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怡
摘 要:隨著新醫改方案的推動,會計工作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斷突顯。然而,目前許多醫院的會計工作與實際需求不相符合,缺乏專業的會計工作人員。本文提出,醫院應當努力轉變傳統的會計工作理念,積極引入會計專業人才,建立完善的會計內部管理制度,不斷推進醫院經營管理的創新改革。
關鍵詞:新醫改;會計;內部控制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醫療改革也開啟了進程。然而,由于我國復雜的經濟政治宏觀條件,醫療改革并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反而在各種新制度推行的過程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問題。
計劃經濟時代,醫院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主要依靠財政部門的撥款,鮮有醫院具有成熟的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意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活動財務補償方式逐漸由傳統的全額撥款過渡為差額撥款以及定項撥款,通過逐步的改革使醫院最終面向市場。然而,許多公立醫院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逐漸顯露出醫療成本過高,經濟盈利情況較差等問題,也有不少的醫院在競爭日益激烈市場上失去了優勢。醫院想在醫療市場競爭中位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保證醫療服務的質量水平,通過控制會計成本,優化財務計劃,幫助各個科室以及醫院總部降低醫療支出成本,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消耗,有意愿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在此背景下,不斷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減輕病人的醫療負擔,成為提高醫院競爭力的關鍵步驟。對于醫院自身而言,進行科學的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對于宏觀的管理以及自身的運作都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在新醫改背景下,財政、經濟制度不斷變化,希望能夠幫助醫院更好的適應經濟環境。由于我國醫院面臨國內外不同的醫療環境,必須制定有效的經濟決策才能提高競爭力。在改革背景下,醫院成為了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在日常經營中,醫院必須重視財務統籌管理,每一項開支都需要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做出決策。從某一種意義上而言,會計是醫改的核心關注點之一。
二、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會計工作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公立醫院在會計管理上進行了強有力的探索,基本實現了總成本會計管理-各個科室成本會計管理的層級,但這些會計的探索知識相對線性化的管理,從整體上看來,醫院的會計管理并沒有實現全方位、多面化的展開。
在許多公立醫院中,會計大類下主要包括醫療支出以及藥品支出兩個類別,按照其消耗的資源費用來進行成本的計算,從而更好的分攤管理費用。從各個科室的會計管理上而言,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產生直接的收入,科室也會按時上報給醫院財務科。同時,人力部門也會將各個科室的工作人員薪酬福利報備給財務部門。藥劑部門會在月初或者月末將各個科室的藥品開支情況上報給財務科。另外,其他的后勤保障部門也會把更多的費用報備存檔。在此基礎上,各個二級、三級部門也會將直接產生的額費用加上其他后勤部門分攤的費用后計算各自的成本。
從以上現狀看來,利用上述的步驟計算醫院會計成本并不是真正的成本,而是應該計算醫院消耗費用的總金額,并不能反映各個科室的真實經濟財務情況。這種方式與計劃經濟時代下醫院的管理傳統方案息息相關,同時,我國對于醫院會計管理的相關法律制度也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院的會計管理效率。
(一)財務會計制度新舊交替,難以發揮作用
會計財務工作是醫院日常經營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在開展經濟管理過程中,醫院必須以國家的相關財務制度作為依據,即需要在國家的明文制度下進行約束,根據詳細的醫院會計制度來實施管理工作。20世紀末,我國就推出了相關的醫院財務管理條例,但是現有的管理條例過于重視框架,缺少細節上的支撐,而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級別的醫院中,往往也推行著不同的財務制度,沒有硬性的標準。新會計管理制度在2010年后推出,目前正處于大力推廣的過程中,醫院的會計管理也處于變動下,會計工作的效率效果大打折扣。
(二)醫院會計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技能與會計管理意識
與傳統企業不同,醫院在財務會計人員的招聘上要求較低,目前,很多地區醫院財務會計人員并非專業的財務會計師,甚至是半路出家,缺少必要的會計理論基礎知識。許多醫院會計人員往往采用傳統的手工統計計算方式開展工作,不愿意學習現代化的計算機財務管理軟件,隨著醫院經營業務的復雜化程度提升,財務工作人員難以適應復雜的崗位工作需求。某些醫院的財務管理以及醫院領導甚至認為,開展會計改革,精細化會計成本的核算過程勞民傷財,從而在管理過程中不甚上心,其最終核算得到的結果也不能作為醫療服務定價的參考,開展會計財務的管理活動改革創新得不償失;也有許多醫院的整體財務會計管理意識薄弱,認為成本以及經營效益都應該由領導以及財務部門單獨負責;同時,也有人認為在醫院進行財務會計創新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且并不能夠馬上產生經濟效果,不如將時間精力用于購買高級設備,能夠獲得更多可見的利益;某些醫院意識到會計創新管理的重要性,但認知層次以及推廣力度較低,局限于“節約每一噸水,每一度電”上,并不會對各個科室的經濟活動行為提出有效的事前控制方案。
(三)缺乏有效的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我國醫療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諸多的問題,因此,許多醫院缺少標準的會計內部管理控制制度。一般而言,各個醫院需要根據自身的特征來建立自身實際的會計制度,要求各個科室詳細執行,但對于各個科室實際的執行結果卻不會做出監督與評價。作為事業單位,醫院一部分自負盈虧,一部分由國家出資,缺少有效的審計方式。即使有內部評價,但是也往往難以執行到位。我國三四線城市中,許多醫院的發展資金有限,在管理過程中時常出現財務成本制度缺失、會計審計責任缺失等問題,進而影響到正常的會計核算工作,一方面,某些醫院現有的財務部門分工合作方式效率過低,信息交換缺少高效率的流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會計信息化的進程;二是公立醫院可能由于權力的過于集中在某一高層人員或某一部門中,導致某個部門科室或者團隊成員具有較多的權利,甚至利用自己的權利為個人、為集體謀取私利,這種行為不利于醫院會計創新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會計工作對策分析
為了更好的適應新醫改背景下的醫院經營實際需求,應當從以下幾個角度對會計工作進行改進更新,提高會計工作人員專業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醫院會計工作體系。
(一)更新醫院會計管理觀念
盡管醫療改革,我國許多醫院都已經逐漸成為了市場的主體,不再是事業單位的一員,需要考慮自己的資金來源、使用以及監管問題。會計的核算并不以搜集信息、記賬為目的,而是需要旅行核算以及財務監督的職能,逐漸成為醫院中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因此,醫院需要更新傳統的會計管理理念方式,根據自身實際,結合國家政策,引進先進的會計管理系統。要想真正發揮會計的作用,一方面要重視核算環節,另一方面要重視分析環節,精準的會計分析是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標志[1]。
(二)更新醫院會計工作人員技能
據調查,我國醫院目前從事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員工中,超過70%的在職員工學歷在本科以下。這代表,絕大多數的醫院在職會計工作人員缺少必要的會計專業知識。盡管在資金上存在一定壓力,但醫院也要重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與教育。打通各個科室以及財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流脈絡,幫助財務人員理解業務以及技術流程。對于醫院而言,想要提高現有的會計工作水平,一方面需要引入新的會計工作人員,提高醫院會計工作崗位的準入門檻,要求應聘人員必須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同時限定應聘人員專業必須為財政學、會計學,從而保證新入職的員工能夠更好的適應復雜新醫改背景下的會計需求。另一方面,醫院需要為在職的會計工作人員提供更多的財務會計知識培訓,包括國家財務法律制度、會計知識基礎理論等,也要有組織的,定期開展會計信息化管理培訓,為員工講解會計財務軟件的使用,幫助員工提高會計核算工作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醫院會計管理效率[2]。
(三)構建完善醫院會計內部管理制度
對于醫院而言,應當結合自身需求以及科室工作特點,構建完善的會計內部管理制度,保障資金安全。一方面,內部管理制度需要全面包括財務預算,財務工作執行,財務監督等一系列制度,并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對各個科室,各個部門進行定期的檢查與核算,確保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完善成本核算與分析體系,將成本的控制落實在具體的操作環節上,包括新醫療設備的采購,藥品的預售采購等,降低醫院不必要的開支[3]。對三四線城市的小型醫院而言,盡管體量較小,醫院科室結構簡單,但為了提高會計管理效率,也應該對現有的科室以及業務進行整改,以強化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為目標,從而為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多的財務數據以及技術保障支持。第一,醫院要積極實施流程重組以及刪減冗余科室以及后勤保障部門,從而提高醫院現有資金以及其他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財務信息的高效率傳遞。第二,明確醫院現有的權責分配制度,避免權力過于集中在少數醫院科室或者領導人員手中,設定相應的會計財務監督以及懲罰制度,從而提高經濟管理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度。
(四)強化醫院會計管理創新理論更新
盡管對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理論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實踐卻遠未達到預期要求。首先,高校應當積極與當地的中小企業開展合作項目,將更多的財務現代信息化研究理論應用到中小企業實際工作中來,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以及成本預算,幫助企業優化財務信息管理底層架構,降低企業財務壓力;其次,支持商學院、信息院以及統計院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進入各大醫院中,結合現有的理論研究成果,進行財務理論實踐的探索,將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于醫院的實際會計管理與經濟運營中,指導醫院進行信息化流程與模塊的設計,減小醫院財務工作人員面對大量數據時出錯概率。最后,國家應當加強對醫院會計管理創新以及醫院財務信息化管理理論研究的重視與科研投資,打造高校+醫院合作模式,鼓勵教授和學生通過在醫院參與會計管理工作實踐的方式提升理論研究水平,進而將理論成果再次應用到醫院實際工作中來,提高醫院會計管理效率[4]。
四、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經濟社會水平的發展,醫院在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財務數據,醫院的會計工作建設應當緊密結合當下的新醫改背景,立足于醫院實際的管理體系,對傳統的醫院會計管理方式進行更新改革,逐漸提升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與能力,建立健全的醫院會計內部管理制度,更好實施經營管理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勤. 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探討[J]. 財經界, 2016(19):172-172.
[2] 徐陳英. 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財務管理創新策略研究[J]. 中國市場, 2016(9):148-149.
[3] 王俊芝. 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會計管理現狀與對策[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5(7):70-71.
[4] 謝碧清. 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思考[J]. 產業創新研究, 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