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
【摘 要】項目的預算執行是地質事業單位完成國家計劃工作任務、推進單位項目進度以及最終達到項目任務目標的重要因素。本文針對目前地質調查項目實施及預算執行現狀,并結合其影響因素,對解決預算執行不力的問題、如何提高預算執行的合理性、科學性及有效性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影響因素;對策
一、引言
地質調查項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工作,在合理分配能源資源和建立生態文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項目經費是實現項目任務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地質調查項目相關工作可以順利開展的基礎保證,所以經費預算執行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調查單位完成實際工作的質量和進度。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嚴重影響了項目預算執行的效率。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展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影響因素及對策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現狀
從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來看,無論是工作手段預算還是費用科目預算,執行結果都存在超出預算或不足預算的偏差。地質調查項目的工作手段主要以地形測繪、地質測量、物探、化探、鉆探、槽探等野外勘查手段開展工作,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造成實際工作量與預算工作量存在差異;費用支出通常在項目年度工作結束后發現各項支出與預算之間差異過大,也會造成報賬和科目歸集錯誤。如此來看,預算執行的不科學與不合理,不能有效發揮預算對項目及經費的管控作用,項目質量將受到影響。
三、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的影響因素
地質調查項目的開展過程,也就是項目預算的執行過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地質調查方式方法愈發先進,雖然取得良好的成績,但在預算執行中仍然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預算與實際形成差異,具體如下:
1.技術方案是否符合實際要求
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關于地質礦產調查評價項目預算編制和審查要求(試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項目技術方案的確立是科學編制和有效使用財政資金的前提。大量實例表明,地質調查項目開展過程中,技術方案是確保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同時也是預算編制的依據。在編制技術方案之前,缺乏對工作區域地質情況和工作條件的充分了解、沒有進行野外勘探、未制定合理的技術路線、未細化各項工作量投入和人員安排以及未充分考慮野外實際困難等,都會導致技術方案在實際工作中難以落到實處,也就無法按照相應的編制來開展相關工作。因此,編制符合實際要求的技術方案,是影響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的根本因素。
2.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
預算和技術方案屬于有機整合體,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最大限度上確保預算數據和技術方案的一致性。工作手段預算編制時要嚴格按照技術方案中的實物工作量、野外工作時間等安排,充分考慮地質調查項目的技術條件、地區調整系數等地理因素,采用合理的預算標準來進行經費測算,確保相關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費用科目預算則需要按照技術方案中的人員安排、設備使用、內外業時間、所需原材料以及車輛使用等具體部署,有比例控制的費用不能超出比例范圍,盡可能貼近實際進行合理編制。反之,會導致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和技術方案不相符,甚至與實際完全脫節。因此,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尤為重要。
3.工作推動是否有力
從地質調查項目的結構特性而言,既具有一定的生產性,也具有一定的科研性,在具體工作中,項目承擔單位需要結合地質工作特點,并落實責任傳導機制,逐步建立單位分管領導—項目負責人—野外技術人員的聯動機制,根據區域地質特性,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和關鍵時間節點,在野外黃金期,抓緊實物工作量開展,確保工作能按技術方案的部署順利進行。特別是在野外地質調查時,要積極推動地面調查新技術的應用。聯動機制是否能與野外工作有機結合,發揮最大推動效用,決定著項目能否按照相應的計劃和規范順利開展,這將直接影響地質調查項目的預算執行率。
4.監管與服務是否到位
地質調查項目一直以來重視業務開展,工作人員的自查意識較欠缺,在預算執行上有些隨意,缺乏外部監管機制,讓預算執行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和管理;內部管理不夠到位,服務意識缺乏,財務人員對項目的重視程度不足,對地質勘查經費的管理缺乏必要的認識和理解,缺少與項目人員的溝通,很容易將項目開支內容歸集到不同的科目下,造成報賬和費用科目歸集錯誤以及導致核算數據形成差異,從而大大降低了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的工作效率。
5.其他因素的影響
在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比如:雨雪等極端天氣,影響野外施工;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影響項目進度;地方關系難以協調,無法順利施工;環境保護、協議補償費用等與預算形成差異;預算批復時間較長等,這些不可抗力因素也是導致預算執行相關工作難以及時開展的原因。
四、推進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的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雖然地質調查項目具有很強的特殊性,但在具體工作中,要想降低各種問題出現的概率,就必須做實技術方案,并促使預算和技術方案緊密結合,促使項目實施進程和經費使用聯動,并落實責任傳導機制,加強項目監管,提升內部服務等,才能有效提升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率。
1.基于技術層面,完善項目技術方案
自從2014年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地質調查工作中嚴格執行“五問標準”,即:一問實際需求,開展實地勘查,根據實際需求制定技術方案;二問成果和服務,明確通過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可獲得的成就,和可以為能源資源利用提供的技術指導;三問科技創新,積極應用全新技術和管理理念,提升預算執行的效率;四問人才和隊伍建設,高素質人才和高專業化的隊伍,是確保地質調查項目能高效開展的關鍵;五問預算編制是否合理。在具體工作中,每個項目都需要緊緊圍繞年度目標來逐層分解工作任務,并合理設置工作量,項目承擔單位應統籌協調好技術、設備、人員等方面的資源,為提升預算執行率,在地質調查中,需要把“五問標準”貫穿到可行性論證和技術方案編制中。因此,選擇科學合理的工作技術路線、選擇相適的調查技術、嚴格按照技術方案來開展相關工作,才能確保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強化預算約束力,完善標準更新制度
在地質調查項目設計審查過程中,需要開展預算專題匯報工作,以更加精確的確定經費需要增加的項目。針對套取國家經費的項目,要通過一系列方式方法節約下來,以逐步樹立預算審查權威。同時,國家地質調查局,需要成立專項資金和專業的機構來對地質項目預算標準進行全面的跟蹤調查,以便及時補充新的標準,完善和修改不適應預算標準。大量實例表明,在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中,科學、合理、規范、符合實際要求的預算標準,是提升預算執行率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能順利開展的主要依據。
3.加強責任傳導機制,推動預算執行
責任傳導機制是提升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率的關鍵,按照層級管理的思路,需要把單位法人負責制全面貫穿到預算編制、績效管理、預算執行等環節中,明確部門負責人全面監督管理的職責以及項目負責人在技術方案、工作進度、項目質量、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主要責任。在具體工作中,強化預算執行主體,加強部門間以及項目與財務間的溝通協調,推行預算執行問責制,以逐步以提升預算執行率。
4.積極探索項目運行管理新思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針對目前地質項目預算執行影響因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相應的現代化技術,合理構建項目管理和業務推進體系,應用各項信息化手段,以期提升經濟管理效率。比如:OA系統應用,此系統具有很強的集約化,可建立單位領導、項目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項目負責人共享的信息平臺。地質人員可以通過該系統請示問題,隨時查詢經費使用情況和審批進度,可大幅度降低預算管理環節所占用的時間。同時管理部門還要樹立服務理念,落實各方主體責任,并合理簡化報賬程序,遵循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避免發生簽字后不落實責任的問題。每位使用人員都要對經費使用的真實性與合法性等負有直接責任,以提升各項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外,還需加強經費審核程序,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風險防控體系,確保經費使用的安全性,促使預算資金使用的安全高效性。
5.判斷可能出現的不可控因素,做好預算調控
在進行地質調查項目預算編制時,要充分考慮相關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預期判斷可能出現的不可控因素,把預算編制和技術方案合理的融合為一體,就可以有效保證預算執行的進度和效率。針對目前地質調查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項目承擔部門要和管理部門及時溝通交流,做好預算調整工作,減小預算與執行的差異,并盡量縮短預算調整和審批流程,以便最大限度上降低不可控因素對預算執行造成的影響。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結果表明,推進地質調查項目預算的有效執行,既要從技術層面做好項目實施方案,也要從預算層面做好測算編制工作并預判不可控因素,同時還要強化責任傳導機制,提高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加強內部管理與服務質量,有效合理地控制各項不利因素對預算執行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會賓.地質調查項目財政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23):14.
[2]楊達興.淺談地質調查項目預算標準中工作手段的運用[J].當代會計,2017(11):59-60.
[3]張海燕.影響地質調查項目預算執行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7(14):13-16.
[4]許言.新財政體制下地質調查項目預算管理工作初探[J].財會學習,2016(08):79.
[5]師紅聰.地質勘查項目預算執行差異原因及解決策略[J].財中國總會計師,2017(06):52-54.