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艷
【摘 要】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做好農村金融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于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從已開展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總結經驗,從而進一步創新思路,完善措施,切實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關鍵詞】農村信用體系;信用評級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做好農村金融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于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年來,圍繞“大膽創新,有效支農”的工作思路,立足信用惠農、信貸支農、支付便農,積極推進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一、多措并舉,順利開展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設
為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培育誠信環境,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和投融資環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開展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設。
1.宣傳發動全方位
一方面,通過發放明白紙、宣傳單,借助電視、網絡、廣播等信息平臺,采取集中宣傳和分散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逐村逐戶進行宣傳。先后印制各種宣傳資料10萬多份;另一方面,積極爭取村委的大力支持,通過村委的廣播喇叭進行不間斷廣播。同時,深入農戶發放明白紙,對農戶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宣傳,用農民能夠聽懂的語言講解信用工程建設有關知識,真正讓農民了解參加農村金融機構信用等級評定的好處。
2.組織領導分層次
建立健全了分級、多層工作機制,成立了由人民銀行、農村金融機構組成的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推進工作;在各級區域設立信用工程辦公室,承擔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管理、督查等工作。實現了多級聯動,確保了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3.工作制度全
為確保文明信用工程的有效開展,起草了開展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設意見,建立健全了會議制度、總結報告制度和新聞宣傳制度。即領導小組要不定期召開會議,主要對創建工作進行階段總結,并研究創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風險化解方案;適時組織召開全市農村文明信用工程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會,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多渠道加強宣傳,普及金融基本知識,開展金融法制教育,增強社會各界金融風險意識,強化社會信用觀念,營造和諧金融生態環境。
4.等級評定范圍廣
對已經宣傳的村莊,集中時間受理農戶評定申請,為所有申請人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并給所有夠條件的信用戶都進行了授信。授信過程包括根據農戶還款能力確定額度、根據農戶信用狀況確定利率優惠幅度、根據農戶生產經營特點確定期限。農戶可以根據資金需求情況,在授信方案的范圍內,憑借指紋信息獲得貸款。
5.評級授信質量高
從初審到入戶調查,再到等級認定、授信、貸后調查,信用評級的各個環節均由信貸專管員、評審小組嚴格把關,分工明確,管理精細,確保評定授信高質量、高效率,確保評定一個村,成功一個村。同時,貸款流程推行柜臺辦貸,實現“陽光操作”,確保貸款高質量。通過推行信用工程建設,對信用戶實行等級評定、貸款授信、貸款證發放等“一條龍”服務,農戶在核定貸款額度和規定時間內,持貸款證可隨時到柜臺辦理貸款業務,實現隨用隨貸、周轉使用,不必再找信貸員,快捷、便利、高效,保量。
6.考核監督制度嚴
為確保農村信用工程的有效開展,實行“雙考核”,一方面,將文明信用工程建設工作納入綜合考評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另一方面,實施銀行內部考核,由其分管領導包片、部室包社,部室經理績效與所包金融機構的信用工程建設掛鉤,責任分解,獎懲分明;強化外部監督,設立監督投訴電話,確保信用等級評定的公開、透明性,杜絕“吃、拿、卡、要”現象,真正實現“陽光辦貸”。
二、創新思路,嘗試黨員信用等級評定
為促進黨員帶頭誠信,切實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了轄區內全體黨員信用等級評定工作。
1.評定內容全面
評議包括黨內表現情況,即黨員參加黨組織生活等情況;信用狀況,即有無良信用記錄和拖欠村集體欠款;個人品德,即黨員的思想道德品質情況;家庭狀況,即黨員家庭是否和睦幸福;收入情況,即家庭收入及負債情況等。評定內容全面、科學,特別是對年度內出現過嚴重違法違規違紀現象,或違反社會公德,或有不良信用記錄等內容的,予以一票否決,在黨員信用等級評定時,評級為無信用等級。
2.評定程序嚴格
評定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按照黨員評議、群眾評議、基層黨組織審議、黨工委審查、張榜公示、發放等級證書的六項程序,從黨內表現情況、信用狀況、個人品德、家庭及收入狀況等方面對每一名黨員的信用等級作出評定。黨員的信用等級一方面成為與黨員民主評議、年度考核、創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直接與金融機構貸款掛鉤,享受同等條件的貸款額度。
3.評定效應好
黨員信用評定工作的良好效應是通過設立創業基金體現出來的。為鼓勵扶持廣大農村黨員干部自主創業、帶頭創業,進一步促進黨員帶頭就業創業的能力,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研究具體創業基金使用辦法,設立了黨員創業基金。按照“創業黨員所需,等級定額使用,限期低息償還”的原則,以黨員A級信用等級以上為最低基金使用界線,為有需求的黨員(戶)進行創業基金低息增額貸款。那些有創業意愿但缺乏資金的黨員可以向銀行機構直接申請貸款。根據黨員信用評級結果,黨員信用貸款的金額存在有區別,AAA級、AA級、A級信用的黨員貸款最高金額分別是8萬元、5萬元、3萬元。
黨員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開展,一方面給農村最基層的黨員提供了一個過組織生活的機會,提高了普通黨員在群眾中的地位,也鼓勵了村級有創業愿望,又受資金限制的黨員干事創業;另一方面,高舉誠信的旗幟,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三、完善措施,積極推進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
1.建立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機制
制定印發了試驗區建設具體方案,明確了成員單位分工及職責,有效指導了整個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
2.大力營造建設氛圍
通過發送簡報等形式,向社會各界中普及征信及金融知識,累計發送5期、近100份;利用報紙等媒體,開設信用體系建設專題,累計刊發5期;先后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征信宣傳,發放宣傳材料2000份。
3.協調完善信息采集機制
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確定了信息采集內容、分管領導以及工作聯系人。在此基礎上,逐一走訪成員單位,就信息采集內容、格式等進行當面協調,最終與各成員單位在工商登記、水電、納稅、勞動保障、產品質量等信息納入信用體系數據庫方面達成了共識,為后期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四、幾點啟示
1.加強領導
建立農村信用體系,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領導。農村文明信用工程的開展,從起初的調研宣傳到過程中的開會溝通協調再到最終取得的成效,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切實把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各工作單位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團結協作,通力配合,不相互推諉,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
2.加強宣傳
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從提高市民的誠信意識入手,重點開展以誠信為本的各類教育,打造樹立新風尚、做誠實市民的良好氛圍,為改善農村金融環境打好基礎。同時,做好金融宣傳和金融服務工作,以確保信用工程建設扎實推進,為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發揮巨大作用。
3.予以政策優惠
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地方金融機構在拓展POS特約商戶、安裝ATM機、為農民布設的自助服務終端等方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方便了市民支付,為新農村建設和改善農村金融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對于這樣的金融機構,建議在政策上予以優惠,在資金上予以補助,以進一步調動金融機構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選擇市場主體
選擇一家合適的市場主體至關重要。要選擇那些在地方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且人力、財力、物力等綜合方面強的市場主體作為活動開展的有效支撐,確保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順利推進。
5.建立信用信息系統
整合各類信用信息資源,探索研究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庫和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良好的信用環境,為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