生穩定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我國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此外,我們還要構建完善的氣象法律機制,強化監管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保證農業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裴素華,吳陽.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探討[J]. 南方農業,2016,10(36):98-99.
[2]褚麗麗.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 農民致富之友,2017(14):293.
[3]張暉.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防災減災服務中的應用分析[J]. 農技服務,2017,34(15):76.
[4]曹景一.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探討[J]. 科技經濟導刊,2018,26(05):74.
[5]陳帥.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 北京農業,2016(0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