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蘭
摘 要:現階段我國國際貿易與互聯網+時代的兼容度較低。互聯網+時代下國際貿易與傳統貿易相比有了很多新變化,對國際貿易也不斷提出新要求。如何強化國際貿易與互聯網+的融合,繞開各國已經抬高的國際貿易壁壘,成為值得我們思考和嘗試的課題。本文淺析"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的新要求。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
引言
“互聯網+”作為網絡技術發展的新產物,對社會各行各業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在網絡相關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國際貿易方面,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而使得在國際貿易方面時間、地點、信息傳遞、交流方面發生了變化,“互聯網+”為國際上各個國家的貿易往來提供了一個開放、穩定、廣闊的平臺,各國之間經濟貿易也因此得到了促進和進一步發展。
1“互聯網+”對國際貿易發展帶來的影響
1.1優化了資源使國際貿易市場更趨全球化
“互聯網+”的本質之一就是它突破了市場的界限,創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創造了一個嶄新的虛擬化全球市場。在互聯網背景下,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市場,進行資源融合,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市場,通過優化資源,使得國際貿易市場更趨于全球化,促進了國際貿易經濟的全球化發展。
1.2.帶來了多元化的國際貿易經營主體
“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貿易的經營主體也呈現出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首先,出現了全球化虛擬市場這樣一個開放的貿易平臺。這種市場具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信息透明等特征,而沒有國界、沒有貿易壁壘、沒有市場壟斷的限制,可以為貿易雙方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其次,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互聯網+”國際貿易的市場,使得生產、消費等購物鏈上各方均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一對一的接觸,減少了中間商中間的環節,從而導致中間商也慢慢的失去市場地位,逐漸被直接貿易取代。再次,在“互聯網+環境下”更加體現了中小企業的主體作用。在傳統的貿易中,中小型企業因人力、財力、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局限,很難進入較高門檻的貿易領域,在國際市場上更難發揮,而在無國界、無地域限制的“互聯網+”國際貿易環境下,通過自由的網絡平臺,任何企業或個人,都可以與相對比較有實力的大公司或企業競爭,從而直接地進行國際貿易業務,成為國際貿易的經營主體。
1.3推動了國際服務貿易、信息貿易等無形貿易發展
“互聯網+”背景下,許多像“銀行、理財、設計、數據處理、娛樂、在線醫療等無形的業務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直接開展并直接完成交易,無形貿易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向更廣,更深的方向發展。實踐證明,互聯網時代下,信息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信息的開放和共享使得國際服務、信息貿易等無形貿易發展更為迅速。
2“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的新要求
2.1要求國際貿易的標的物展示更為直觀,信息量更大
相較于傳統的國際貿易,“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成交頻率更高。越來越多的交易品種從傳統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這就要求,在互聯網平臺上需要更為直觀細致的標的物信息展示,從數量參數到包裝細節,從顏色質地到產地情況,這些信息的堆積不僅使國際貿易的透明度提高,也能很好的刺激購買意愿從而達成多次交易。這就要求,在國際貿易磋商準備階段,就需要強化對產品品質、數量、包裝等項目的展示。國際貿易參與者要有意識地強化產品介紹的作用,專項培養自身使用正確的表述全方位展示產品的能力。現有的國際貿易交易中還是以介紹國際貿易交易流程為主,并沒有強調這種能力的培養。新進從業人員僅僅知道有哪些品質表示方式及數量包裝方式,卻缺乏靈活運用的能力。互聯網上產品資源極其豐富,讓我們的產品在眾多同質產品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產品自身過硬的質量,也需要恰當地介紹宣傳。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老觀念,已經不適用于“互聯網+”這個新時代的國際貿易了。
2.2要求利用新的營銷手段開拓國際市場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貿易也在向著一體化的趨勢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移動商務、跨境電商、O2O等形式的發展,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貿易雙方的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放化、自由化的優勢,獲取相關商品的信息收集、分析、售后處理等多方面的信息。貿易企業可以及時根據市場信息變化,本著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原則調整企業對國際貿易的相關方案和決策,進而取得較高的國際競爭地位。貿易企業也可以運用微信營銷、微博營銷、移動商務營銷、論壇營銷、搜索引擎營銷等新的營銷手段把產品的最新信息傳遞到消費者,根據消費者的意見或需求定制商品,組織生產,實現客戶的個性化服務,打破時間、地域界限,開展隨時隨地隨處營銷的新模式,進而開拓國際市場。
2.3要求國際貿易的結算方式更為簡單高效
相較于傳統的國際貿易,“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單次成交額更小。傳統的國際貿易通常成交金額較大,資金流轉的安全性和流轉費用是交易各方關注的重點項目。而“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由于成交金額較小,各方關注的重點更多的表現為資金的流轉效率和交易成本。在傳統的國際貿易中,結算方式的重點在信用證,“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則要求在更多地強調匯付方式的靈活運用。電匯、信匯及票匯業務的當事人關系及資金、票據流轉程序在“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資金結算中的綜合運用意義重大。相較于信用證這種使用起來更為復雜的結算方式,匯付這種簡單高效的結算方式更能契合“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此外,資金的安全性也是依然需要強調的項目。跨境貿易平臺數量眾多的同時質量良莠不齊,要求在國際貿易參與者強化鑒別判斷能力。
2.4要求推行電子貿易,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就是指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促進商務交易為目標的一種商務活動。這是與傳統商務活動有著較大區別的新型商務模式。目前,在實踐中,電子商務已經表現出較多的優勢,具有便捷性高、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現代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立為企業和個人創造了一個遠超以往的商務平臺,大大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而在國際貿易活動的創新中,立足于電子商務來發展國際貿易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通過電子商務,互聯網用戶可以實現時間與空間的突破,從而將產品提供到國際市場上,拉近交易雙方的距離。因此,對“互聯網+”時代下國際貿易的創新來說,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建立聯系多方的國際貿易電子平臺,在公平公開的基礎上進行互聯網貿易活動的推廣,通過建立整合資源的電商平臺,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在進行跨境電子商務時要注重信息安全,一方面政府需要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對于互聯網犯罪的懲處力度,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做好自身信息安全體系的建設,通過提高信息安全技術,來保證國際貿易活動中的交易信息安全。最后,要提高信息篩選能力,提高企業在繁雜的信息中選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2.5要求國際貿易的運輸方式整合度更高
相較于傳統的國際貿易,“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成交量更小。傳統的國際貿易常用水上運輸、陸路運輸、航空運輸等單種運輸,國際多式聯運的使用頻率并不高。“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成交量小,購買者往往對于到貨時間有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整合各種運輸方式,在兼顧費用的同時保證運輸效率。要求將郵包運輸等適于成交量小的運輸方式的使用介紹等更加清晰具體,并且在要著重培養外貿從業人員綜合運用各種運輸方式配合完成單次運輸的能力。此外,還需要強化運輸費用及運輸時間的相關計算。讓從業人員具備在交易洽商階段應對不同客戶對運輸時效各異的處置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下的國際貿易與傳統的國際貿易有共性也有不同,在國際貿易交易中既要把握國際貿易的操作規范更需要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只有緊跟時代需要不斷調整方向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包蕾.國際貿易融資套利風險研究[D].安徽大學,2017.
[2]楊珩.基于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貨幣體系視角的全球經濟失衡研究[D].吉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