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楠楠
【摘 要】科研工作是高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高校科研經費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出發,揭示了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在課題組、學校、撥款單位這三個層面存在的問題。繼而從審計角度出發,提出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監管的措施,確保高校科研工作順利實施。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審計監管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進步及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中占據著無可替代的位置,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殿堂,也是科技成果的孕育之地,為推動高校科研事業的快速穩健的發展,國家從資金、政策等多方面對高校進行扶持,為高校科研人員提供更多的物力財力保障,搭建更高的建設平臺。
科研經費是高校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高校科研實力乃至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隨著科研經費投入力度的加大,一些高校中逐漸暴露了科研經費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執行力度不足、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學校科研實力乃至整體實力的發展,而且使得高校中屢屢出現違法違紀行為。2007-2012年這5年內,審計機關發布的審計報告中,涉及科研問題的達39份之多;2015年教監廳1號文通報了四起高校科研貪污挪用案件,總涉案6人,涉案金額達1400多萬元。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課題組層面存在的問題
(1)預算編制不準確,使得實際開支與預算不符。在高校中,科研經費量與教師的晉升、津貼等切身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高校教師都會積極主動地去爭取各種形式的科研項目。但是他們在爭取科研項目的時候,沒有認識到項目預算的重要性,認為預算只是一個形式而已,同時因為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各類支出科目的概念模糊不清,對相關科研經費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也缺乏了解,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僅僅憑著自己表面的理解去填報預算,使得項目預算書不能正確的反映項目的真實支出,導致在項目使用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預算執行。
(2)缺乏科研經費國有資產的意識。多數課題組負責人認為科研項目是自己爭取到的,課題經費是自己的私有財產,財務報賬僅僅是履行財務報銷手續,無權干涉項目經費的使用,因此不配合學校對科研經費使用的日常管理,使得學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處于被動的局面。
(3)資源存在浪費及閑置情況。為完成項目的研究工作,往往需要購置一些大型的專用設備,該類設備專用型強且價格昂貴,由于目前很多高校不能做到學校內部乃至同地區其他高校之間實現資源共享,一旦項目完成,很多設備會被閑置,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2.學校層面存在的問題
(1)學校存在“重立項、輕管理”的態度。高校對于教學和科研人員爭取科研項目一直持鼓勵態度,并且制定政策按照科研經費的級別和數量給予一定的科研津貼獎勵。學校對于項目的申報和批復很是重視,但對于到位資金的使用卻疏于管理,雖然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科研項目管理方面的內控制度,但內控制度不能夠很好的得到執行,使得科研項目不能達到預期的研發效果。
(2)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不能有效的對接。科研經費的管理涉及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課題組三個環節,而很多高校中這三個環節都是相對獨立的,沒有做到項目信息資源的共享。科研管理部門不清楚整個項目經費的使用過程,財務部門對項目的性質和需要開支的內容無從把握,而課題組又無法控制實際支出與預算的相符性,三者的脫節使得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不能有效的對接。
(3)未發揮內部審計的功效。內部審計是科研經費監管的一個有力屏障,但我國高校的內部審計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時間較短,迄今為止一些高校的決策層還沒有真正理解高校內部審計的含義,因為不能賦予內部審計足夠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去行使其職能,內部審計在科研經費監管中的功效不能夠完全發揮出來,不能通過參與監管而及時的將一些科研經費腐敗事件扼殺在萌芽中。
3.撥款部門層面
科研經費撥款體制存在部分項目撥款遲,時間緊的問題。這些項目年初已經確定立項,但往往到下半年,甚至是年底撥款才會下達。同時又要求項目負責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預算使用經費,否則就做為結余資金收回或者減少下一年的撥款,同時還會影響項目負責人以后年度同類項目的申報。項目負責人為了減少經費結余,就在年底突擊花錢,占用或挪用該項目的經費,或購買一些與該項目無關的設備或材料等,影響了課題的研究成果。
三、從審計角度加強科研經費監管的舉措
1.實施科研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審計
高校審計部門應肩負起加強科研經費監管的重任,對重大科研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從項目可行性評價及立項、預算編制、經費使用及核算、內控制度的執行、項目績效、決算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等方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審計,將內部審計貫穿于科研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中,將事前評估、事中參與、事后監管三者相結合。不管縱向科研還是橫向科研項目,外協費轉撥、勞務費開支、物資采購都是容易出現違規行為的環節,應作為審計監管的重點。
同時,監督科研部門、財務部門、項目組等相關部門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做到相互溝通,密切配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防止科研經費管理出現的問題的同時,最大可能的發揮科研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2.連同財務部門,加大項目經費開支的審核力度
要求財務部門重視并加強財務人員的業務學習和交流,讓每一位財務報銷人員都熟練掌握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文件,熟悉各類科研經費的開支標準和范圍,特別對于勞務費、外協費、設備費、國際合作與交流這幾類科目的使用,要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把好科研經費報銷的第一道門檻。財務部門要加強大額資金支出的管理和審核,審計部門應在項目經費使用過程中對大額資金的流向進行抽查,對其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核,必要時可到對方單位進行取證確認,確保大額資金的使用安全。
財務部門設立單獨的科研經費管理機構,審計部門應審查該部門是否安排專職人員負責管理各類科研項目,是否能夠做到指導項目預算編制,監督項目經費使用,衡量項目研發績效,審核項目結題決算等。在科研項目接受審查時,積極提供所需資料,并保證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
3.建立高校科研績效審計
2013年6月,時任科技部部長萬鋼在科研經費巡視啟動會上指出,高校應繼續探索推進績效評價工作,逐步建立面向結果的科研經費績效評價機制。高校紛紛響應上級要求,逐步開始建立績效評價機制。審計部門應結合科研部門、財務部門,對于機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實用性進行評價;機制建立后,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完善和改進績效衡量指標。
通過對課題相關的投入產出進行對比分析,審計部門連同科研部門,對能夠量化的成果通過數字比較進行績效評價。無法量化的成果則可以從科研成果是否滿足項目的預期目標、科研成果是否及時轉化、科研成果是否具有領域的先進性這幾個方面進行績效評價。開展績效審計能夠做大限度地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
4.注重內控制度的建設及制度的執行審計
明確的、具有約束力的政策法規是保證科研經費合規使用的前提,審計部門應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針對學校科研管理和經費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執行力度強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并及時根據國家政策的變動,對學校的科研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在不違背國家政策規定的情況下,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好地約束和保護,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內控制度制定的再好再完整,執行不力仍形同虛設,所以要加強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度及效果的審計,不要讓成文的制度變成擺設,同時在制度執行審計的過程中,也能夠發現制度與學校實際情況是否相符。
5.加強科研項目的內審工作,建立問責機制
充分發揮高校內審機構的監督作用,加大內審部門對科研項目的審計力度和范圍,以規范科研經費預算編制與執行、提高使用效益、落實管理責任為重點,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審計。內審部門需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審計方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審計方案,利用現代審計手段和技術,開展具有成效的科研審計工作。
內部審計部門對于科研項目結題審簽做到客觀公正,按照財務系統中真實情況進行反映,不走人情路,有錯必糾,有錯必改。對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違規違紀現象,將線索及時移交學校相關部門,嚴厲追加相關人員責任。
參考文獻:
[1]袁新文,洪少丹.高校科研經費監管系統若干問題探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3(1).
[2]張愛華.高校科研經費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會計之友.2014(17).
[3]陳陽.論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經費監管[J].教育財會研究.2014(2).
[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意見[Z].教技[2012]14號.
[5]科研經費“病灶”調查——異化的制度[D]. 21世紀經濟報.
[6]讓科研項目管理更科學——專家解讀《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D].科技日報.
[7]李丹.高校科研經費監管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