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國 鄧斌
摘 要:2014年9月15日,以"質量、創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質量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重要講話。要求"中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這對于設備管理人員來說,只有做好了設備管理,才能保障產量有增無減,保證產品有過硬質量。應當從三個階段著手,即:初期管理階段、中期管理階段和后期管理階段。
關鍵詞:設備;設備管理;設備維護與維修;
一、設備管理概述
(一)設備管理的概念
設備是制造業企業生產人員在生產和生活中所需的機械裝置和設施的總稱。設備是制造業企業制造經濟價值的基礎和必備工具,反映了制造業企業現代化的程度,并標志著一個國家工業自動化程度和科學技術水平發展的情況。
設備管理是以設備最大產能和設備使用期間維護費用最低為目標的綜合性管理。
包括設備的選擇、正確使用和維護修理以及更新改造設備的整個過程管理工作。
(二)設備管理的重要意義
設備是制造業企業主要的固定資產,它占據了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固定資產總額,基本上是總額的六成以上。所以說它的管理對制造業企業有著重要意義,具體有:(1)好的設備管理能夠保證制造業企業有個良好的生產狀態。(2)好的設備管理能夠使制造業企業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 (3)好的設備管理可以促進制造業企業技術進步。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水平的提高,現代化和自動化的水平較高的設備也在不斷出現,進一步體現了制造業企業設備管理的重要性。
二、制造業企業設備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設備初期管理
設備初期管理是指設備進入工作現場后一年內的使用情況的階段。該項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設備的安裝和調試;第二,維修人員培訓教育管理工作。
1.設備的安裝
設備安裝是指在制造業企業在建廠時,安裝的設備需要按照生產工藝平面布置及有關安裝技術要求,將外購設備進行開箱檢驗,并將其安裝在規定的位置上。然后還要對設備進行找平調整、確認設備間在一條水平線后,在將其固定。最后在對設備進行調試運轉測試、試生產驗收后,經過各方簽字確認后,使設備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對于制造業工廠建廠時,安裝設備應當要一套完整的安裝計劃及方案,因為制造業工廠的設備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動力設備及工藝設備。
所以設備安裝工作要編制計劃,只要依據有四點:
1)制造業工廠的設備規劃;
2)安裝人員數量,技術等級和實際水平;
3)安裝材料的消耗、定額、儲備及訂貨情況;
4)安裝費用標準,安裝工時定額。
2.操作維修人員培訓教育
設備操作維修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專業培訓,通過考核后才能上崗。崗前培訓從三個層面出發,第一層,獲得國家安監部門頒發的專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第二層,設備操作維修人員要參加公司級的安全培訓。第三層,設備操作及維修的相關培訓,操作維修人員上崗后還要對所負責的設備進行培訓,要熟練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及結構、運行參數、控制方法,操作手法等等。總之,設備操作維修人員必須通過國家級,公司級和部門級的三級培訓,考核通過后上崗。
(二)設備中期管理
設備中期管理主要包括:設備的使用、設備的運行參數管理、設備的維護和維修及備件管理四個部分。
1.設備的使用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各種作用力、操作方法、使用環境、工作持續時間等,其技術狀態會因此發生變化,而逐漸降低了工作能力。要控制這一時期技術狀態的變化,延緩設備工作能力下降的進程,正確使用設備是控制技術狀態變化和延緩工作能力下降的首要事項。
那么如何做好正確的使用設備呢?應當做到“三好”、“四會”、“五規定”。“三好”即:①管好設備;②用好設備;③修好設備。“四會”即:①會使用;②會檢查③會保養④會排除故障。“五規定”① 憑操作資格證操作設備,遵守安全操作指導書;②保持設備清潔,按規定加油;③遵守交接班制度;④管好設備附件,不得丟失;⑤發現設備異常情況立即停機,操作人員不能處理及時立刻通知相關技術人員處理。
2.設備的運行參數管理
設備運行參數管理是設備在投入使用后,為了保持設備具有優良的狀態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設備固有技術性能,防止或減少故障的發生。
設備運行參數管理是保證正常的生產秩序。通過大量生產實際所取得的各種技術參數、經濟數據分析對設備整個使用期間提供了分析、決策的依據。
就要對各個設備進行監控。監控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個是設備運行在線檢測。操作人員通過對在線數據分析,來判斷設備的技術狀態是否正常;另一個是按時記錄設備的運行參數,該方法需要制作專用的設備運行記錄表,操作人員可以對運行的參數進行分析,判斷設備的技術狀態。
3.設備的維護和維修
(1)設備的維護
設備維護是操作人員為了保持設備具有正常的運行狀態、延長使用期限所必須進行的日常工作。設備維護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設備的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影響到生產出產品的質量及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認為設備維護應當按照“6S”的管理方式進行,即“6S”為: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及安全。同時還要完成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
日常維護為每班維護,主要完成的是各個關鍵點的點檢并記錄;
定期維護的主要內容為:
1)拆卸指定的設備零部件如:保護罩及散熱片等,徹底清理設備內外灰塵;
2)檢查、調整各部分的配合各部件間隙,緊固松動螺絲,更換耗材;
3)疏通油管,增添潤滑脂,清洗過濾裝置,清洗內部污垢;
4)導軌表面光滑無銹跡,清理毛刺及劃傷部位;
5)清掃、檢查、調整電氣線路的使用情況。
(2)設備的維修
設備維修是為了保持或恢復設備正常運行是設備參數設定的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術操作。維修的方式有很多,設備發生事故的維修、按照設備停機計劃的維修、通過設備運行參數狀態的維修、改善設備運行效率、經濟運行的維修等。按修理的類別又分為:大修、項修、小修、定期維護和定期檢查、定期精度檢查調整和定期預防性實驗。
4.備件管理
設備備件是設備維修工作的物質基礎。也是設備維修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要遵循“既滿足維修需求,又要盡量可能降低備件儲備數量”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備件占有的流動資金少,加速流動資金周轉,降低生產成本。為了能實現高效的設備備件管理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1)提前一年提出備件計劃。2)備件管理員要對設備備件進行統一管理,保證設備維修人員在使用備件時有備件可用,能以最短的時間找到備件。3)備件領用要按照以舊換新的原則。
(三)設備后期管理
設備后期管理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設備的更新和設備的改造管理工作。
1.設備的更新
設備的更新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考慮,對正在使用的設備不可能不修,但也不能經常維修。常修設備雖然能夠延長使用壽命,但它又會產生其他部分的磨損。同時經常維修的設備還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秩序。制造業企業為了能夠生產出大量高效的產品,只有更新技術,更新工藝來完成。這無疑的就必須進行更新設備來完成。
2.設備的改造
設備改造是用先進的技術改造制造業企業落后的技術狀態,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和設備替代落后的工藝方法和設備,改變制造業企業落后的生產現狀,實現提高產能。所以設備技術的改造要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設備及公共設施。第二,現有設備的改造是在生產的需求下,設備的改造和工藝改革緊密結合。
四、總結
設備管理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管理工作,主要通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主要工作進行分析,對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進行梳理。確保設備管理工作有序進行,保障車間生產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